图书介绍

行政管理学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行政管理学 第3版
  • 夏书章主编;王乐夫,陈瑞莲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2074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行政管理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我们应当为创建中国特色的行政学及其普及和提高而继续努力——《行政管理学》第一版序1

第一章 行政和行政管理学1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1

一、什么是行政1

时代在前进,学科在发展,我们应当永远继续努力不断上新台阶——《行政管理学》第二版序4

二、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迫切需要行政管理现代化——《行政管理学》第三版序7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1

一、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11

二、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13

三、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发展15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深厚基础18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管理学18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原则22

第二章 行政环境25

第一节 行政环境及其对于行政管理的必要性25

一、行政环境问题的提出25

二、行政环境的理论依据27

三、现代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联系的加强29

第二节 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作用30

一、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平衡30

二、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33

三、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利用和改造35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36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两大主题3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37

一、行政职能的含义和特点40

第一节 行政职能概述40

第三章 行政职能40

二、行政职能体系41

三、行政职能研究的意义45

第二节 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46

一、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46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46

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47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行政职能47

第三节 转轨时期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50

一、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必要性50

二、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51

第一节 行政组织概述58

一、行政组织的基本概念58

第四章 行政组织58

二、行政组织的类型61

三、行政组织结构63

第二节 行政组织理论66

一、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66

二、马克思主义的行政组织理论69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71

一、编制管理的含义及其意义71

二、编制管理的原则和方法72

第五章 人事行政74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人事管理和人事行政74

一、人事管理中的人和事74

二、人力资源开发和人事管理76

三、人事管理和人事行政78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80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演变和基本理论80

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81

三、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82

四、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机制84

第三节 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86

一、国家公务员的内涵、义务与权利86

二、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制度87

三、国家公务员的管理机构与监督98

第六章 行政领导100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100

一、领导的含义、特点及其与管理的关系100

二、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102

三、行政领导的含义、特点及其地位、作用105

二、行政领导者的职权107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107

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107

三、行政领导者的责任108

四、行政领导权威109

第三节 行政领导制度110

一、民主集中制111

二、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与行政首长负责制111

三、日常的具体行政领导制度112

第四节 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与艺术114

一、行政领导方法的含义114

二、根本的行政领导方法114

三、行政领导方式116

四、行政领导艺术117

一、行政领导者的素质119

第五节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及其结构优化119

二、行政领导者个人素质结构120

三、行政领导班子素质结构及其优化122

第七章 行政立法125

第一节 行政立法概述125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125

二、行政立法的必要性128

三、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31

第二节 行政立法体制135

一、行政立法体制概述135

二、行政立法权限的划分138

第三节 行政立法的程序及效力141

一、行政立法的程序141

二、行政立法的效力145

第八章 行政文化149

第一节 行政文化概述149

一、行政文化的含义与特点149

二、行政文化的构成与作用151

第二节 行政心理154

一、行政心理及其制约因素154

二、行政心理对行政管理的作用157

第三节 行政道德162

一、行政道德概述162

二、我国社会主义行政道德规范164

第四节 行政精神167

一、行政精神概述167

二、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精神169

第一节 财务行政概述173

一、财务行政的概念、职能和作用173

第九章 财务行政173

二、财务行政体制175

第二节 政府预决算管理179

一、政府预算概述179

二、政府预算组织形式181

三、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复式预算183

四、政府决算186

第三节 预算会计189

一、预算会计的概念和作用189

二、预算会计的分级190

三、我国预算会计体制的演变和发展191

第四节 政府审计192

一、政府审计的概念和作用192

二、政府审计的一般原则和内容194

三、政府审计的权限和基本方法195

第十章 行政决策与行政目标、行政计划198

第一节 行政决策198

一、行政决策概述198

二、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和方法200

三、现代行政决策体制204

第二节 行政目标205

一、行政目标及其作用205

二、行政目标管理206

第三节 行政计划210

一、行政计划及其作用210

二、行政计划的制定212

一、行政执行的概念214

第一节 行政执行概述214

第十一章 行政执行214

二、行政执行的任务和原则216

三、行政执行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218

第二节 行政执行的前提与手段及其方式220

一、行政执行的前提220

二、行政执行的手段及其方式222

第三节 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及对权力的控制230

一、行政执行的权力性质230

二、行政执行的权力保障232

三、对行政执行权力的控制234

第十二章 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240

第一节 行政信息240

一、行政信息的内涵及意义240

二、行政信息管理242

第二节 行政咨询246

一、行政咨询概述246

二、行政咨询机构及其与决策层的沟通249

三、行政咨询与行政信息的关系251

第三节 电子政务253

一、社会信息化及其发展253

二、社会信息化对行政信息管理及咨询的影响256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其影响259

第十三章 行政公共关系与行政协调264

第一节 行政公共关系264

一、行政公共关系的含义和特征264

二、行政公共关系在中国269

三、行政公共关系的任务273

四、行政公共关系实务举要276

一、行政协调的概念和作用286

第二节 行政协调286

二、行政协调与行政管理过程287

三、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和基本原则288

四、行政协调技术举要290

第十四章 行政监督292

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292

一、行政监督的概念292

二、行政监督的意义和作用295

三、我国行政监督的历史概况297

第二节 我国现行行政监督制度298

一、行政监督的内容及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99

二、行政内部的监督301

三、行政外部的监督303

第三节 我国行政救济监督制度307

一、行政复议救济监督308

二、行政诉讼救济监督313

三、行政赔偿救济监督316

第十五章 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321

第一节 办公室工作的性质与任务321

一、办公室工作的性质321

二、办公室工作的基本任务322

第二节 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325

一、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325

二、办公自动化327

第三节 后勤管理的重要意义与主要内容329

一、后勤管理的意义329

二、后勤管理的主要内容330

一、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333

第四节 后勤管理体制改革333

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336

第十六章 行政效率341

第一节 行政效率概述341

一、行政效率的含义与特点341

二、行政效率的要素345

三、行政效率研究的出发点及其意义346

第二节 行政效率的测定350

一、行政效率测定的基础350

二、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350

三、行政效率测定的标准351

四、行政效率测定353

第三节 行政效率的提高356

一、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356

二、我国行政效率的现状分析358

三、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360

四、全面认识应用信息技术对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364

第十七章 行政改革366

第一节 行政改革概述366

一、行政改革的基本含义366

二、行政改革的必然性367

第二节 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368

一、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368

二、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特点372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375

一、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进程375

二、中国行政改革的经验及难点380

第一版后记384

第二版后记385

第三版后记3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