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H3C以太网交换机典型配置指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H3C以太网交换机典型配置指导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8415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472页
  • 主题词:以太网-数据交换机-配置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H3C以太网交换机典型配置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H3C以太网交换机产品介绍1

1.1 以太网交换机发展历程1

1.2 H3C以太网交换机产品系列介绍4

1.3 典型园区网交换机解决方案11

第2章 基本配置指导14

2.1 登录交换机典型配置指导14

2.1.1 Console口登录认证典型配置指导14

2.1.2 Telnet远程登录参数典型配置指导15

2.1.3 Web网管远程登录交换机典型配置指导17

2.1.4 对远程登录用户的控制典型配置指导18

2.2 在线远程升级交换机典型配置指导19

2.2.1 交换机作为FTP客户端远程升级典型配置指导19

2.2.2 交换机作为FTP服务器远程升级典型配置指导21

2.2.3 交换机作为TFTP客户端远程升级典型配置指导22

2.3 文件系统管理典型配置指导23

2.3.1 文件系统管理典型配置指导23

2.3.2 配置文件管理典型配置指导25

第3章 以太网接口配置指导27

3.1 二层以太网接口典型配置指导27

3.1.1 Combo端口典型配置指导27

3.1.2 以太网接口双工与速率、MDI典型配置指导28

3.1.3 以太网接口环回测试典型配置指导29

3.1.4 风暴抑制比典型配置指导30

3.1.5 接口统计典型配置指导31

3.2 三层以太网接口的MTU典型配置指导31

第4章 以太网交换配置指导33

4.1 MAC地址表管理配置指导33

4.2 链路聚合配置指导34

4.3 端口隔离配置指导35

4.4 VLAN典型配置指导37

4.4.1 基于端口的VLAN典型配置指导37

4.4.2 基于MAC的VLAN典型配置指导38

4.4.3 基于协议的VLAN典型配置指导40

4.4.4 基于IP子网的VLAN典型配置指导42

4.4.5 Isolate-user-VLAN典型配置指导43

4.4.6 Super VLAN典型配置指导46

4.5 GVRP配置指导49

4.6 Voice VLAN配置指导52

4.7 QinQ配置指导55

4.7.1 QinQ典型配置指导55

4.7.2 基于流的灵活QinQ典型配置指导58

4.8 BPDU Tunnel配置指导62

4.9 VLAN映射配置指导63

4.9.1 1:1 VLAN映射和N:1 VLAN映射典型配置指导63

4.9.2 1:2 VLAN映射和2:2 VLAN映射典型配置指导73

第5章 生成树协议配置指导78

5.1 RSTP典型配置指导78

5.2 MSTP典型配置指导81

第6章 堆叠技术配置指导85

6.1 集群技术典型配置指导85

6.2 IRF技术典型配置指导88

6.2.1 IRF环形堆叠基本配置88

6.2.2 IRF典型配置指导(LACP MAD检测方式)91

6.2.3 IRF典型配置指导(BFD MAD检测方式)94

第7章 三层技术——IP业务配置指导97

7.1 IP地址与IP性能典型配置指导97

7.1.1 IP地址典型配置指导97

7.1.2 IP性能典型配置指导99

7.2 ARP典型配置指导100

7.2.1 ARP基本功能典型配置指导100

7.2.2 代理ARP典型配置指导101

7.2.3 端口隔离时的本地代理ARP典型配置指导103

7.2.4 ARP Detection典型配置指导104

7.3 DHCP典型配置指导106

7.3.1 DHCP服务器静态绑定地址典型配置指导106

7.3.2 DHCP服务器动态分配地址典型配置指导107

7.3.3 DHCP中继典型配置指导109

7.3.4 DHCP Snooping典型配置指导110

7.3.5 DHCP Snooping支持Option 82典型配置指导111

7.3.6 DHCP客户端典型配置指导113

7.3.7 自动配置典型配置指导114

7.4 域名解析典型配置指导118

7.4.1 静态域名解析典型配置指导118

7.4.2 动态域名解析典型配置指导119

7.4.3 DNS Proxy典型配置举例指导121

7.5 UDP Helper典型配置指导122

第8章 三层技术——IP路由配置指导124

8.1 静态路由典型配置指导124

8.2 RIP协议典型配置指导125

8.2.1 RIP基本功能典型配置指导125

8.2.2 RIP引入外部路由典型配置指导127

8.2.3 RIP接口附加度量值典型配置指导130

8.2.4 RIP发布聚合路由典型配置指导132

8.3 OSPF协议典型配置指导134

8.3.1 OSPF基本功能典型配置指导134

8.3.2 OSPF应用典型配置指导138

8.3.3 OSPF发布聚合路由典型配置指导140

8.3.4 OSPF的Stub区域典型配置指导143

8.3.5 OSPF的NSSA区域典型配置指导146

8.3.6 OSPF的DR选择典型配置指导148

8.3.7 OSPF虚连接典型配置指导153

8.3.8 OSPF GR典型配置指导155

8.3.9 OSPF路由过滤典型配置指导157

8.4 IS-IS协议典型配置指导161

8.4.1 IS-IS基本功能典型配置指导161

8.4.2 IS-IS的DIS选择典型配置指导165

8.4.3 IS-IS引入外部路由典型配置指导169

8.4.4 IS-IS GR典型配置指导173

8.4.5 IS-IS验证典型配置指导175

8.5 BGP协议典型配置指导177

8.5.1 BGP基本功能典型配置指导177

8.5.2 BGP与IGP交互典型配置指导181

8.5.3 BGP负载分担典型配置指导184

8.5.4 BGP团体典型配置指导186

8.5.5 BGP路由反射器典型配置指导189

8.5.6 BGP联盟典型配置指导191

8.5.7 BGP路径选择典型配置指导195

8.6 路由策略典型配置指导199

8.6.1 在IPv4路由引人中应用路由策略典型配置指导199

8.6.2 应用路由策略过滤BGP路由典型配置指导203

第9章 IPv6配置指导206

9.1 IPv6地址典型配置指导206

9.2 IPv6业务典型配置指导208

9.2.1 IPv6手动隧道典型配置指导208

9.2.2 6to4隧道典型配置指导211

9.2.3 ISATAP隧道典型配置指导214

9.3 IPv6路由典型配置指导216

9.3.1 IPv6静态路由典型配置指导216

9.3.2 IPv6 RIPng路由协议典型配置指导218

9.3.3 IPv6 RIPng跨越IPv4网络应用典型配置指导220

9.3.4 OSPFv3典型配置指导223

9.3.5 IPv6 IS-IS路由协议典型配置指导227

9.3.6 IPv6 BG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指导229

第10章 IP组播配置指导232

10.1 IGMP协议典型配置指导232

10.1.1 IGMP典型配置指导232

10.1.2 IGMP Snooping典型配置指导234

10.1.3 组播VLAN典型配置指导237

10.2 PIM协议配置指导239

10.2.1 PIM-DM典型配置指导239

10.2.2 PIM-SM典型配置指导243

10.2.3 PIM-SSM典型配置指导249

第11章 ACL与QoS配置指导253

11.1 IPv4 ACL典型配置指导253

11.1.1 基本IPv4 ACL典型配置指导253

11.1.2 高级IPv4 ACL典型配置指导255

11.1.3 二层ACL典型配置指导257

11.1.4 用户自定义ACL和流模板典型配置指导258

11.2 IPv6 ACL典型配置指导260

11.2.1 基本IPv6 ACL典型配置指导260

11.2.2 高级IPv6 ACL典型配置指导261

11.3 报文过滤典型配置指导263

11.4 QoS典型配置指导264

11.4.1 端口限速和流量监管典型配置指导264

11.4.2 优先级重标记和队列调度典型配置指导266

11.4.3 优先级映射和队列调度典型配置指导269

11.4.4 流镜像和重定向至端口典型配置指导271

11.4.5 重定向至下一跳典型配置指导273

第12章 安全特性配置指导276

12.1 AAA典型配置指导276

12.1.1 Telnet用户通过HWTACACS服务器认证、授权、计费典型配置指导277

12.1.2 Telnet用户通过Local认证、HWTACACS授权、RADIUS计费的应用典型配置指导278

12.1.3 SSH用户通过RADIUS服务器认证、授权、计费的应用典型配置指导280

12.2 802.1x与EAD典型配置指导282

12.2.1 802.1x典型配置指导282

12.2.2 Guest VLAN、动态下发VLAN典型配置指导284

12.2.3 下发ACL应用典型配置指导287

12.2.4 EAD快速部署典型配置指导288

12.3 MAC地址认证典型配置指导290

12.3.1 MAC地址本地认证典型配置指导290

12.3.2 MAC地址RADIUS认证典型配置指导292

12.3.3 下发ACL典型配置指导293

12.4 Portal典型配置指导295

12.4.1 Portal直接认证方式典型配置指导295

12.4.2 Portal二次地址分配认证方式典型配置指导297

12.4.3 三层Portal认证方式典型配置指导298

12.4.4 Portal直接认证方式(支持EAD)典型配置指导300

12.5 端口安全典型配置指导302

12.5.1 端口安全autolearn模式典型配置指导302

12.5.2 端口安全userLoginWithOUI模式典型配置指导304

12.5.3 端口安全macAddressWithRadius模式典型配置指导308

12.5.4 端口安全macAddressElseUserLoginSecure模式典型配置指导311

12.6 SSH典型配置指导315

12.6.1 设备作为SSH服务器并采用password认证时的典型配置指导315

12.6.2 设备作为SSH服务器并采用publickey认证(认证密钥算法为RSA)时的典型配置指导317

12.6.3 设备作为SSH客户端并采用password认证时的典型配置指导321

12.6.4 设备作为SSH客户端并采用publickey认证(认证密钥算法为DSA)时的典型配置指导324

12.6.5 设备作为SFTP客户端典型配置指导326

12.6.6 设备作为SFTP服务器典型配置指导329

第13章 可靠性配置指导332

13.1 DLDP典型配置指导332

13.2 VRRP典型配置指导334

13.2.1 基于IPv4的VRRP单备份组典型配置指导335

13.2.2 基于IPv4的VRRP监视接口典型配置指导337

13.2.3 基于IPv4的VRRP多备份组典型配置指导340

13.2.4 基于IPv6的VRRP单备份组典型配置指导343

13.2.5 基于IPv6的VRRP监视接口典型配置指导345

13.2.6 基于IPv6的VRRP多备份组典型配置指导348

13.3 RRPP典型配置指导352

13.3.1 RRPP单环拓扑典型配置指导352

13.3.2 RRPP相交环拓扑典型配置指导354

13.3.3 RRPP相交环负载分担典型配置指导360

13.4 Smart Link典型配置指导370

13.4.1 单Smart Link组典型配置指导371

13.4.2 多Smart Link组负载分担典型配置指导373

13.5 Track典型配置指导377

13.5.1 VRRP、Track与NQA联动典型配置指导377

13.5.2 静态路由、Track与NQA联动典型配置指导381

第14章 网络管理与监控配置指导386

14.1 信息中心典型配置指导386

14.1.1 日志发送到UNIX日志主机典型配置指导386

14.1.2 日志发送到Linux日志主机典型配置指导387

14.1.3 日志发送到控制台典型配置指导388

14.2 SNMP和RMON典型配置指导389

14.2.1 SNMPv2c监控管理交换机典型配置指导390

14.2.2 SNMPv3监控管理交换机典型配置指导391

14.2.3 SNMP操作日志输出典型配置指导392

14.2.4 RMON典型配置指导394

14.3 端口镜像典型配置指导395

14.3.1 本地端口镜像典型配置指导395

14.3.2 远程端口镜像典型配置指导396

14.4 NTP典型配置指导399

14.4.1 NTP服务器/客户端模式典型配置指导399

14.4.2 NTP对等体模式典型配置指导400

14.4.3 NTP广播模式典型配置指导401

14.4.4 NTP组播模式典型配置指导402

14.4.5 带身份验证的NTP广播模式典型配置指导403

14.5 LLDP典型配置指导404

第15章 MPLS与MCE配置指导409

15.1 MPLS典型配置指导409

15.1.1 MPLS基本配置指导410

15.1.2 VPLS基本配置指导414

15.1.3 MPLS L3VPN典型配置指导417

15.2 MCE典型配置指导425

15.2.1 使用OSPF/RIP/IS-IS引入VPN路由的MCE典型配置指导425

15.2.2 使用BGP引入VPN路由的MCE典型配置指导435

第16章 EPON-OLT配置指导440

16.1 OLT端口隔离典型配置指导440

16.2 光纤备份典型配置指导441

16.3 IP Source Guard绑定配置指导444

16.4 ONU端口绑定典型配置指导446

16.5 ONU的RSTP典型配置指导447

16.6 IGMP Snooping模式下的组播典型配置指导447

16.7 可控组播配置指导449

16.8 ONU升级配置指导451

16.9 UNI端口优先级重标记配置指导4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