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质与地貌学 南方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地质与地貌学 南方本
  • 刘凡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4056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地质学-高等学校-教材;地貌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质与地貌学 南方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地质学与地貌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

二、地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特点2

三、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关系5

四、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发展简史及现状6

五、地质学与地貌学知识在农业科学等领域的应用10

六、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和要求11

复习思考题12

第一章 地球的基础知识13

第一节 地球概况13

一、宇宙中的地球及形成13

二、地球的形状大小与地理坐标系13

三、地球的运动15

四、地球的物理特性15

第二节 地球圈层结构17

一、地球外部圈层17

二、地球内部圈层19

第三节 地质作用21

第四节 地质年代22

一、地层含义22

二、相对地质年代23

三、绝对地质年代25

四、地质年代表26

复习思考题29

第二章 矿物30

第一节 矿物概述30

一、矿物的基本概念30

二、矿物的化学成分32

三、矿物的形态34

第二节 矿物的物理性质36

一、矿物的光学性质37

二、矿物的力学性质38

三、矿物的特异性质41

第三节 矿物的分类43

一、矿物的分类方法43

二、矿物的成因和晶体化学分类43

三、硅酸盐矿物的化学组成、晶体构造与分类43

第四节 常见矿物简介47

一、自然元素矿物47

二、卤化物类矿物48

三、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矿物48

四、硫化物类矿物49

五、含氧盐类矿物50

第五节 黏粒矿物54

一、层状铝硅酸盐黏粒矿物55

二、硅、铁、铝、锰的次生氧化物及氢氧化物59

第六节 矿物资源在农业上的应用61

一、农用矿物的概念61

二、农用矿物的分类61

三、农用矿物的开发利用61

复习思考题63

第三章 岩石64

第一节 岩浆岩64

一、岩浆64

二、岩浆作用65

三、岩浆岩特征69

四、岩浆岩分类79

五、常见岩浆岩79

第二节 沉积岩83

一、沉积岩的形成过程83

二、沉积岩的特征84

三、沉积岩的分类90

四、常见沉积岩90

第三节 变质岩94

一、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94

二、变质作用的类型96

三、变质岩的特征97

四、变质岩的分类100

五、常见变质岩100

六、变质岩与岩浆岩、沉积岩的相互关系101

复习思考题104

第四章 构造运动与地貌105

第一节 构造运动105

一、水平运动105

二、垂直运动105

第二节 岩层产状107

一、岩层变形107

二、岩层产状108

三、岩层排列108

第三节 褶皱构造110

一、褶曲要素110

二、褶曲的类型111

三、褶皱构造的野外认识112

第四节 断裂构造112

一、节理112

二、断层114

第五节 地震117

一、地震现象117

二、地震的成因与分布118

三、地震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及其预防120

第六节 构造地貌121

一、水平岩层地貌121

二、单斜岩层地貌122

三、褶皱地貌123

四、断裂地貌124

第七节 我国大地构造126

一、槽台学说126

二、板块构造学说128

三、地质力学132

四、地壳均衡说132

第八节 地质构造与土壤、农业的关系133

一、地质构造与土壤分布的关系133

二、地质构造与土壤改良的关系134

三、地质构造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关系134

四、地质构造与农业合理布局134

复习思考题135

第五章 风化作用与地貌136

第一节 风化作用的类型136

一、物理风化136

二、化学风化138

三、生物风化140

第二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140

一、环境条件140

二、岩石性质142

第三节 主要矿物和岩石的风化特征144

一、主要造岩矿物的风化特征144

二、主要岩石的风化特征146

第四节 风化壳的形成及分布特点147

一、风化壳概念147

二、元素迁移顺序和风化作用的阶段性148

三、影响风化壳形成的因素149

四、我国风化壳分布和主要类型150

复习思考题151

第六章 地表流水作用与地貌152

第一节 地表流水作用概述152

一、地表流水的流态、活力与负载152

二、地表流水地质作用152

三、地表流水作用类型153

第二节 片流作用与地貌153

一、片流的特点153

二、片流侵蚀作用与地貌154

三、片流沉积作用与地貌155

第三节 洪流作用与地貌155

一、洪流的特点155

二、洪流的侵蚀作用与地貌155

三、洪流沉积作用与地貌156

四、泥石流157

第四节 河流作用与地貌157

一、河流概述157

二、河流的侵蚀作用与地貌159

三、河流的搬运作用163

四、河流的沉积作用与地貌164

五、河流阶地168

六、河流的演化规律169

复习思考题171

第七章 地下水地质作用与地貌172

第一节 地下水的一般性质172

一、岩石和土壤中的水172

二、地下水的来源174

三、地下水的性质174

四、地下水的类型176

第二节 岩溶作用及发育的条件180

一、可溶性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构181

二、地质构造181

三、水的溶蚀能力182

四、气候的影响182

五、地貌的影响183

第三节 岩溶地貌类型183

一、地表岩溶183

二、地下岩溶187

三、地表地下连接处的岩溶地貌189

四、岩溶地貌组合189

五、岩溶的发育过程190

第四节 岩溶堆积物与地貌191

一、化学堆积192

二、河湖堆积194

三、崩塌堆积194

四、蚀余堆积194

第五节 岩溶地区环境与资源194

一、岩溶地区的环境特征195

二、岩溶地区的水资源状况196

三、岩溶地区的矿产资源196

四、岩溶旅游资源196

复习思考题197

第八章 海洋、湖泊及沼泽地质作用与地貌198

第一节 海洋地质作用与地貌198

一、海洋概述198

二、海水的运动199

三、海洋的侵蚀作用与海蚀地貌201

四、海洋沉积作用与沉积地貌203

五、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205

第二节 湖泊的地质作用与地貌206

一、湖泊类型207

二、湖泊的地质作用209

三、湖泊地貌212

四、影响湖泊地质作用及演化的因素212

第三节 沼泽213

一、沼泽的形成213

二、沼泽的沉积作用214

第四节 湿地214

一、湿地的定义和分布214

二、湿地类型214

三、湿地功能215

四、湿地保护217

复习思考题217

第九章 风的地质作用与地貌218

第一节 风蚀作用与风蚀地貌218

一、风蚀作用218

二、风蚀地貌219

第二节 风的搬运与风积作用221

一、风的搬运作用221

二、风积作用222

三、风积物的特点222

第三节 风积地貌223

一、沙质地貌223

二、黄土和泥质地貌227

复习思考题231

第十章 冰川地质作用与地貌232

第一节 冰川形成与类型232

一、冰川的形成232

二、冰川的运动233

三、冰川的分类233

第二节 冰蚀作用与地貌235

一、冰蚀作用235

二、冰蚀地貌236

第三节 冰川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与地貌237

一、冰川的搬运作用237

二、冰川的沉积作用及冰碛物238

三、冰碛地貌238

第四节 冰水沉积地貌与冻土地貌239

一、冰水沉积地貌239

二、冻土地貌240

第五节 冰川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42

一、冰川的利用与保护242

二、冰川泥石流与冰湖溃决的危害244

复习思考题244

第十一章 重力地质作用与地貌245

第一节 崩塌245

一、崩塌作用方式245

二、崩塌的分类245

三、形成崩塌的条件246

四、崩塌堆积地貌和结构248

第二节 崩岗249

一、概述249

二、崩岗地貌的形态特征249

三、影响崩岗发育的基本因素251

四、防治措施252

第三节 滑坡253

一、滑坡的形态特征253

二、影响滑坡形成和发展的因素254

三、滑坡分类255

四、滑坡的发展256

第四节 蠕动256

一、蠕动的基本概念256

二、蠕动的影响因素256

第五节 地面沉降258

复习思考题259

第十二章 地质发展史及第四纪地质260

第一节 地质发展史260

一、地球的年龄260

二、太古代(38亿~26亿年前)260

三、元古代(26亿~8.5亿年前)261

四、震旦纪(8.5亿~5.7亿年前)261

五、早古生代(5.7亿~4亿年前)262

六、晚古生代(4.0亿~2.3亿年前)263

七、中生代(2.3亿~0.65亿年前)264

八、新生代266

第二节 第四纪地质268

一、人类出现268

二、第四纪松散沉积物270

三、第四纪气候波动274

四、新构造运动281

复习思考题288

第十三章 地貌289

一、影响地貌的形成因素289

二、地貌的分类290

三、我国的地貌特征294

四、地貌调查与制图299

复习思考题303

主要参考文献3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