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轼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苏轼集
  • (宋)苏轼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ISBN:710401320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文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苏轼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1

诗四十七首1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1

和子由渑池怀旧1

次韵和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间刘购得之2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史)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受命出府至宝鸡虢郿盩厔四县既毕事因朝谒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乃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2

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4

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4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书石室过潭而南山石益奇潭上有桥畏其险不敢渡4

石鼻城4

磻溪石5

郿坞5

楼观5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5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6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答之6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寄子由7

和子由踏青8

和子由蚕市8

和子由苦寒见寄8

和子由论书9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9

和子由寒食9

和刘长安题薛周逸老亭周最善饮酒未七十而致仕10

中隐堂诗 并叙10

凤翔八观 并叙11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15

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15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是日宿虢县二十五日晚自虢县渡渭宿于僧舍曾阁阁故曾氏所建也夜久不寐见壁有前县令赵荐留名有怀其人16

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未明16

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麓亭16

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17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17

卷二18

诗七十六首18

泗州僧伽塔18

龟山18

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19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19

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19

游金山寺20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21

甘露寺21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22

送蔡冠卿知饶州22

次韵杨褒早春23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23

次韵柳子玉二首23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24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24

再和25

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25

戏子由25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26

姚屯田挽诗26

送岑著作27

吉祥寺赏牡丹27

吉祥寺僧求阁名27

和刘道原见寄27

和刘道原咏史28

和刘道原寄张师民28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28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28

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29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29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30

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30

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绿野亭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学士30

宿临安净土寺31

自净土步至功臣寺31

游径山32

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32

宿望湖楼再和32

夜泛西湖五绝33

焦千之求惠山泉诗33

答任师中次韵34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作一首因用其韵34

和欧阳少师会老堂次韵34

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34

监试呈诸试官35

望海楼晚景五绝35

试院煎茶36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36

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37

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怀子由并崔度贤良37

催试官考较戏作37

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38

卷三39

诗八十八首39

秋怀二首39

哭欧公孤山僧惠思示小诗次韵39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40

和陈述古拒霜花40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40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40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41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41

客位假寐42

盐官部役戏呈同事兼寄述古42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42

将之湖州戏赠莘老43

鸦种麦行43

盐官绝句四首43

送张轩民寺丞赴省试44

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44

和致仕张郎中春昼44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45

后十余日复至45

戏赠45

和人求笔迹45

再用前韵寄莘老46

画鱼歌46

吴中田妇叹46

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47

游道场山何山47

赠莘老七绝48

莘老葺天庆观小园有亭北向道士山宗说乞名与诗48

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49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49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49

宋叔达家听琵琶50

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50

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不复能眠起阅文书得鲜于子骏所寄古意作杂兴一首答之50

次韵答章传道见赠51

法惠寺横翠阁51

祥符寺九曲观灯52

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52

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52

有以官法酒见饷者因用前韵求述古为移厨饮湖上52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53

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53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53

独游富阳普照寺54

自普照游二庵54

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盘承以琉璃盆盆既破碎丹亦为人争夺持去今独盘鼎在耳二首54

新城道中二首55

山村五绝55

湖上夜归56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56

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移庐州因以别之56

赠别56

次韵代留别57

月兔茶57

薄命佳人57

吉祥寺花将落而述古不至57

述古闻之明日即来坐上复用前韵同赋58

李钤辖座上分题戴花58

于潜令刁同年野翁亭58

于潜女58

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59

于潜僧绿筠轩59

与临安令宗人同年剧饮59

宝山昼睡60

卷四61

诗一百八首61

僧清顺新作垂云亭61

五月十日与吕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顺可久惟肃义诠同泛湖游北山61

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湖中闻堂上歌笑声以诗见寄因和二首时周有服62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62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62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诗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63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三首63

韩子华石淙庄64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64

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仍邀游灵隐因次韵答之64

病中游祖塔院65

虎跑泉65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65

癸丑春分后雪66

孤山二咏 并引66

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67

有美堂暴雨67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67

东阳水乐亭68

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二首68

临安三绝69

登玲珑山69

宿九仙山69

陌上花三首 并引70

游东西岩70

宿海会寺71

海会寺清心堂71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71

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诗见寄次其韵72

再游径山72

洞霄宫73

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73

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73

九日寻臻阁梨遂泛小舟至勤师院二首73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74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74

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见寄明日乃次其韵74

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75

次韵周长官寿星院同饯鲁少卿75

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75

述古以诗见责屡不赴会复次前韵76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 惟演易 唱和四绝句戏用其韵跋之76

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不蹶以为鼎则不足疑其饮器也胡有诗答之76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77

赠治易僧智周77

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今作诗77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77

宝山新开径78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78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78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79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79

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80

雪后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列80

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80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80

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81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81

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81

古缠头曲82

刁同年草堂82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82

钱道人有诗云直须认取主人翁作两绝戏之83

和苏州太守王规甫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余时以刘道原见访滞留京口不及赴此会二首83

成都进士杜暹伯升出家名法通往来吴中83

题西林壁84

荔支叹84

食荔支二首 并引84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85

卷五86

词二百二十首86

阳关曲三首86

如梦令五首87

生查子88

昭君怨88

点绛唇七首89

浣溪沙四十七首90

减字木兰花二十八首102

诉衷情三首109

菩萨蛮二十二首110

采桑子115

卜算子二首116

蝶恋花十六首116

荷华媚120

渔家傲六首120

定风波九首122

十拍子125

苏幕遮125

调笑令二首125

行香子七首126

青玉案128

殢人娇三首128

江城子十三首129

千秋岁二首134

河满子134

祝英台近135

一丛花135

皂罗特髻135

洞仙歌二首136

劝金船136

意难忘137

满江红五首137

满庭芳六首139

水调歌头五首141

雨中花慢三首143

八声甘州144

醉蓬莱144

三部乐145

念奴娇二首145

水龙吟六首146

卷六149

赋十七首149

延和殿奏新赋149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150

秋阳赋151

快哉此风赋 并引152

滟滪堆赋 并叙152

屈原庙赋153

昆阳城赋154

后杞菊赋 并叙154

服胡麻赋 并叙155

赤壁赋156

后赤壁赋157

天庆观乳泉赋158

洞庭春色赋 并引159

中山松醪赋160

沉香山子赋160

稚酒赋 并引161

浊醪有妙理赋162

老饕赋163

菜羹赋 并叙163

飓风赋 并叙164

黠鼠赋165

复改科赋166

思子台赋 并引167

卷七169

记十三首169

清风阁记169

喜雨亭记170

凤鸣驿记171

凌虚台记172

中和胜相院记173

四菩萨阁记174

墨君堂记175

净因院画记176

墨妙亭记177

墨宝堂记178

钱塘六井记179

仁宗皇帝御飞白记180

大悲阁记181

卷八183

记十四首183

超然台记183

雩泉记184

醉白堂记185

盖公堂记186

李氏山房藏书记187

宝绘堂记189

眉山远景楼记190

滕县公堂记191

庄子祠堂记192

放鹤亭记193

思堂记194

游桓山记195

灵壁张氏园亭记196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197

卷九199

记十三首199

胜相院经藏记199

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200

密州通判厅题名记 并题202

秦太虚题名记203

奖谕敕记204

石氏画苑记205

黄州安国寺记206

石钟山记207

李太白碑阴记208

荐诚禅院五百罗汉记208

方丈记209

野吏亭记209

南安军学记209

卷十212

传十首212

陈公弼传212

方山子传217

率子廉传218

僧圆泽传219

杜处士传220

万石君罗文传221

江瑶柱传223

黄甘陆吉传224

叶嘉传225

温陶君传228

卷十一230

论十二首230

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230

御试重巽申命论231

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232

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234

儒者可与守成论235

物不可以苟合论236

王者不治夷狄论238

刘恺丁鸿孰贤论239

礼义信足以成德论240

形势不如德论241

礼以养人为本论243

既醉备五福论244

卷十二246

论十一首246

孟轲论246

乐毅论247

荀卿论249

韩非论250

留侯论251

贾谊论252

晁错论254

霍光论255

扬雄论256

诸葛亮论258

韩愈论259

卷十三261

书十一首261

上梅直讲书261

上韩太尉书262

上富丞相书263

上曾丞相书266

应制举上两制书267

上刘侍读书270

上韩魏公论场务书272

上蔡省主论放欠书274

答安师孟书275

与曾子固书276

上韩魏公乞葬董传书276

卷十四278

书九首278

答秦太虚书278

答李琮书280

答陈师仲书284

答毕仲举书285

与朱鄂州书286

答李昭玘书287

答李荐书288

答张文潜书289

答毛滂书290

卷十五292

书二十首292

谢欧阳内翰书292

谢梅龙图书293

谢范舍人书294

上王兵部书295

与刘宜翁书296

上王刑部书297

与佛印禅老书297

上荆公书298

上韩枢密书298

上吕相公书300

与章子厚书300

答刘巨济书302

与孙运勾书302

与王庠书三首303

答陈季常书305

与谢民师推官书306

与孙知损运使书307

与王定国书308

卷十六310

碑十首310

表忠观碑310

宸奎阁碑312

上清储祥宫碑313

昭灵侯庙碑315

潮州韩文公庙碑317

峻灵王庙碑318

伏波将军庙碑319

淮阴侯庙碑320

司马温公神道碑321

赵清献公神道碑325

卷十七332

书后二十八首332

书王奥所藏太宗御书后332

书诸公送周梓州诗后332

书孟德传后333

书六一居士传后334

书琅琊篆后334

书鲜于子骏楚词后335

书游汤泉诗后335

书欧阳公黄牛庙诗后336

书蒲永升画后336

书乐毅论后337

书韩魏公黄州诗后338

书李伯时山庄图后338

书唐氏六家书后339

书篆髓后340

书吴道子画后341

书朱象先画后341

书楞枷经后342

书黄鲁直李氏传后343

书正信和尚塔铭后343

书晁无咎所作杜舆子师字说后344

书东皋子传后344

书黄子思诗集后345

书柳子厚牛赋后346

书若逵所书经后346

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347

书柳子厚大鉴禅师碑后347

书金光明经后348

金刚经跋尾349

书事三首350

书刘庭式事350

书狄武襄事351

外曾祖程公逸事351

卷十八353

杂文十八首353

明正353

慎改窜354

舍铜龟子文354

日喻355

问养生355

怪石供356

后怪石供357

太息送秦少章357

药诵358

补龙山文 并引359

东城酒经360

罪言360

论文361

天华宫362

锡杖泉362

白水山363

县榜363

拟作二首364

代侯公说项羽辞 并叙364

拟孙权答曹操书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