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品风险评估 原著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化学品风险评估 原著第2版
  • (荷)C.J.范莱文,T.G.韦梅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7552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07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化学品-危险物品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学品风险评估 原著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综述1

1.1 引言1

1.2 风险管理过程2

1.2.1 危害识别(步骤1)2

1.2.2 暴露评估(步骤2)3

1.2.3 影响评估(步骤3)3

1.2.4 风险表征(步骤4)4

1.2.5 风险分类(步骤5)4

1.2.6 风险降低措施的确定和风险收益分析(步骤6)5

1.2.7 风险降低(步骤7)7

1.2.8 监测和审查(步骤8)8

1.3 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新发展8

1.3.1 侧重于风险降低和责任关注9

1.3.2 风险沟通和利益相关者参与9

1.3.3 风险评估的政策和科学的作用11

1.3.4 风险评估的整合13

1.4 风险管理的学科、作用和责任14

1.5 如何表达风险14

1.6 风险认知15

1.7 不确定性、变化性和预防16

1.7.1 不确定性和变化性16

1.7.2 不确定性的量化和验证17

1.7.3 预防18

1.8 结束语20

1.9 本书内容22

参考文献24

2.化学品的环境排放28

2.1 引言28

2.2 化学物质28

2.2.1 化学物质的起源28

2.2.2 想要和不想要的物质29

2.3 排放和来源29

2.3.1 进入环境29

2.3.2 排放和来源的类型33

2.3.3 与风险评估有关的排放34

2.3.4 预防和降低风险的措施34

2.4 数据可获得性及其生成35

2.4.1 测量35

2.4.2 具体计算36

2.4.3 排放因子的应用37

2.4.4 排放估计的一般方法37

2.4.5 排放估计的三个例子41

2.5 排放估计和风险评估工具的开发44

2.6 排放估计与REACH法规45

2.6.1 开发暴露场景45

2.6.2 未来的挑战49

2.7 扩展阅读50

参考文献51

3.迁移、蓄积及转化过程54

3.1 引言54

3.2 迁移过程54

3.2.1 迁移机制54

3.2.2 不同相之间的平衡分配55

3.2.3 空气介质内迁移59

3.2.4 水介质内迁移59

3.2.5 介质间迁移60

3.3 生物蓄积66

3.3.1 前言66

3.3.2 水生生物蓄积过程66

3.3.3 影响生物浓缩的因素72

3.3.4 生物放大作用74

3.3.5 陆生植物的蓄积77

3.3.6 陆地无脊椎动物的蓄积81

3.3.7 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体内的蓄积82

3.3.8 测量陆地生物蓄积的方法83

3.4 非生物转化过程83

3.4.1 前言83

3.4.2 水解83

3.4.3 氧化85

3.4.4 还原86

3.4.5 光化学降解86

3.4.6 测量非生物降解的方法87

3.5 生物降解88

3.5.1 前言88

3.5.2 需氧生物降解和代谢途径88

3.5.3 厌氧生物降解90

3.5.4 化学物质在环境中持久的原因91

3.5.5 生物降解动力学92

3.5.6 评估生物降解能力及其速率93

3.6 生物转化96

3.6.1 前言96

3.6.2 生物转化对外源物的影响96

3.6.3 生物转化反应类型96

3.6.4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00

3.6.5 测定生物转化的方法101

3.6.6 一些特殊化合物的生物转化102

3.6.7 酶抑制和诱导104

3.6.8 酶诱导对毒性的影响105

3.7 生物利用度105

3.7.1 前言105

3.7.2 生物利用度相关概念108

3.7.3 风险评估中的生物利用度108

3.8 扩展阅读109

参考文献109

4.环境暴露评估115

4.1 引言115

4.1.1 模型在暴露浓度评估中的应用115

4.1.2 质量平衡模型116

4.1.3 模型类型119

4.1.4 模型与测量119

4.2 空气模型120

4.2.1 前言120

4.2.2 模型类型120

4.2.3 运作模型示例121

4.2.4 工业化学品风险评估中当地空气模型的应用122

4.2.5 空气模型的输入需求123

4.3 水体模型123

4.3.1 前言123

4.3.2 简单稀释模型124

4.3.3 分散模型125

4.3.4 区间模型125

4.3.5 废水处理场消除化学品的预测127

4.3.6 水体模型中的数据需求128

4.4 土壤模型128

4.4.1 前言128

4.4.2 土壤模型中的归趋流程128

4.4.3 模型类型129

4.4.4 土壤模型在工业化学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130

4.4.5 土壤模型对数据的需求131

4.5 多介质模型131

4.5.1 前言131

4.5.2 特征与假设132

4.5.3 多介质模型的数据需求133

4.5.4 应用和限制133

4.5.5 多介质模型的应用134

4.6 扩展阅读138

参考文献138

5.人体暴露评估142

5.1 综述142

5.2 环境导致的人体暴露142

5.2.1 前言142

5.2.2 暴露场景的选择143

5.2.3 食物导致的暴露144

5.2.4 直接环境暴露146

5.2.5 日摄取总量的推导与样本的计算146

5.3 消费暴露评估148

5.3.1 前言148

5.3.2 消费暴露场景148

5.3.3 消费品的初级与次级暴露150

5.3.4 获取暴露因子与数据151

5.3.5 进行暴露评估时需要考虑的问题151

5.3.6 消费品风险管理措施152

5.3.7 关于不确定性结果的描述与校正154

5.4 职业暴露155

5.4.1 前言155

5.4.2 工作场所的暴露场景156

5.4.3 暴露评估的过程158

5.4.4 暴露及风险管理措施160

5.4.5 讨论161

5.5 扩展阅读161

参考文献162

6.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毒性试验167

6.1 引言167

6.2 毒性概况168

6.2.1 毒性168

6.2.2 毒性和危害评估168

6.2.3 不良影响168

6.3 人体内暴露168

6.3.1 实验生物动力学168

6.3.2 (生物)动力学模型172

6.4 毒性研究173

6.4.1 一般方面173

6.4.2 急性效应:急性毒性176

6.4.3 急性局部影响:刺激性和腐蚀性177

6.4.4 致敏试验178

6.4.5 重复剂量毒性179

6.4.6 遗传毒性180

6.4.7 致癌性182

6.4.8 生殖及发育毒性184

6.4.9 特殊研究和毒理基因组学186

6.4.10 体外毒性测试187

6.5 人体健康危害评估189

6.5.1 前言189

6.5.2 分类和标签189

6.5.3 剂量-反应评估190

6.5.4 默认评估因子195

6.5.5 化学混合物暴露198

6.5.6 结束语199

6.6 人类健康风险表征199

6.6.1 概况199

6.6.2 人类经由环境暴露200

6.6.3 工人200

6.6.4 消费者200

6.6.5 物理化学性质201

6.7 扩展阅读201

参考文献201

7.生态毒理学效应207

7.1 引言207

7.2 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方面208

7.2.1 分类学多样性208

7.2.2 毒理学终点208

7.2.3 空间尺度209

7.2.4 时间尺度209

7.2.5 暴露复杂性210

7.3 水生生物毒性214

7.3.1 暴露系统214

7.3.2 毒性试验分析215

7.3.3 短期毒性217

7.3.4 长期毒性221

7.3.5 种群动力学224

7.3.6 多物种研究227

7.4 沉积物毒性231

7.4.1 引言231

7.4.2 暴露系统231

7.4.3 影响评估232

7.4.4 沉积物毒性测试234

7.5 陆地环境毒性235

7.5.1 引言235

7.5.2 暴露系统236

7.5.3 影响评估237

7.5.4 土壤毒性测试238

7.6 毒性修正因子242

7.6.1 引言242

7.6.2 非生物因子243

7.6.3 生物因子244

7.6.4 预测金属毒性的生物配合基模型245

7.7 混合物毒性245

7.7.1 混合物毒性等级245

7.7.2 混合物毒性研究246

7.8 生态毒理基因组学248

7.9 内分泌干扰248

7.10 PNECs的推导249

7.10.1 使用评估因子的初级影响评估249

7.10.2 应用种群敏感性分布进行精确影响评估250

7.10.3 二次中毒效应251

7.10.4 全面评估253

7.11 PBTs和vPvBs评估255

7.12 结束语255

7.13 扩展阅读256

参考文献256

8.数据:需求、可获得性、来源和评估265

8.1 引言265

8.2 欧盟法规下的数据要求265

8.2.1 介绍265

8.2.2 工业化学品265

8.2.3 杀虫剂和生物杀灭剂268

8.2.4 兽药和饲料添加剂268

8.2.5 化妆品269

8.2.6 食品添加剂269

8.2.7 食品接触材料269

8.3 数据的可获得性270

8.4 数据来源271

8.5 数据评估:质量和选择273

8.5.1 介绍和定义273

8.5.2 可靠性的评分系统274

8.5.3 相关性和充分性的确定275

8.5.4 模型数据的质量276

8.6 结束语276

8.7 扩展阅读276

参考文献277

9.预测归趋相关的理化特性280

9.1 引言280

9.2 用于估算方法中的分子特性的类型280

9.3 环境相态中的热力学分配282

9.3.1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282

9.3.2 亨利定律常数285

9.3.3 吸附常数287

9.3.4 蒸气压289

9.3.5 生物浓缩291

9.3.6 水的溶解度295

9.4 降解299

9.4.1 空气中的间接光降解299

9.4.2 水相中的水解反应300

9.4.3 生物降解304

9.4.4 区间半衰期306

9.5 手册、软件和网络资源308

9.6 扩展阅读309

参考文献309

10.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终点预测320

10.1 引言320

10.2 SARS和(Q)SARS的开发和验证320

10.2.1 (Q)SARS模型的开发320

10.2.2 用于QSAR验证的OECD原则321

10.3 人类健康终点的预测322

10.3.1 急性毒性322

10.3.2 皮肤敏感性324

10.3.3 慢性毒性325

10.3.4 致畸性和致癌性327

10.3.5 生殖毒性328

10.3.6 生物动力学参数328

10.3.7 化学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生物转化330

10.4 生态毒性终点的预测331

10.4.1 按毒性作用模式分类化学物质331

10.4.2 麻醉剂的QSARs332

10.4.3 其他反应模式的QSARs334

10.5 计算机程序及数据库335

10.5.1 计算机程序335

10.5.2 数据库337

10.6 管理应用339

10.6.1 绪论339

10.6.2 优先设置339

10.6.3 分类和标签339

10.6.4 风险评估340

10.6.5 PBT及vPvB物质评估340

10.7 结束语341

10.8 扩展阅读341

参考文献342

11.智能测试策略351

11.1 引言351

11.1.1 危害和风险评估过程的优化351

11.1.2 动物试验以及测试费用352

11.1.3 集成测试方法的需要353

11.2 ITS的组成353

11.2.1 化学品分类和交互比对354

11.2.2 SARs和QSARs357

11.2.3 毒理学关注阈值(TTCs)358

11.2.4 基于暴露的豁免359

11.2.5 体外方法361

11.2.6 优化的体内测试362

11.2.7 结束语363

11.3 ITS实例364

11.3.1 降解364

11.3.2 生物浓缩365

11.3.3 水生毒性365

11.3.4 刺激性和腐蚀性372

11.3.5 皮肤致敏作用374

11.3.6 生殖和发育毒性375

11.4 总结及结语377

11.5 扩展阅读379

参考文献379

12.欧盟工业化学品管理384

12.1 引言384

12.1.1 背景385

12.1.2 解决方案386

12.1.3 REACH法规的进一步发展387

12.1.4 REACH法规的目标387

12.1.5 成本和收益387

12.2 REACH法规概要388

12.2.1 引言388

12.2.2 注册(第Ⅱ篇)390

12.2.3 数据共享和避免不必要的动物试验(第Ⅲ篇)394

12.2.4 供应链上的信息(第Ⅳ篇)394

12.2.5 下游用户(第Ⅴ篇)394

12.2.6 评估(第Ⅵ篇)395

12.2.7 授权(第Ⅶ篇)395

12.2.8 限制(第Ⅷ篇)396

12.2.9 费用和收费(第Ⅸ篇)396

12.2.10 化学品署(第Ⅹ篇)397

12.2.11 分类与标签目录(第Ⅺ篇)397

12.2.12 信息(第Ⅻ篇)398

12.2.13 主管部门(第ⅩⅢ篇)398

12.2.14 执行(第ⅩⅣ篇)398

12.2.15 过渡性规定和最终条款(第ⅩⅤ篇)398

12.3 化学品安全报告的要素399

12.3.1 概述399

12.3.2 环境危害评估399

12.3.3 人类健康危害评估400

12.3.4 理化危害评估401

12.3.5 PBT及vPvB物质的评估401

12.3.6 暴露评估402

12.3.7 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表征402

12.3.8 化学品安全评估潜在的反复性404

12.3.9 风险管理措施405

12.3.10 化学品安全评估中不确定性的传递405

12.3.11 化学品安全报告格式406

12.3.12 结束语406

12.4 安全数据表406

12.4.1 危险物质的安全数据表407

12.4.2 安全数据表中的信息要求407

12.4.3 沿供应链向下传递的信息407

12.4.4 沿供应链向上传递的信息407

12.4.5 供给工人的信息及保持信息可获得的义务408

12.5 结束语408

12.6 扩展阅读409

参考文献410

附件 REACH制度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角色和责任(修订后)411

13.美国工业用化学品管理415

13.1 前言415

13.2 TSCA中的EPA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415

13.2.1 TSCA风险评估和采用的风险阈值415

13.2.2 风险评估机制416

13.2.3 用暴露评估调整风险评估要求417

13.3 命令和控制机制417

13.3.1 TSCA名录(TSCA§8)417

13.3.2 化学品测试(TSCA§4)418

13.3.3 新化学品控制(TSCA§5)418

13.3.4 现有化学物质控制(TSCA§6)418

13.3.5 多氯联苯、石棉和铅418

13.4 EPA作为守门员/守护者角色的实例419

13.4.1 高产量化学品挑战计划419

13.4.2 全氟酸421

13.4.3 多溴联苯醚421

13.4.4 铅422

13.5 EPA作为管理计划推进者的角色423

13.5.1 污染预防和自愿合作423

13.5.2 EPA作为自愿合作计划促进者的实例423

13.5.3 环境化设计423

13.5.4 可持续远景426

13.5.5 医院健康环境组织426

13.5.6 合作成果427

13.6 结论427

13.6.1 强制性风险削减427

13.6.2 强制性/自愿性方式427

13.6.3 自愿性环境管理427

13.7 扩展阅读428

参考文献428

附件 供扩展阅读的参考文献430

14.日本工业化学品管理433

14.1 引言433

14.2 化学物质控制法案433

14.2.1 《化学物质控制法》的立法和修订历史433

14.2.2 《化学物质控制法》管理的化学品类型435

14.2.3 新化学物质的通报和评估437

14.2.4 数据需求和评估标准438

14.2.5 新化学物质和现有化学物质评价程序439

14.3 现有化学品的审查439

14.3.1 危害信息的收集——日本挑战计划440

14.3.2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分类440

14.3.3 环境监测440

14.3.4 初步风险评估441

14.3.5 其他风险评估441

14.4 日本化学品管理的未来442

14.5 扩展阅读443

参考文献443

15.加拿大工业化学品评估和管理444

15.1 引言444

15.2 立法背景444

15.2.1 联邦-地方法规结构444

15.2.2 加拿大环境保护法的演变444

15.2.3 目前加拿大环境保护法(CEPA—1999)445

15.2.4 CEPA的实行445

15.2.5 CEPA对环境的定义446

15.3 CEPA关于毒性物质的规定446

15.3.1 CEPA对物质和毒性的定义446

15.3.2 新物质规定446

15.3.3 现有物质规定448

15.3.4 DSL中的类别448

15.3.5 控制现有物质的选择449

15.3.6 有效排出449

15.3.7 重要新活动(SNA)450

15.3.8 资料收集451

15.3.9 咨询和交流451

15.4 CEPA中的健康评估451

15.4.1 CEPA—1999中健康风险评估的完整框架451

15.4.2 PSL评估456

15.4.3 混合物质456

15.4.4 数据要求、资料收集和同行参与456

15.5 现有物质的环境评估457

15.5.1 分类457

15.5.2 生态筛选评估458

15.5.3 PSL评估459

15.6 毒性物质的管理459

15.6.1 优先物质459

15.6.2 化学品管理计划459

15.7 结束语460

15.8 扩展阅读461

参考文献462

附件15.1 PSL-1中的物质463

附件15.2 PSL-2中的物质464

附件15.3 筛选评估和PSL健康评估的对比465

16.OECD化学品规划467

16.1 引言467

16.2 基础:数据的互认467

16.2.1 OECD测试指南规划468

16.2.2 OECD良好实验室规范原则473

16.3 OECD现有化学品规划474

16.3.1 OECD高产量化学品规划474

16.3.2 国家或区域性合作规划475

16.3.3 OECD(定量)结构活性关系项目475

16.4 新化学品规划476

16.5 风险评估规划478

16.6 风险管理规划478

16.7 关于环境、健康和安全的其他行动478

16.8 扩展阅读478

参考文献479

专业术语汇编4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