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疗纠纷的鉴定与防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4846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68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589页
- 主题词:医疗事故-伤害鉴定-中国;医疗事故-预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疗纠纷的鉴定与防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篇3
第一章 医疗纠纷概述3
第一节 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及其公正鉴定的重要意义3
一、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3
二、医疗纠纷鉴定的重要意义5
第二节 医疗纠纷的定义、类型及其新特点6
一、医疗纠纷的定义及其概述6
二、医疗纠纷的类型7
三、医疗纠纷的新特点10
第三节 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11
一、关于医疗事故罪11
二、关于非法行医12
第二章 医疗纠纷的鉴定与处理途径14
第一节 医疗纠纷的鉴定14
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14
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16
三、医疗纠纷鉴定存在的现实问题18
第二节 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19
一、调解19
二、仲裁21
三、诉讼24
第三章 医疗过错、损害后果及其因果关系的鉴定原则26
第一节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的基本原则26
一、鉴定事项应始终围绕医学专业问题26
二、坚持以客观事实作为鉴定依据27
三、坚持以医学标准作为判断依据28
四、坚持争议材料权益归无责方29
五、鉴定意见的表述应客观、清晰29
六、坚持同行评价的原则30
第二节 判定医疗过错的基本原则31
一、是否违反现行卫生法律、法规31
二、是否尽到应尽的诊疗义务32
三、是否尽到“告知义务”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34
四、结果预见义务和结果回避义务36
第三节 判定医疗损害后果的基本原则37
一、医疗损害的法律概念37
二、目前有关医疗损害后果认定中存在的问题38
三、医疗损害后果的表现形式及其判定的基本原则39
第四节 判定医疗损害因果关系的基本原则42
一、因果关系的基本概念43
二、因果关系检验方法44
三、因果关系与“参与程度”评定45
四、因果关系与参与程度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47
第四章 医疗纠纷中的死因分析50
第一节 死因分析50
一、死亡的分类50
二、死亡的诊断标准50
三、临床医学的死因分析理论51
四、法医学死因分析理论52
五、死因分析的注意事项54
第二节 死因分析在医疗纠纷鉴定中的应用55
第五章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意见的特征57
第一节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意见的证据属性57
一、作为证据的一般属性57
二、作为科学证据的属性59
第二节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意见作为科学证据的要求61
一、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61
二、鉴定意见的证明力62
鉴定篇67
第六章 一般注意义务与医疗纠纷67
第一节 医疗行为中的一般注意义务67
一、概述67
二、医务人员的一般注意义务69
第二节 案例评析71
一、复合性交通伤后遗植物生存状态71
二、抗生素应用与肾功能不全75
三、交通伤后胸腔积液突发呼吸困难77
四、痔术后突发脑梗死80
第七章 高度注意义务与医疗纠纷85
第一节 医疗行为中的高度注意义务85
一、概述85
二、高度注意义务之标准86
第二节 案例评析89
一、异位妊娠破裂致行脾切除术89
二、冠心病误(漏)诊致死亡或残疾(1)92
三、冠心病误(漏)诊致死亡或残疾(2)94
四、冠心病误(漏)诊致死亡或残疾(3)98
五、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后死亡100
六、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光凝术后视力障碍104
第八章 延误诊疗致医疗纠纷107
第一节 延误诊疗过错的概述107
第二节 案例评析109
一、眼外伤延误诊治后遗盲目109
二、复合伤后延误诊断腹部损伤112
三、急性阑尾炎术后肠瘘115
四、结肠癌诊断延误119
五、左颌下鳞状细胞癌延误诊治121
六、鼻咽癌诊治延误引发纠纷123
七、再次异位妊娠延误诊治129
第九章 转医义务与医疗纠纷133
第一节 转医义务的一般要求133
一、概述133
二、转医说明义务134
三、转医安全义务134
第二节 案例评析135
一、违反新生儿转医安全义务引发纠纷135
二、心肺疾病家庭出诊并急救过程中死亡138
第十章 用药不当与医疗纠纷141
第一节 用药不当相关医疗纠纷概述141
一、用药不当相关性医疗纠纷及其产生原因141
二、合理用药的原则142
三、用药不当致医疗纠纷的鉴定原则143
第二节 案例评析143
一、丁胺卡那与幼儿耳聋医疗损害143
二、中成药注射制剂副反应148
三、催产素应用及分娩产伤与新生儿脑瘫152
四、催产素及安定应用与新生儿脑瘫157
五、眼色素膜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发生股骨头坏死163
六、剖宫产术后腰骶神经根损伤167
第十一章 手术过错与医疗纠纷170
第一节 手术环节的医疗过错170
一、关于术前环节的医疗行为170
二、关于手术环节的医疗行为172
三、关于术后环节的医疗行为173
四、医疗美容手术纠纷的鉴定174
第二节 案例评析174
一、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螺丝脱落174
二、下肢骨折后内固定钢板断裂175
三、下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后截肢176
四、足矫形手术后引发纠纷179
五、小儿腹股沟疝伴隐睾术后阴囊血肿并睾丸回缩180
六、妇科手术后纱布遗留于阴道深部引发纠纷182
七、多联医疗美容手术引发纠纷185
第十二章 预见与防范义务相关的医疗纠纷190
第一节 预见与防范义务概述190
一、预见义务与回避义务的概念与客观评价标准190
二、预见义务及其履行要素190
三、回避义务及其履行要素191
第二节 案例评析192
一、下肢外伤后行截肢术192
二、糖尿病手术治疗引发纠纷194
三、新生儿脑瘫死亡引发纠纷199
第十三章 并发症与医疗纠纷208
第一节 并发症与医疗意外及其免责理由208
一、并发症概述及其分类208
二、并发症与医疗意外209
第二节 典型案例评析211
一、肾功能不全抗生素应用引发纠纷211
二、妇科手术后并发肺栓塞214
三、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导致死亡引发纠纷218
四、庆大霉素致双侧前庭功能障碍219
第十四章 知情告知与医疗纠纷224
第一节 知情告知及其与医疗纠纷的关系224
一、知情告知及其相关法律问题224
二、医疗纠纷鉴定中关于知情告知的注意事项226
第二节 案例评析228
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告知不充分引发纠纷228
二、肠穿孔术后死亡引发纠纷234
三、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睾丸萎缩引发纠纷237
第十五章 产前检查与医疗纠纷241
第一节 产前超声检查中的医疗纠纷及防范241
一、关于孕产期保健与产前检查241
二、产前超声检查中医疗过错的认定及医疗纠纷的风险防范245
第二节 案例评析246
一、手指畸形产前超声检查246
二、下肢畸形产前超声检查249
三、隐性脊柱裂产前超声检查252
四、耳道闭锁产前超声检查257
五、先天性心脏畸形产前超声检查(1)259
六、先天性心脏畸形产前超声检查(2)261
七、先天性心脏畸形产前超声检查(3)265
第十六章 护理相关医疗纠纷269
第一节 护患纠纷概述269
一、护患纠纷概念及其特点269
二、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270
三、护患纠纷的防范271
第二节 案例评析272
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72
二、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术前突发死亡致纠纷276
第十七章 机会丧失医疗纠纷280
第一节 诊疗过程中的机会丧失280
一、关于“机会丧失”学说280
二、“机会丧失”学说在医疗纠纷鉴定中的应用281
三、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因果关系及其参与程度的判定281
第二节 案例评析282
一、胆囊癌延误治疗282
二、胰腺癌延误诊治284
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286
第十八章 病历规范性与医疗纠纷290
第一节 病历规范性的基本要求290
一、病历概述290
二、病历书写的原则性要求291
三、病历书写体现知情同意的要求291
四、对各种病历的具体规定292
五、医疗纠纷鉴定中对病历资料认定的注意事项293
第二节 案例评析294
一、胆囊切除术后突发死亡引发纠纷294
二、小儿输液过程中突发死亡引发纠纷296
三、外耳道吸引与鼓膜穿孔之纠纷300
四、脑动脉瘤术后遗留后遗症引发302
第十九章 死因分析与医疗纠纷308
第一节 死因分析在医疗纠纷鉴定中的意义308
第二节 案例分析309
一、分娩过程中催产素使用及助产方式不当致产妇子宫破裂死亡309
二、肝癌患者肝右叶切除术中操作不当致下腔静脉破裂出血死亡311
三、脾肿大脾切除术中大出血死亡316
四、冠脉造影介入术后并发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伴血栓形成死亡319
五、上呼吸道异物梗阻继发肺部感染死亡323
六、医院管理问题与死亡的关系325
七、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死亡引发纠纷分析327
八、贲门癌术后吻合口漏并死亡医患纠纷332
九、老年人癌胚抗原增高后死亡致医患纠纷分析333
第二十章 医疗纠纷中有关的伤残程度评定335
第一节 医疗纠纷伤残程度评定标准及其相关问题335
一、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及其对应的伤残等级335
二、医疗纠纷案件中伤残程度评定标准的选择342
第二节 案例评析345
一、推拿正骨治疗后膝关节疼痛345
二、下肢交通伤合并医疗损害347
三、颅脑损伤术后遗留残疾349
第二十一章 医疗纠纷中有关的休息期、营养期、护理期鉴定355
第一节 “三期”与护理依赖程度鉴定的基本原则355
一、“三期”鉴定355
二、护理依赖的鉴定359
三、医疗依赖的鉴定361
第二节 案例评析362
一、人流术后感染362
二、病毒性肝炎治疗不规范363
三、宫颈癌手术损伤输尿管364
四、下肢骨折术后创面迁延不愈365
五、输卵管疏通术后肠瘘367
六、胸椎术后下肢截瘫368
司法实务篇373
第二十二章 国内医疗纠纷案件典型判例373
第一节 《民法通则》与医疗纠纷有关的条款及其释义373
一、《民法通则》与医疗纠纷有关的条款373
二、《民法通则》与医疗纠纷有关的条款的释义378
第二节 典型判例387
一、肠梗阻术后短肠综合征387
二、异位甲状腺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389
三、阑尾切除术中误切除子宫394
四、下肢骨折后截肢398
五、下肢多发性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术后截肢399
六、小儿重症感染后手指足趾坏疽402
第三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与医疗纠纷有关的条款及其释义403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与医疗纠纷有关的条款403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与医疗纠纷有关的条款的释义409
第四节 典型判例416
一、阑尾炎术后腹腔伴全身多处感染416
二、子宫切除术后植物生存状态420
三、农药中毒未及时转移后死亡424
四、鼻息肉术后发生脑梗死426
五、产前检查漏诊脊柱裂429
六、产前检查漏诊足发育不全431
第五节 《侵权责任法》与医疗纠纷有关的条款及其释义436
一、《侵权责任法》与医疗纠纷有关的条款436
二、《侵权责任法》与医疗纠纷有关的条款的释义439
第六节 典型判例445
一、肺癌术后植物生存状态445
二、ERCP、EST术治疗不当449
三、胸椎管狭窄术后截瘫454
四、意外病死与违约之诉456
五、脑卒中后输血感染丙型肝炎致肝功能损害后遗植物状态458
六、产前超声检查未报告胎儿右手掌、手指缺失畸形468
第二十三章 美国医疗纠纷典型案例及专家意见的采信473
第一节 美国法庭评价医学专家意见性证据的指导原则473
一、证据结构473
二、中毒性损害民事侵权案件中因果关系的作用474
三、因果关系证据的范例475
四、不可靠的医学证词产生的原因478
第二节 美国医疗纠纷典型判例480
一、脊髓灰质炎疫苗与肛周感染480
二、Bendectin与生育缺陷482
三、肺癌与肺部感染486
四、颈椎脱位与截瘫489
五、骨癌骨折与多孔钢板断裂494
六、催产素与脑瘫497
防范篇505
第二十四章 医疗纠纷的防范505
第一节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公平处理505
一、进一步完善立法,统一医疗纠纷的处置制度506
二、建立第三方鉴定制度,促进医疗纠纷公正鉴定506
三、建成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确保医患合法权益506
四、加强从业人员风险教育,提高技术能力,避免发生医疗过错506
五、加强医患沟通,减少防御性医疗行为507
六、提高沟通技巧,普及医学常识,增加医患相互理解507
第二节 提高病史书写与管理的规范性507
一、完善病历保管制度508
二、加强病历形成的监管制度508
三、提高病历制作水平509
四、保证病历及时完成并按时归档510
第三节 避免误诊误治,提高诊疗水平510
一、误诊511
二、误治512
三、对误诊、误治的认识513
第四节 遵循外科临床原则,避免手术失误514
一、外科手术不得违背医学伦理514
二、尽可能在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实施手术514
三、重视患者整体情况,不能为手术而手术515
四、尊重术前预案,术中不随意变更操作515
五、手术中不轻言放弃515
六、手术中绝不过度自信或者疏忽大意515
七、不断学习手术技术,切实提高手术技能515
八、时刻不忘最基本的外科原则和职业操守516
第二十五章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意见的审查与应对517
第一节 鉴定程序合法性的审查517
一、委托主体是否适格,委托程序是否合法517
二、鉴定事项是否专门性问题,符合司法鉴定的前提条件518
三、鉴定材料真实性的审查519
四、鉴定材料完整性的审查520
五、鉴定材料充分性的审查521
第二节 鉴定实体科学性的审查522
一、鉴定所依据的标准与鉴定事项是否相关、合适522
二、鉴定所采取的原理和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客观性523
三、鉴定意见书对鉴定过程的说明是否完整、可追溯524
四、鉴定意见书分析论证充分性的审查525
五、鉴定意见书分析论证逻辑性的审查525
第三节 鉴定意见审查与应对中的其他问题526
一、有关鉴定主体526
二、有关司法鉴定意见书的外在形式527
三、有关鉴定程序的一般要求528
四、有关鉴定人出庭528
五、有关专家辅助人530
附录533
附录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533
附录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550
附录3:病历书写基本规范555
主要参考文献563
致谢568
热门推荐
- 309730.html
- 1368297.html
- 501004.html
- 2393909.html
- 3750329.html
- 242789.html
- 1483049.html
- 3499094.html
- 3569456.html
- 1418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7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9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9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2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3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5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41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3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5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