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史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族史学概论
  • 陈育宁著 著
  • 出版社: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ISBN:722703163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民族历史-史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族史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族与民族史学1

一、民族的概念1

二、民族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4

三、民族史学的社会功能9

四、民族史学必须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12

第二章 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16

一、中国是多民族的地区16

二、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19

三、汉民族在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主体地位23

第三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32

一、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前提34

——多源多流、源流交错34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基础——共同开发、共同创造36

三、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途径——迁徙流动、汇聚交融40

四、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根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42

五、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作用45

第四章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48

一、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新观点的提出48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要特点52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脉络55

第五章 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趋势63

一、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63

二、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66

三、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69

四、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75

第六章 历史上的民族政策78

一、历史上民族政策的实质78

二、历史上民族政策的基本类型80

三、历史上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文化根源84

四、历史上的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88

第七章 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92

一、以坚韧的精神开拓、捍卫祖国的疆域93

二、以辛勤的创造性劳动推动了古代生产力的发展96

三、以聪颖的智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了我国的文化遗产102

四、封建史籍中的民族偏见及其原因104

第八章 民族内聚的重要形式——民族迁徙107

一、民族迁徙的四个阶段107

二、民族迁徙的主要原因113

三、民族迁徙的历史作用118

第九章 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形态与少数民族政权123

一、少数民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不同类型123

二、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演变发展的若干特点127

三、少数民族政权的类型129

四、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34

第十章 民族间和平交往的特殊形式——和亲139

一、和亲是民族间和平交往的历史产物139

二、和亲是统治者的政治工具142

三、和亲在客观上有利于祖国统一和社会进步147

第十一章 民族英雄及民族历史人物评价153

一、民族英雄及其类型153

二、关于民族英雄问题讨论的几种意见158

三、正确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161

四、历史上的爱国主义164

第十二章 两种文化的形成、交流及融合167

一、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是形成两种文化的前提性因素167

二、两种文化的对撞、交流及其特点171

三、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中华文化的一体化176

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民族关系史的著作——《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介绍181

要特别重视民族史在中国史中的地位——《中国通史·导论》介绍196

完整、系统、准确地描述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史》介绍208

宏观认识中国民族史的新理论、新观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介绍228

多民族国家统一性的内在因素——《中国民族志》介绍241

努力构建中国民族史学的理论体系——《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介绍256

中国民族发展的历史特点——《中国民族发展史》介绍271

论民族精神285

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293

认识西部与开发西部299

西夏研究百年回顾306

西夏的历史与文化313

西夏官式建筑的文化特点327

成吉思汗与西夏339

成吉思汗的两大历史功绩347

十三世纪蒙古统一战争与藏传佛教352

再说鄂尔多斯学359

附录一:中国现有民族历史发展演变表367

附录二:中国各民族语言系属表373

附录三: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3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