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比较文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比较文学
  •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0636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比较文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比较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绪论3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3

第一节 “比较”的真谛——跨越与沟通3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定义5

第三节 走向世界文学9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14

第一节 诞生与确立14

第二节 新领域的开拓19

第三节 当前发展趋势27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42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42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47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56

第二编 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65

第一章 文类学65

第一节 文类学研究概述65

第二节 文类学的研究范围与对象71

第三节 中外文类比较研究方法举隅75

第二章 主题学83

第一节 主题学研究概述84

第二节 主题学研究的分类89

第三节 主题学研究的新进展95

第三章 译介学101

第一节 翻译研究与译介学概述101

第二节 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106

第三节 翻译文学与翻译文学史112

第四节 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115

第四章 形象学120

第一节 形象学研究概述120

第二节 形象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122

第三节 形象学的主要理论及方法论125

第四节 当代形象学及其前景130

第五章 思潮流派比较研究132

第一节 思潮流派比较研究概述132

第二节 西方思潮流派的比较研究135

第三节 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140

第六章 类型学148

第一节 类型学研究概述148

第二节 类型学研究方法论157

第三节 类型学研究的前景161

第七章 比较诗学165

第一节 比较诗学研究概述166

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论171

第三节 比较诗学的前景177

第三编 跨学科的文学研究183

第一章 文学与其他艺术183

第一节 原始艺术的同源混生183

第二节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相互借鉴185

第三节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差异及互补192

第四节 审美理想与创作原则的共性194

第二章 文学与心理学200

第一节 文学与心理学关系研究概述200

第二节 心理学对文学的渗透202

第三节 心理学对文学批评的意义210

第三章 文学与宗教215

第一节 文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现状215

第二节 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220

第三节 跨文化体本系的文学与宗教关系224

第四章 文学与哲学232

第一节 文学与哲学比较研究概述232

第二节 西方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237

第三节 中国文化中的文学与哲学242

第五章 文学与科学249

第一节 文学与科学的界定249

第二节 科学与文学251

第三节 文学中的的科学257

第四编 当代文化理论与比较文学269

第一章 后现代理论与比较文学269

第一节 后现代理论与非文学化、泛文化化269

第二节 消解民族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272

第三节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比较文学的族群研究276

第四节 新动向、新观念和新术语280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286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特质286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对比较文学的启迪288

第三节 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295

第三章 阐释学与比较文学304

第一节 现代阐释学的兴起305

第二节 当代文学阐释学的研究取向308

第三节 文学阐释学理论的比较文学意义312

第四章 接受理论与比较文学321

第一节 接受理论的新建树322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326

第三节 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331

第五章 女性主义与比较文学338

第一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产生338

第二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跨文化比较研究343

第三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及其与比较文学理论的沟通350

第六章 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354

第一节 相对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354

第二节 文化相对主义与跨文化传通357

第三节 文化相对主义与跨文化文学研究365

初版后记372

修订版后记3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