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国丛书 第1辑 蒋介石全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民国丛书 第1辑 蒋介石全传
  • 张宪文,方庆秋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3644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38页
  • 文件大小:196MB
  • 文件页数:686页
  • 主题词:蒋介石(1887~1975)-传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民国丛书 第1辑 蒋介石全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绪论(初版)2

一、出身和家世1

1.农商世家1

2.封建的传统教育3

3.民主思潮的启迪5

二、参加辛亥革命8

1.留学日本8

2.加入中国同盟会10

3.参加杭州光复之役13

4.受命刺杀陶成章16

5.避居日本编《军声》18

三、参加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21

1.进攻江南制造局21

2.参加肇和军舰等起义24

3.参加护国之役27

四、在护法运动期间30

1.任职粤军转战闽西30

2.流连于灯红酒绿之中33

3.与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36

五、徘徊两年 重返大本营40

1.两年徘徊 终下决心40

2.永丰舰侍卫孙中山44

3.出访俄罗斯47

六、黄埔建军51

1.息影慈庵51

2.出任黄埔军校校长53

3.左袒孙文主义学会58

七、平叛东征62

1.平定商团叛乱62

2.率师东征65

3.讨伐杨、刘67

4.第二次东征的胜利70

八、奋迹功名74

1.际遇廖案74

2.跃居国民党中常委77

3.制造三二○事件79

4.抛出整理党务案84

5.纠集新右派势力87

九、率师北伐90

1.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90

2.防孙攻吴克武汉92

3.东攻克南昌95

4.灭孙平东南97

十、迁都之争100

1.挑起迁都之争100

2.改都南昌的失败102

3.在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权力受约制104

十一、南昌谋变107

1.迈开军事独裁的步伐107

2.取得帝国主义与资产阶级的支持109

3.回手镇压群众运动111

十二、背叛国民革命114

1.在上海策划反共114

2.挑起南京四一○事件117

3.发动四一二事变119

4.另立南京国民政府121

5.继续实行“清党”123

十三、第一次下野和复职126

1.与武汉抗争126

2.拉拢冯玉祥以“自重”128

3.第一次下野130

4.东游日本133

5.蒋宋联姻136

6.东山再起139

十四、“统一”全国143

1.北上讨奉143

2.济南受阻146

3.攻占津京149

4.北京祭灵151

5.策动张学良易帜153

十五、谋求独揽党政军最高权力156

1.推行“训政”156

2.召集编遣会议158

3.包办三全大会160

十六、和军事实力派的大较量163

1.扶唐拉粤挫败桂系163

2.联阎击冯分化西北军165

3.击败唐生智167

4.取胜中原大战169

十七、与不同政派的政治争斗172

1.搞垮改组派172

2.镇压第三党174

3.扣押胡汉民176

十八、在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时候179

1.三次围剿红军败北179

2.实行不抵抗政策182

3.第二次下野184

十九、重新上台188

1.伺机出山188

2.改组政府190

3.创设“中华民族复兴社”192

4.发起“新生活运动”194

5.倡导“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8

二十、统辖对日军事202

1.召开徐州军事会议202

2.签订《淞沪停战协定》204

3.坐失热河207

4.签订《塘沽停战协定》210

二十一、悉力“剿共”214

1.召开牯岭“剿共”会议214

2.督饬第四次“围剿”217

3.开办庐山军官训练团220

4.指挥第五次“围剿”224

5.追堵长征红军227

二十二、排除异己 压制救亡230

1.处理“鲁争”230

2.扼杀察哈尔抗日同盟军233

3.征伐闽变236

4.制服川枭238

5.解决两广事件241

二十三、“纳谏”抗日245

1.提出“御侮限度”245

2.部署“清剿”西北地区红军248

3.华清池被捉250

4.接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253

5.主持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256

二十四、走上抗战道路260

1.七七事变调兵遣将260

2.主持庐山谈话会262

3.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265

4.指挥淞沪抗战268

5.组织保卫南京271

二十五、继续谋求对日妥协274

1.谋求国际干涉的失败274

2.接受陶德曼调停276

二十六、督导初期抗战279

1.主持建立战时体制279

2.指挥北方战场作战280

3.组织武汉保卫战283

二十七、在国共合作道路上后退286

1.召开中国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286

2.制造反共摩擦288

3.加强独裁专制的措施290

二十八、坚持中期抗战293

1.召集南岳军事会议293

2.在汪精卫投敌前后295

3.反击日军的局部攻势297

二十九、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300

1.就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300

2.出访印度304

3.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309

4.巡视西北313

5.同川康地方实力派的矛盾与冲突317

6.强化战时经济体制320

三十、保存实力 消极抗日325

1.发表《中国之命运》325

2.出席开罗会议328

3.在中南战场的战略失误335

4.与史迪威不和341

三十一、日本宣布投降前后347

1.主持召开国民党六全大会347

2.同赫尔利等人合作反共349

3.发动倒龙事件353

4.垄断中国战区受降357

5.在接收中失掉民心362

三十二、对中共开展和平攻势365

1.电邀毛泽东共商国是365

2.重庆谈判368

3.利用马歇尔斡旋370

4.召开政治协商会议372

三十三、准备内战375

1.召开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375

2.修改《剿匪手册》377

3.加强“绥靖区”的统治379

4.接收东北381

5.破坏反内战运动383

三十四、指挥进攻解放区385

1.发动全面内战385

2.进攻陕北386

3.督战山东遭惨败388

三十五、加强独裁统治390

1.召开制宪国大390

2.签订《中美商约》和颁布《经济紧急措施方案》392

3.镇压群众运动394

4.召开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395

三十六、“戡乱”防御397

1.发布“戡乱”动员令397

2.实行全面防御399

3.分区防御战略的失败400

4.出任“总统”403

三十七、加强“戡乱”挽救危局406

1.严饬各级政府贯彻“戡乱”动员令406

2.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407

3.加强“戡乱”宣传409

三十八、在主力决战中失败412

1.召开重要军事会议412

2.辽沈战役全军覆没413

3.指挥“徐蚌会战”415

4.平津会战遭惨败417

三十九、退居幕后419

1.发表求和文告419

2.引退溪口421

3.操纵和谈423

4.着意台湾425

5.逼垮李宗仁427

四十、在大陆统治的失败430

1.赴上海指挥作战430

2.加强福建的防御431

3.出访菲律宾、韩国433

4.建立中央非常委员会435

5.加强西南防务436

6.在重庆、成都的顽抗438

7.在大陆的最后日子440

四十一、退据台湾443

1.复任“总统”443

2.授命陈诚“组阁”446

3.在朝鲜战争中支持韩国448

4.改造国民党452

5.进行精神动员456

6.实行土地改革458

四十二、与美日修好461

1.接受美国第七舰队协防台湾461

2.对旧金山和约的失望463

3.签订对日和约465

4.称赞美国“解除台湾中立化”468

5.与美国订立《共同防御条约》469

6.为刘自然事件所困扰472

7.礼遇岸信介474

四十三、新的反共活动477

1.鼓吹反攻大陆477

2.建立反共团体480

3.在遣返战俘问题上作文章482

4.接待李承晚485

5.出版《苏俄在中国》487

四十四、权力的继续加强491

1.召集国民党七全大会491

2.追究吴国桢493

3.当选第二任“总统”496

4.处理孙立人499

5.在国民党八全大会上502

四十五、内政外交的新格局506

1.平息“监察院”“行政院”间政潮506

2.处理与日本的摩擦509

3.再次任命陈诚“组阁”511

四十六、海峡新危机515

1.经受“八二三”炮战的冲击515

2.为西藏叛乱事件推波助澜519

3.制定“八七水灾”的救灾措施521

四十七、第三次出任“总统”527

1.排除难局 第三次出任“总统”527

2.制造“雷震案”533

3.迎接艾森豪威尔访台538

四十八、“反攻大陆”的尝试541

1.制定《光复大陆指导纲领》541

2.派遣武装游击队骚扰大陆543

3.策动国民党军队的“毋忘在莒运动”547

四十九、内政方面的新举措551

1.接见参加“阳明山会谈”的学者专家551

2.推出严家淦任“行政院长”554

3.处理陈诚丧事556

五十、挽救“外交”困境的努力559

1.与法国“断绝外交关系”559

2.渡过台日关系的危机562

3.瓦解“台独”势力565

4.争取海外侨胞的支持569

五十一、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572

1.遏制了“国大”代表“修宪”的主张572

2.就任第四届“总统”与挑选严家淦搭班574

3.设置大权独揽的机构——“国家安全会议”577

五十二、再作“反攻大陆”的准备580

1.策划成立“救国阵线”580

2.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582

3.又一次策划军事反攻大陆585

五十三、修补反共藩篱589

1.说服美国放松对其军事反攻的限制589

2.拉拢佐藤政府反华593

3.再次图建亚太地区反共军事联盟595

4.筹组“世界反共联盟”598

五十四、在“外交”上连遭致命打击601

1.同美国政府关系龃龉601

2.发表“庄敬自强”文告603

3.痛感于被逐出联合国605

4.受到尼克松访华的刺激607

5.对日中建交恼羞成怒609

五十五、为蒋经国接班铺平道路613

1.独揽党权与压制不同政见613

2.让蒋经国初掌政、军、经大权615

3.第五次就任“总统”618

4.以蒋经国“组阁”620

五十六、逝世前后624

1.两度入院治疗与半隐退生活624

2“崩殂”627

3.暂厝慈湖630

主要参考书目635

后记6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