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封建”考论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冯天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815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封建社会-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封建”考论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题记1
第一章 古义演绎8
第一节 “封建”本义8
一 释“封”·释“建”·释“封建”8
二 西周封建18
三 东周:封建解纽29
四 秦汉以下:“郡县”与“封建”镶嵌并存,制度主流“非封建”36
第二节 皇权时代(秦至清)的“封建论”50
一 秦廷议“封建”50
二 汉、晋“封建论”53
三 唐代“封建论”58
四 宋以后“封建论”的多元走向61
五 “封建”有益思想学术创发论71
第三节 《文献通考》及其续编的《封建考》76
一 《文献通考·封建考》77
二 诸续编的《封建考》87
三 中国传统语境中的狭义“封建”与广义“封建”90
第二章 中外通约94
第四节 西欧中世纪社会及其术语Feudalism厘定94
一 西欧中世纪社会制度的来龙去脉94
二 Feudalism释义102
三 布洛赫的《封建社会》107
四 中国、西欧封建制比较:“宗法封建”与“契约封建”110
第五节 日本的“封建论”115
一 日本近代以前的封建观115
二 明治初废封建:“版籍奉还”、“废藩置县”、“四民平等”123
三 近代日本的“封建论”127
四 近代日本“废封建”举措的民族文化根据132
第六节 欧日封建制“酷似”137
一 英国首任驻日公使欧卢柯库:日本是“东洋版Feudalism”137
二 欧美学者的欧日封建社会异同研究141
三 留学德国的福田德三在课堂上发出“会心之笑”147
第七节 日本学界对“封建时代”的定位及历史分期说151
一 以“籍土之制”、“封建之制”翻译Feudalism151
二 “封建时代”定位与日本封建社会分期157
三 “封建时代”定位与日本东洋史学界的中国历史分期164
第八节 清末民初采用融通古义与西义的新名“封建”169
一 黄遵宪《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的“封建”用例170
二 梁启超兼容古义与西义的“封建”观173
三 严复:以“封建”翻译Feudalism178
四 章太炎:前近代中国“去封建远”,日本“去封建近”182
五 孙中山:“中国两千多年前便打破了封建制度”186
第三章 名实错位191
第九节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泛封建”说191
一 陈独秀“封建=前近代=落后”公式的提出192
二 从日本、法国套用而来的观点195
三 陈氏命题忽略了中西日历史的重大差异200
四 “泛封建”说五四时期罕有同调,但对后世影响甚巨204
五 泛化“封建”说模糊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真实内容210
第十节 苏俄及共产国际以“半封建”指称现实中国215
一 泛化封建观的“祖义”216
二 “大革命”前后现实中国“半封建”说逐步流行222
第十一节 中国社会史论战229
一 “大革命”失败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229
二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导引出“中国社会史论战”232
三 古典封建论(以陶希圣为代表)234
四 泛化封建论(以郭沫若为代表)237
五 不应被遗忘的论者:李季、胡秋原、李麦麦240
第十二节 社会史论战“封建观”平议251
一 重大进展:以“社会形态”学说诠释中国历史251
二 “历史单线进化论”以西欧历史模型硬套中国历史,指鹿为马255
三 忽视术语准确性:内涵、外延任意游走,名不副实257
四 指称现实中国为“封建社会”的早期原因探略262
第十三节 从毛泽东著作看泛化封建观的定型过程264
一 泛化“封建”在毛泽东著作中较为晚出265
二 一九二六年以后毛泽东著作出现泛化“封建”用例267
三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的封建说271
四 《联共(布)历史简明教程》为泛化封建观提供理论框架275
第四章 正本清源283
第十四节 卡·马克思、弗·恩格斯的封建社会论283
一 泛化封建观并非源出卡·马克思284
二 卡·马克思、弗·恩格斯从未将中国的前近代称之“封建社会”286
三 卡·马克思晚年对中古世界多途演变的思考293
四 可以让渡的非贵族土地所有制与封建主义不相兼容298
五 君主专制、村社结构的东方中古社会与封建主义不相兼容302
六 尊重卡·马克思原论的中外学者针砭泛化封建观309
第十五节 关注中国史自身特点的学者质疑泛化封建观312
一 周谷城及其《中国社会之结构》312
二 王亚南及其《封建制度论》315
三 胡适及其《今日思想界的一大弊病》319
四 瞿同祖及其《中国封建社会》324
五 钱穆及其《国史大纲》326
六 张荫麟及其《中国史纲》329
七 雷海宗及其《中外的春秋时代》330
八 李剑农及其《中国经济史讲稿》332
九 缪凤林及其《中国通史要略》334
十 费孝通及其《皇权与绅权》335
十一 梁漱溟及其《中国文化要义》339
十二 齐思和、胡厚宣的思考342
十三 小结345
第五章 制名指实347
第十六节 中国历史分期与秦至清社会形态探略347
一 中国历史分期说鸟瞰347
二 中国学者关于秦至清社会形态命名尝试353
三 周秦之际是古代中国社会形态的转折点355
第十七节 历史分期命名标准刍议358
一 名辩之学不可轻慢358
二 试拟中国历史分期命名四标准361
三 称秦以下两千年为“封建时代”有违命名理则365
第十八节 当代学人批评泛化封建观367
一 侯外庐、顾准、林志纯抨击“封建”误译367
二 港台及海外华裔学者坚持“封建”古义与西义融通的理路372
三 欧美日本学者的前近代中国“非封建”说376
四 李慎之评议“封建”滥用,王元化重估五四“反封建”命题382
第十九节 “皇权时代”389
一 “宗法制”流变389
二 “民得买卖”土地制度(地主制)的演绎396
三 君主专制及其官僚政治趋于完备403
四 “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皇权时代”412
五 皇帝梦:皇权时代的一种社会心理414
六 从士人效忠对象的变化,看封建时代与皇权时代的差异420
七 中国历史分期试拟423
结语425
主要参考文献432
第一版跋439
第二版后记441
修订版说明——兼议“封建”名实之辩的现代意义442
热门推荐
- 516706.html
- 2109661.html
- 1687977.html
- 3830546.html
- 1971268.html
- 1768229.html
- 1990663.html
- 1839321.html
- 1576691.html
- 424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1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3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28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6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1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1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5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7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95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