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考古学 夏商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锡璋,高炜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4288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68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723页
- 主题词:考古-研究-中国-夏代;考古-研究-中国-商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考古学 夏商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中国考古学》总序 刘庆柱1
绪论1
一 夏商考古的发现与研究1
二 关于夏文化与商文化8
三 关于夏、商文化与周边地区文化的关系13
四 启示与思考16
第一章 夏文化探索21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夏王朝21
第二节 夏文化的探索历程23
一 诸说的纷争24
二 田野调查与发掘30
三 夏文化探索的总结评述33
第三节 夏、商文化的界定38
一 夏、商文化界定的理论与方法38
二 偃师商城之始建是夏、商王朝交替的界标39
三 夏、商文化的界定42
图1-1 二里头遗址四期晚段与偃师商城一期陶器对比图43
插图目录43
第一章 夏文化探索43
图1-2 二里头遗址ⅢH23出土陶器44
第四节 夏代早期及先夏时期的夏文化45
一 王湾三期文化的分布、分期和年代46
图1-3 新砦期遗存陶器50
二 二里头文化的渊源和王湾三期文化的族属51
图1-4 王湾三期文化晚期、新砦期、二里头文化一期陶器演变图54
三 豫西、晋南地区与先夏、夏代早期文化相关的其他考古学文化遗存57
图2-1 二里头遗址位置示意图61
第二章 二里头文化61
一 二里头遗址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61
第一节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61
第二章 二里头文化61
图2-2 二里头遗址主要遗迹分布图62
二 二里头遗址的勘查与发掘63
三 二里头遗址各期文化遗存的发现概况64
四 二里头遗址的布局与主要发现65
五 二里头文化的发现与定名66
图2-3 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基址平面图66
图2-4 二里头遗址二号宫殿基址平面图67
六 二里头文化的特征68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的分期与年代69
一 分期69
图2-5 二里头遗址陶器分期图72
二 年代80
一 分布82
第三节 二里头文化的分布与类型82
图2-6 二里头文化分布示意图87
二 类型89
图2-7 二里头文化地方类型陶器92
一 聚落形态97
第四节 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形态和埋葬制度97
二 埋葬制度98
图2-8 二里头遗址Ⅳ区M17、M18及随葬陶器102
图2-9 二里头遗址出土玉礼器104
图2-10 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容器105
图2-12 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武器106
图2-11 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牌饰106
图2-13 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农作物图像107
一 农业107
第五节 二里头文化的经济与技术107
二 家畜饲养与渔猎108
三 手工业109
四 交通122
第六节 二里头文化的精神生活123
一 关于二里头文化的刻划符号与文字问题123
图2-14 商代甲骨文、金文中古器物象形字125
图2-15 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刻划符号”126
二 有关二里头文化宗教观念的遗存127
图2-16 二里头遗址Ⅵ区祭祀遗迹130
图2-17 二里头文化乐器131
第七节 二里头文化与周边诸文化的关系132
一 文化交流的例证132
图2-18 周边地区文化中与二里头文化有关的遗物133
图2-19 二里头遗址出土与邻近文化有关的遗物136
二 文化交流的特点137
第三章 先商文化探索及相关问题140
第一节 先商文化的探索历程140
一 豫东、鲁西南地区141
二 豫北、冀南地区142
图3-1 下七垣文化与同时期其他考古学文化分布示意图145
第三章 先商文化探索及相关问题145
第二节 下七垣文化146
一 特征与渊源146
二 分期与年代147
图3-2 后冈二期文化与下七垣文化陶器对比图148
图3-3 下七垣文化陶器分期图150
三 分布与类型152
图3-4 下七垣文化诸类型陶器153
一 发掘、研究与命名157
第三节 关于“潞王坟—宋窑类遗存”157
二 分期与年代158
图3-5 潞王坟—宋窑类遗存陶器分期图158
三 文化特征与文化因素分析160
四 分布与族属推测162
图3-6 潞王坟—宋窑类遗存陶器中几种主要文化因素163
第四节 关于郑州南关外中、下层及相关遗存的讨论164
一 关于南关外中层165
二 关于南关外下层165
图3-7 郑州南关外中、下层出土陶器167
三 电校H6、化工三厂H1等相关遗存167
一 郑州商城的文化分期170
第一节 早商文化的分期与年代170
第四章 商代早期的商文化170
第四章 商代早期的商文化172
图4-1 郑州商城陶器分期图172
二 偃师商城的文化分期174
图4-2 偃师商城陶器分期图176
三 其他遗址的文化分期184
四 早商文化的综合分期187
一 二里冈类型188
第二节 早商文化的分布与类型188
图4-3 早商文化分布示意图189
二 琉璃阁类型191
三 台西类型192
图4-4 早商文化地方类型陶器193
四 东下冯类型196
五 北村类型197
六 盘龙城类型198
七 大城墩类型200
八 大辛庄类型201
二 发现与发掘203
一 地理位置和环境变迁203
第三节 偃师商城203
三 布局变迁及其兴衰205
四 城墙、城门、城壕和道路205
图4-5 偃师商城平面图206
五 宫城和宫殿建筑群210
图4-6 偃师商城四号宫殿基址发掘平面图212
六 第Ⅱ号建筑群遗址213
图4-7 偃师商城第Ⅱ号建筑群F2004中层建筑基址平面图214
八 民居与手工业作坊215
七 其他大、中型夯土基址215
九 墓葬216
十 性质与年代217
第四节 郑州商城218
一 发现与发掘218
二 城墙与“外郭城”220
图4-8 郑州商城平面图220
三 宫殿区222
四 民居与手工业作坊224
图4-9 郑州商城C8G15基址平面及复原示意图224
五 给排水系统225
七 年代与性质227
六 墓葬227
一 盘龙城商城231
第五节 早商时期其他城址231
图4-10 黄陂盘龙城商城位置图232
图4-11 黄陂盘龙城F1、F2基址平面图233
图4-12 垣曲商城平面图234
二 垣曲商城234
图4-13 夏县东下冯商城平面图235
三 东下冯商城235
四 府城商城236
五 关于早商城址的若干特征236
第六节 早商时期的墓葬与埋葬制度237
一 墓葬分布237
二 埋葬习俗240
三 中、小型墓葬分类与墓主社会地位242
图4-14 盘龙城李家嘴M2平面图243
图4-15 盘龙城李家嘴M2出土青铜器244
图4-16 垣曲商城M16、偃师商城83ⅢM1及随葬品246
图4-17 偃师商城96ⅡM21及随葬陶器247
第五章 商代中期的商文化249
第五章 商代中期的商文化250
图5-1 中商文化陶器分期图250
第一节 中商文化的分期与年代250
二 中商文化二期252
一 中商文化一期252
第二节 中商文化的分布与类型253
三 中商文化三期253
图5-2 中商文化分布示意图254
二 曹演庄类型255
一 白家庄类型255
图5-3 中商文化地方类型陶器256
三 台西类型262
四 大辛庄类型263
五 潘庙类型264
七 盘龙城类型266
六 大城墩类型266
八 北村类型269
九 小神类型270
一 郑州商城中商时期遗存271
第三节 中商时期的重要遗址271
图5-4 郑州南顺城街窖藏坑平、剖面图及出土铜器272
二 小双桥遗址274
三 洹北商城276
四 关于邢台地区的中商遗址群278
第四节 中商时期的墓葬与埋葬制度279
一 埋葬习俗279
二 中、小型墓葬分类与墓主社会地位280
图5-5 黄州下窑嘴中商墓葬出土青铜器281
图5-6 夏县东下冯M519及随葬品282
第六章 商代晚期的商文化284
第一节 安阳殷墟及晚商文化编年284
一 殷墟的发现与发掘284
第六章 商代晚期的商文化285
图6-1 安阳殷墟与洹北商城位置图285
二 殷墟周围的自然环境与聚落分布特点286
图6-2 殷墟的地理环境287
三 殷墟晚商文化的分期与年代289
图6-3 殷墟遗址陶器分期图291
图6-4 殷墟墓葬陶器分期图293
四 殷墟的范围295
五殷墟的布局296
图6-5 殷墟小屯宗庙宫殿区甲、乙、丙三组基址位置图297
图6-6 殷墟西北冈王陵区大墓及祭祀坑301
一 晚商文化的分布范围304
第二节 晚商文化的分布与类型304
图6-7 殷墟西区墓地三区东部墓葬分组示意图304
二 晚商文化的类型305
图6-8 晚商文化分布示意图306
图6-9 晚商文化地方类型陶器307
三 其他地区的晚商文化遗存320
一 建筑布局325
第三节 晚商时期的建筑遗存325
二 建筑的类别与等级327
图6-10 殷墟宫殿区甲十二基址平面图328
图6-11 殷墟小屯西地GF201基址平面图329
三 建筑技术与特点330
第四节 晚商时期的墓葬与埋葬制度331
一 墓葬概况333
二 晚商墓葬的族墓地特征336
图6-12 殷墟后冈墓地Ⅰ~Ⅳ组墓葬分布示意图337
图6-13 殷墟西区男女合葬墓M2686338
三 晚商墓葬的类型、规模与墓主人生前的社会地位338
图6-14 殷墟西北冈M1500大墓平面图340
图6-15 殷墟西北冈武官村大墓平、剖面图342
图6-16 殷墟西北冈M260平、剖面图344
图6-17 殷墟郭家庄M160墓葬结构及椁室内随葬器物分布图346
图6-18 殷墟戚家庄东M269平面图348
一 占卜351
第五节 晚商时期的占卜与祭祀遗存351
二 祭祀遗存352
图6-19 殷墟小屯宗庙宫殿区乙七基址与有关祭祀坑354
第六节 殷墟人骨的种系及相关问题360
一 殷墟人骨的种系研究360
二 殷墟中小墓和祭祀坑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363
三 关于殷墟族墓地中葬式与性别年龄关系365
四 祭祀坑头骨上的砍痕366
五 头骨上穿孔现象366
六 口腔病理的观察367
七 商人拔牙风俗之疑368
第七章 商代的经济、技术、文字和艺术370
第一节 农业、畜牧业和渔猎业370
一 农业370
二 畜牧业372
三 渔猎业373
第二节 青铜铸造业373
一 铸铜遗址的发现与研究373
二 商代青铜器的种类与分布379
第七章 商代的经济、技术、文字和艺术387
图7-1 早商青铜器分期图387
三 商代青铜容器分期387
图7-2 中商青铜器分期图389
图7-3 殷墟晚商青铜器分期图392
四 商代青铜兵器395
图7-4 商代铜戈、戣396
图7-5 商代铜矛、戟和鐏398
图7-6 商代铜钺、卷头刀、镞和銎斧400
图7-7 商代铜胄、弓形器和带戈盾牌402
五 其他商代青铜器404
一 制陶业404
第三节 其他手工业404
图7-8 商代早、中期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器406
图7-9 殷墟出土白陶、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器407
二 玉石器制造业408
三 制车业411
图7-10 殷墟郭家庄车马坑M52413
四 其他手工业416
第四节 商品交换与货币421
第五节 文字423
图7-11 郑州商城与藁城台西遗址出土的文字与符号424
一 早、中商时期的文字424
二 殷墟甲骨文425
图7-12 殷墟小屯南地出土刻辞卜骨(H23∶66)426
图7-13 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刻辞卜甲(H3∶333)427
三 商代晚期铜、陶和玉石器上的文字432
第六节 艺术433
图7-14 殷墟妇好墓出土铜器434
图7-15 殷墟出土骨笄435
图7-16 殷墟出土乐器436
图7-17 殷墟出土的玉石雕像438
一 岳石文化440
第一节 黄淮下游440
第八章 夏、商王朝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440
图8-1 尹家城遗址岳石文化陶器分期图444
第八章 夏、商王朝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444
图8-2 岳石文化其他类型陶器450
二 斗鸡台文化457
图8-3 斗鸡台文化陶器分期图458
三 珍珠门文化461
图8-4 珍珠门文化陶器462
一 马桥文化463
第二节 长江下游463
图8-5 马桥遗址出土陶器465
二 点将台下层文化和湖熟文化467
图8-6 湖熟文化出土陶器469
一 长江中游地区的夏代考古学文化472
第三节 长江中游472
二 长江中游地区的商代考古学文化473
图8-7 荆南寺遗址出土陶器475
图8-8 周梁玉桥遗址出土遗物476
图8-9 湘江下游晚商遗址出土陶器479
图8-10 澧水流域商代陶器分期图481
图8-11 吴城遗址陶器分期图485
图8-12 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铜礼器488
图8-13 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铜兵器和工具489
图8-14 鹰潭角山遗址出土陶器490
第四节 四川盆地、汉中及峡江地区491
一 三星堆文化491
图8-15 三星堆遗址平面图494
图8-16 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器和玉器499
图8-17 三星堆文化陶器分期图502
二 峡江地区508
图8-18 三星堆文化朝天嘴类型陶器分期图510
图8-19 路家河文化陶器515
三 汉中地区516
图8-20 汉中城固出土青铜器518
图8-21 白马石类遗存陶器522
第五节 关中地区524
一 碾子坡类遗存525
图8-22 碾子坡墓葬与随葬品526
图8-23 碾子坡遗址出土遗物527
二 刘家类遗存528
图8-24 刘家墓葬与随葬品529
三 郑家坡类遗存530
图8-25 郑家坡、岸底遗址出土遗物532
四 沣镐遗址发现的商代末年先周遗存533
图8-26 沣镐遗址先周遗存陶器534
第六节 甘青地区535
一 齐家文化535
图8-27 齐家文化陶器542
图8-28 柳湾遗址马厂类型晚期与齐家文化陶器分期图544
图8-29 师赵村遗址出土齐家文化玉器549
图8-30 齐家文化铜器550
图8-31 秦魏家北部墓地平面图554
二 四坝文化558
图8-32 民乐东灰山四坝文化墓葬随葬品560
三 卡约文化562
图8-33 卡约文化墓葬随葬品565
第七节 晋中、内蒙古中南部及晋陕高原566
一 晋中地区566
图8-34 忻州游邀遗址晚期陶器569
图8-35 太谷白燕遗址第四期陶器571
图8-36 太谷白燕遗址第五期陶器572
图8-37 汾阳杏花村遗址出土陶器574
二 内蒙古中南部575
图8-38 朱开沟文化铜器及铸铜石范578
图8-39 朱开沟遗址陶器分期图580
三 晋陕高原584
图8-40 晋陕高原出土商式青铜器586
图8-41 晋陕高原出土北方系青铜器及金器588
图8-42 清涧李家崖城址出土陶器590
图8-43 柳林高红H1出土陶器591
一 夏家店下层文化593
第八节 燕山南北地区593
图8-44 英金河、阴河流域石城址分布图595
图8-45 大甸子墓地M612陶器组合598
图8-46 大甸子墓地M726陶器组合599
图8-47 夏家店下层文化陶器分期图601
二 大坨头文化605
图8-48 大厂大坨头遗址出土陶器607
三 围坊三期文化608
图8-49 围坊三期文化陶器610
四 魏营子文化613
图8-50 魏营子文化陶器616
第九节 辽中及辽东半岛地区620
一 高台山文化620
图8-51 高台山文化遗址陶器分期图623
图8-52 高台山文化墓葬陶器分期图624
二 庙后山文化627
图8-53 庙后山文化陶器分期图629
三 双砣子各期文化遗存632
图8-54 双砣子一、二、三期文化陶器633
图8-55 岳石文化照格庄类型与双砣子二期文化陶器对比图634
一 闽东沿海635
第十节 闽、粤、桂地区635
图8-56 黄瓜山文化遗物637
图8-57 黄土仑文化陶器639
二 闽西北641
图8-58 马岭墓葬出土陶器642
三 珠江三角洲643
图8-59 白主段墓葬出土陶器643
图8-60 东澳湾类沙丘遗址出土遗物644
图8-61 村头类贝丘遗址出土遗物649
四 粤北651
图8-62 曲江石峡遗址中层出土陶器652
五 粤东闽南653
图8-63 后山遗址出土遗物654
图8-64 浮滨文化遗物657
六 广西658
附录《夏商周断代工程》有关夏商年代的测定数据659
表1 河南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遗存AMS测年数据659
表2 二里头遗址常规碳十四测年数据659
表3 偃师商城常规碳十四测年数据660
表4 偃师商城AMS测年数据661
表5 郑州商城常规碳十四测年数据662
表6 郑州商城AMS测年数据662
表7 小双桥、洹北花园庄和东先贤遗址AMS测年数据663
表8 洹北花园庄遗存常规碳十四测年数据664
表9 殷墟文化分期及常规碳十四测年数据664
表10 甲骨系列样品分期及AMS测年数据665
后记667
热门推荐
- 477897.html
- 1509614.html
- 1144252.html
- 178224.html
- 1788006.html
- 1289907.html
- 1671805.html
- 1227227.html
- 506208.html
- 19546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0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3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1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2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05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2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5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85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8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