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管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兴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355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管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
一 管理的涵义与特征1
二 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2
三 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体系18
四 现代管理学的研究方法20
第一篇 现代管理要素27
第一章 管理主体27
第一节 管理主体的特点与作用27
一 管理主体的特征27
二 管理主体的分类28
三 管理主体的地位30
第二节 管理者31
一 管理者的涵义31
二 管理者的职责33
三 管理者的素质35
一 管理机构的设计类型38
第三节 管理机构38
二 管理机构的设计原则45
第四节 管理职能48
一 管理职能在管理中的地位48
二 管理职能类型50
第二章 管理客体53
第一节 管理客体的特征53
一 管理客体的内涵和外延53
二 管理客体的特征54
第二节 作为管理客体的人57
一 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特性58
二 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作用59
三 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地位60
第三节 作为管理客体的经济系统62
一 经济系统界说62
二 经济系统的特征62
三 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64
二 上层建筑系统的特征67
一 上层建筑系统界说67
第四节 作为管理客体的上层建筑系统67
三 上层建筑系统的运行规律69
第三章 管理目标73
第一节 管理目标的涵义与特点73
一 管理目标的涵义73
二 管理目标的分类74
三 管理目标的特点74
四 管理目标的作用76
第二节 管理目标的制定77
一 管理目标的制定依据78
二 管理目标的制定原则79
三 管理目标制定的程序81
第三节 管理目标的实现81
一 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81
二 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82
三 实行目标管理83
一 管理信息的涵义88
第一节 管理信息的涵义与特征88
第四章 管理信息88
二 管理信息分类89
三 管理信息的特征90
第二节 信息在管理中的作用92
一 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92
二 管理就是以信息处理为中心93
三 管理为信息为沟通联络的桥梁和纽带94
四 信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95
一 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96
第三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与设计原则96
二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99
三 管理信息系统现代化的技术策略101
第四节 管理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102
一 管理信息的收集102
二 管理信息的加工104
三 管理信息的传递107
第一节 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必然性113
一 管理的人本观念的涵义113
第二篇 现代管理观念113
第五章 管理的人本观念113
二 树立人本观念的必然性114
第二节 管理的人本观念的主要表现118
一 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118
二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119
三 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目标的观念120
四 “人和第一”的观念122
第三节 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主要途径122
二 在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123
一 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123
三 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在管理中的作用124
四 创造能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125
第六章 管理的系统观念127
第一节 管理系统观念的形成127
一 古代管理系统思想的萌芽127
二 近代管理系统观念的产生128
三 现代管理系统观念的形成129
一 管理的整体观念132
第二节 管理系统观念的内容132
二 管理的动态观念133
三 管理的开放观念134
四 管理的层次观念135
五 管理的信息观念136
第三节 系统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137
一 系统方法在管理中应用的特点137
二 在管理中运用系统方法的基本程序步骤138
三 系统方法在管理中的主要作用140
一 管理的择优观念的涵义142
第七章 管理的择优观念142
第一节 在管理中树立择优观念的必要性142
二 在管理中树立择优观念的必要性144
第二节 管理的择优观念的内容146
一 质量第一的观念146
二 时间第一的观念148
三 效益第一的观念149
四 人才第一的观念151
二 全面比较原则152
第三节 管理的择优原则152
一 整体优化原则152
三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153
第八章 管理的战略观念155
第一节 战略观念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55
一 战略与战略观念的涵义155
二 发展战略的涵义和作用156
三 现代管理中战略研究的特点157
四 战略观念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158
一 战略观念的体系构成159
第二节 战略观念的内容与类型159
二 发展战略的类型与特点161
第三节 发展战略的构成165
一 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165
二 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167
三 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168
第四节 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170
一 发展战略的制定170
二 发展战略的实施172
第九章 管理的权变观念174
第一节 权变观念的依据174
一 权变理论的建立174
二 权变理论的要点175
三 权变理论的思想结构176
第二节 管理的权变观念的特点与作用178
一 管理的权变观念的涵义178
二 管理的权变观念的特点179
三 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作用180
第三节 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应用181
一 权变观念在计划方面的应用181
二 权变观念在组织方面的应用182
三 权变观念在领导方式方面的应用186
第三篇 现代管理过程193
第十章 决策193
第一节 决策的涵义与分类193
一 决策的涵义193
二 决策的分类194
一 决策的特点196
第二节 决策的特点与地位196
二 决策的地位与作用197
第三节 决策的前提、依据与条件198
一 科学预测198
二 决策的依据201
三 决策的条件202
第四节 决策的原则与程序204
一 决策的原则204
二 决策的准则207
三 决策的程序208
第十一章 计划217
第一节 计划的涵义与作用217
一 计划的涵义217
二 计划的性质217
三 计划的作用218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与内容220
一 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220
二 按计划的层次分类223
三 按计划的期限分类224
四 按计划的管理形式分类225
第三节 计划指标与指标体系226
一 计划指标的涵义和基本要求226
二 计划指标体系的分类227
第四节 计划的编制与修订230
一 计划编制的原则230
二 计划编制的程序232
三 计划编制的方法233
四 计划的检查与修订235
第十二章 实施238
第一节 实施的涵义与作用238
一 实施的涵义238
二 实施的特点239
三 实施的作用240
第二节 实施的准备工作241
一 组织准备241
二 思想准备243
三 资金和物资准备244
四 建立规章制度245
第三节 实施过程中的协调245
一 协调的涵义与作用245
二 协调的内容与要求248
三 协调的方式方法251
第四节 实施过程中的激励253
一 激励的涵义253
二 激励的作用254
三 激励的方式255
第十三章 监督259
第一节 监督的涵义与种类259
一 监督的涵义259
二 监督的功能259
三 监督的种类261
第二节 监督的基本原则263
一 目的性原则263
三 异体监督原则264
二 客观性原则264
四 超前监督的原则265
五 经济性原则266
第三节 监督的基本步骤267
一 制订监督计划267
二 实施监督检查268
三 制定纠正措施和利用监督成果269
第四节 监督体系的建立与完善270
一 行政监督270
二 经济监督271
三 法律监督275
四 舆论监督276
第十四章 评价277
第一节 评价的涵义与作用277
一 评价的涵义277
二 评价在管理中的作用278
第二节 评价的要素与原则280
一 构成评价活动的基本要素280
二 评价的原则284
一 评价的内容286
第三节 评价的内容与指标体系286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89
第四节 评价的方法291
一 排队法291
二 成果考核法291
三 品质量表法292
四 领导行为评价法294
第一节 经济方法299
一 经济方法的涵义与特点299
第十五章 现代管理方法综述299
第四篇 现代管理方法与艺术299
二 经济方法运用的主要形式301
三 运用经济方法应注意的问题302
第二节 行政方法303
一 行政方法的涵义和特点303
二 行政方法运用的客观必要性及其作用304
三 行政方法的局限性及其正确运用305
一 法律方法的涵义和特点307
第三节 法律方法307
二 法律方法运用的主要形式308
第四节 社会心理方法314
一 社会心理方法的涵义及运用的必要性314
二 社会心理方法的内容316
三 社会心理方法的局限性及其正确运用317
第五节 数量分析方法318
一 数量分析方法的涵义及其构成特点318
二 数量分析方法的内容及类型320
三 在管理中应用数量分析方法的必要性322
四 在管理中掌握和应用数量分析方法应注意的问题324
第十六章 现代管理技术327
第一节 预测技术328
一 时间序列预测328
二 因果关系分析预测331
第二节 决策技术334
一 确定型决策技术334
二 风险型决策技术337
三 非确定型决策的方法340
一 网络计划技术342
第三节 计划技术342
二 投入产出法346
第四节 控制技术351
一 控制的涵义与基本原理351
二 控制的类型及其主要特点353
三 控制的程序与方法355
第五节 现代管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357
一 思想条件358
二 知识条件358
三 组织条件359
四 资料条件359
五 技术条件360
第十七章 管理艺术361
第一节 管理艺术的涵义与特点361
一 管理艺术及其分类361
二 管理艺术的特点362
三 管理艺术的作用363
一 用人先要选好人365
第二节 用人艺术365
二 用人所长,扬长避短366
三 充分信任,尊重关心368
四 善于激励,赏罚分明369
五 合理搭配,整体效能369
第三节 宣传鼓动艺术370
一 宣传鼓动的作用及形式370
二 报告、演讲的艺术371
三 运用标语、口号的艺术373
二 人际交往的艺术375
第四节 人际关系艺术375
一 人际关系的涵义和作用375
三 处理人际纠纷的艺术377
第五节 公共关系艺术379
一 公共关系的涵义与作用379
二 借用新闻媒介的艺术379
三 广告艺术380
四 巧用其他公共关系的沟通手段382
后记384
热门推荐
- 1270706.html
- 234191.html
- 787578.html
- 2194249.html
- 1368550.html
- 2172921.html
- 288653.html
- 274467.html
- 227385.html
- 1907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2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0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0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0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4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25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3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0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