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教师小百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济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800958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833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8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教师小百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当代教师小百科》要目主编 黄济编委 刘凤梧 毕淑芝 林崇德责任编辑 许乃征装帧设计 王建当代教育与改革1
目次序言 朱智贤当代教育与改革一 教育的战略地位1
二 改革、开放、搞活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3
三 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6
四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8
五 当前青少年的基本特点12
六 对学生的教育与脑科学的发展16
七 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19
八 课程、教材的改革22
九 教法改革与最优化教学25
十 教育评价的科学化27
附 标准化考试32
十一 教育管理的改革36
十二 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进展40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一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45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45
二 列宁论教育48
三 斯大林论教育50
四 毛泽东论教育52
五 周恩来论教育55
六 刘少奇论教育58
七 邓小平论教育60
教育方针政策64
教育方针政策一 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64
二 教育立法68
三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71
四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74
五 义务教育法77
人民教师一 教师的地位80
人民教师80
二 教师劳动的特点83
三 人民教师的基本素养88
四 教师的职业道德91
五 教师的智能结构94
六 教师的教学观99
七 教师的学生观102
八 学生心目中的教师107
九 教师的自我完善111
十 教师的基本功115
十一 班主任119
十二 教师的职称123
教育学科一 教育科学126
四 教育哲学126
教育学科126
二 教育学130
三 教育史132
五 教育社会学139
六 教育经济学142
七 教育心理学146
八 比较教育学146
九 教育统计学148
十 教育工艺学151
十一 学校卫生学154
十二 教育未来学157
十三 教育管理学159
十四 学前教育学162
十五 成人教育学165
十六 高等教育学166
十七 特殊教育学169
十八 各科教育法171
德育一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175
德育175
二 德育的基本原则177
三 德育的主要途径179
四 道德教育183
五 理想教育185
六 纪律与法制教育186
七 爱国主义教育191
八 集体主义教育194
九 青春萌动期教育197
智育202
智育一 智育的任务202
二 教学的基本原则206
三 教学方法与体系214
四 教学的基本方法217
五 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类型228
六 教学手段的发展231
体育235
体育一 体育的意义和功能235
二 身体健康的基本因素236
三 学校体育的任务和内容237
四 体育的整体优化240
五 重视教学卫生241
美育一 美育及其发展244
美育244
二 美育的特点245
三 美育的作用246
四 美育的任务247
五 美育的实施249
劳动教育一 加强劳动教育的紧迫性251
二 劳动教育的功能251
劳动教育251
三 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253
各科教学一 中学政治课256
各科教学256
二 中学语文课259
三 中学数学课263
四 中学物理课266
五 中学化学课269
六 中学生物课272
七 中学历史课274
八 中学地理课277
九 中学英语课279
十 中学俄语课281
十一 中小学体育课284
十二 中小学音乐课288
十三 中小学美术课290
十四 小学自然课293
十五 小学手工劳动课295
学习方法指导一 指导学习方法的重要性298
学习方法指导298
二 常见的学习方法300
三 指导学习方法的途径306
课外教育一 课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311
课外教育311
二 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312
三 课外活动的原则313
特殊教育一 特殊教育的含义和发展316
特殊教育316
二 盲聋哑教育317
三 工读教育318
四 弱智教育319
五 超常教育321
职业技术教育一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324
二 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作用324
职业技术教育324
三 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326
四 办学形式和管理原则327
五 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328
家庭教育一 家庭教育的社会意义331
家庭教育331
二 家庭教育的内容335
三 家庭教育的原则336
四 不正确的教育举例339
五 独生子女教育343
六 家长学校347
学校管理一 办学方向管理352
学校管理352
二 学校的领导制度356
三 学校管理的基本职能362
四 教学质量管理365
五 师资队伍管理368
六 信息是学校管理的基础371
七 办学的物质条件373
八 学校科研管理375
教育心理学一 心理学与教育376
1.心理学376
教育心理学376
2.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377
3.教育心理学379
4.儿童心理学381
5.创造心理学382
6.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384
7.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外因385
8.教育与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387
9.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388
10.男女生智力差异问题389
11.男女生性格差异问题391
二 小学生心理393
1.小学生生理发育的特点393
2.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395
3.小学生注意的特点与教学组织396
4.培养小学生观察力的方法399
5.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401
6.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402
1.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三大巨变404
三 中学生心理404
2.少年期的心理特征406
3.少年期的思维特点408
4.少年期情感发展的特点410
5.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411
6.高中生的年龄特征413
7.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征415
1.学习的实质416
四 学习心理416
2.学习的分类418
3.学生学习的特点419
4.学习动机的涵义421
5.学习动机的种类422
6.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的关系424
7.学习动机的形成425
8.学习动机的激发427
1.知识的领会428
五 智育心理428
2.知识的巩固430
3.知识的应用432
4.学习的迁移434
5.技能的含义436
6.技能的种类437
7.技能形成的过程和规律439
8.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441
9.技能的培养443
六 品德心理445
1.品德与道德445
2.品德的结构447
3.品德的形成449
4.品德的培养途径450
5.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452
中国教育史一 中国教育史略455
1.原始社会自然形态的教育455
中国教育史455
2.夏商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457
3.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兴起459
4.汉代儒学独尊的形成461
5.隋唐教育的复兴464
6.宋元明时期理学教育与书院的盛行467
7.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教育思潮的产生470
8.洋务教育、维新教育与癸卯学制的出现472
9.壬子癸丑学制的颁布实行475
10.五四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476
11.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教育的并行479
12.解放后社会主义教育的建设与发展482
二 传统道德教育思想484
1.以道德教育为首484
2.立志有恒487
3.克己内省490
4.改过迁善492
5.身体力行493
6.潜移默化494
7.防微杜渐495
8.传统道德敦育的影响496
三 传统教学原则499
1.因材施教499
2.温故知新501
3.启发诱导502
4.学思并重504
5.循序渐进506
6.由博返约507
7.长善救失508
8.教学相长509
9.言传身教511
10.尊师爱生512
1.首创私学的孔子515
四 教育名家515
2.首创科技教育的墨子516
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孟子518
4.以《劝学》闻名的荀子520
5.制定汉代文教政策的董仲舒522
6.“疾虚妄”的王充524
7.重视家庭教育的颜之推526
8.写《师说》的韩愈527
9.总结古代“读书法”的朱熹529
10.以“时雨春风”陶冶儿童的王守仁532
11.主张“习与性成”的王夫之534
12.注重“习行之学”的颜元535
13.倡导“变科举、兴学校”的康梁537
14.蔡元培与“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539
15.杨贤江与《新教育大纲》541
16.鲁迅对旧教育的揭露和批判542
17.陶行知与“生活教育”545
18.黄炎培与“职业教育”547
19.陈鹤琴与“活教育”550
20.“办学为革命”的徐特立552
外国教育概况555
外国教育概况一 苏联教育555
二 美国教育566
三 日本教育577
四 联邦德国教育588
五 法国教育597
六 英国教育605
国外教育思想简介613
国外教育思想简介一 凯洛夫的教学论思想613
二 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论体系615
三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619
四 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624
五 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627
六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631
七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633
八 康南特的教育改革主张636
九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638
十 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641
十一 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643
十二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论645
十三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649
十四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52
十五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656
十六 班都拉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659
教育科学研究662
教育科学研究一 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围和过程662
1.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围662
2.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663
1.客观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665
二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665
2.整体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667
3.层次性原则669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670
5.教育性原则671
三 教育科学研究类型672
1.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673
2.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675
3.个人研究和集体研究676
4.常规研究和采用现代化手段研究677
四 研究选题678
1.研究题目的选择标准678
2.研究题目的来源679
3.选择研究题目应注意的问题681
4.研究对象的选择682
五 取样684
1.取样及其意义684
2.取样的种类685
3.取样应考虑的几个问题688
4.取样的几种基本方法689
六 变量及其控制691
1.研究变量691
2.变量的种类693
3.变量的控制695
1.研究的信度和效度697
七 研究的标准化697
2.研究的内部效度699
八 研究的方法700
1.研究方法的选定700
2.观察法702
3.实验法704
4.问卷法706
5.临床法707
6.历史法709
7.调查法711
8.教育测量713
九 系统科学与教育科学研究715
1.系统科学715
2.耗散结构716
3.协同论718
4.控制论719
十 研究结果的处理720
1.正确分析研究结果的重要性720
3.研究报告的格式720
2.分析研究结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721
3.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723
4.研究结果的定性分析725
十一 研究论文的撰写727
1.撰写论文的意义727
2.科研报告的要求728
全国教育概况732
附录一 全国教育概况732
中国教育大事录739
二 中国教育大事录739
三 “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代表784
“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代表784
四 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808
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808
后记832
热门推荐
- 1567859.html
- 1344654.html
- 2378920.html
- 2390472.html
- 3539613.html
- 3050170.html
- 1114733.html
- 2461998.html
- 1049768.html
- 36757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2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4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6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6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9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4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8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18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47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