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外国资产阶级是怎样看待中国历史的 资本主义国家反动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论著选译 第1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资料编译组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11017·97
- 出版时间:1961
- 标注页数:69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外国资产阶级是怎样看待中国历史的 资本主义国家反动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论著选译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理论”1
一、海思等:论白种人的福负担2
二、内藤湖南:论东洋文化中心的移动3
三、内藤湖南:论中国的革新与日本5
四、宫崎市定:论东洋朴素主义和日本向中国扩张的历史使命9
五、赖德烈:论美国在东亚的“使命”16
六、赖德烈:论美国在横跨太平洋移动17
第二章 中国社会性质56
一、魏特夫:论中国社会57
二、费正清:论中国社会性质——中国是所谓东方社会73
三、费正清:论近代中国社会桔构与士大夫阶级77
四、兴登:论中国社会各阶级88
五、稻叶君山:论中国社会桔构——家族制度89
六、矢野仁一:论中国社会阶极91
七、和田清:论中国的特性93
八、小竹文夫:论中国社会95
九、铃木俊:论亚细亚社会的特质与东洋史96
第三章 中国文化98
一、卫三畏:论中国文化99
二、桑戴克:论近代中国的文化102
三、赖德烈:论中国文化103
四、赖德烈:论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08
五、赖德烈:论中国、日本近代化的过程110
六、赖德烈:再论中国、日本近代化的过程112
七、费正清:论教会与中国的近代化114
八、费正清:论近代中国的文化教育与自由主义传统115
九、拉铁摩尔: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119
十、拉铁摩尔:论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124
十一、拉铁摩尔:论中国文化与西化问题129
十二、拉铁摩尔:论中国文化与中国革命130
十三、兴登:论基督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32
十四、兴登:论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133
十五、兴登:论西方学术思想、政治制度在中国的传播135
十六、兴登:论近代中国的科学与文化教育136
十七、内藤湖南:论中国、日本的西化问题138
十八、和田清:论中国文化的发展139
十九、和田清:论基督教的传播与中国文化的发展142
二十、和田清:论中国的近代化143
二十一、矢野仁一:论中国文化的特点144
第四章 中国边疆问题154
一、矢野仁一:论中国边疆155
二、矢野仁—:中国无国境论161
三、矢野仁一:论满洲非中国领土164
四、矢野仁一:论蒙藏边疆171
五、矢野仁一:论西藏173
六、矢野仁一:论西藏与青海174
七、矢野仁一:论西藏与西康176
八、拉铁摩尔:论中国历史上的边疆问题177
九、拉铁摩尔:论长城边疆地域的构成187
十、拉铁摩尔:论十九、二十世纪东北的民族问题与国际关系190
十一、拉铁摩尔:论中国近代史上的边疆问题195
十二、拉铁摩尔:论所谓“次等帝国主义”对边疆的扩张196
十三、拉铁摩尔:论西藏问题196
十四、拉铁摩尔:论新疆问题198
第五章 对外关系201
一、费正清:论中外关系——从朝贡制度到条约制度203
二、费正清:论美国的传统对华政策210
三、克莱德:论中国与近邻国家的关系228
四、克莱德:论传统的中国与外国的关系229
五、拉铁摩尔:论早期的中英关系230
六、拉铁摩尔:论新疆的历史与中苏关系231
七、兴登:论中国的朝贡制度232
八、伯斯:论中外关系233
九、伯斯:论十九世纪的中英关系235
十、伯斯:论美国在华的金圆外交237
十一、伯斯:论中苏关系240
十二、佛莱特曼:论1931年前中英关系的历史发展242
十三、约瑟夫:论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国家的侵略与中国的发展249
十四、胡特生:论中苏关系251
十六、矢野仁一:论西方国家对亚洲的侵略与中日关系256
十五、克劳斯:论中外关系258
十七、稻叶君山:论上海租界与革新思想266
十八、内藤湖南:论国际共管267
十九、诺斯:论西方势力冲击下的中国及其与外国的关系268
第六章 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和特点281
一、马士:论近代中国的历史及其分期282
二、马士:论中国历史上的异族统治285
三、马士:论中国对外关系历史的分期286
四、赖德烈:论中国历史是皇朝循环的历史287
五、赖德烈:总论近代中国的历史288
六、赖德烈:论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291
七、宓亨利:论清朝的兴起与衰亡292
八、费正清:总论近代中国的历史294
九、费正清:论异族统治与皇朝循环296
十、拉铁摩尔:论中国历史的循环315
十一、拉铁摩尔:再论中国历史的循环316
十二、兴登:论中国历史的循环323
十三、伯斯:论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325
十四、爱斯嘉拉:论中国历史的循环327
十五、费子智:论清朝的历史和它衰亡之原因328
十六、内藤湖南:论中国近代史的内容334
十七、安部健夫:论清朝历史分期问题339
十八、田村实造:论中国社会的落后性与征服王朝358
十九、田村实造:论北亚细亚征服王朝的发展及其近代化364
二十、田村实造:论北亚细亚历史世界的形成367
二十一、矢野仁一:论近代中国史的概念——兼及历史分期问题368
第七章 鸦片战争379
一、卫三畏:论鸦片战争的原因381
二、卫三畏:论鸦片战争的性质382
三、马士:论鸦片战争的原因388
四、丹涅特:论鸦片战争389
五、丹涅特:论望厦条约390
六、赖德烈:论鸦片战争392
七、赖德烈:再论鸦片战争393
八、宓亨利:论鸦片战争的原因397
九、宓亨利:论鸦片战争397
十、宓亨利:论鸦片战争与中美望厦条约399
十一、费正清:论鸦片战争405
十二、费纳克:论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406
十三、克莱德:论鸦片战争410
十四、伯斯:论鸦片战争411
十五、兴登:论鸦片战争417
十六、翟理斯:论鸦片战争421
十七、道格拉斯:论鸦片战争的原因424
十八、道格拉斯:论鸦片战争427
十九、道格拉斯:论南京条约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428
二十、庄延龄:论第一次鸦片战争429
二十一、庄延龄:再论第一次鸦片战争430
二十二、怀德:论鸦片战争431
二十三、约瑟夫:论鸦片战争433
二十四、约瑟夫:论南京条约434
二十五、胡特生:论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435
二十六、费子智:论鸦片战争的原因437
二十七、魏尔特:论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439
二十八、高第:论鸦片战争448
二十九、马伯乐:论鸦片战争452
三十一、洼田文三:论鸦片战争457
三十、稻叶君山:论鸦片战争的原因457
三十二、矢野仁一:论南京条约及其后果458
三十三、小竹文夫:论鸦片战争465
三十四、植田捷雄:论鸦片战争的原因467
三十五、和田清:论鸦片战争470
三十六、田村实造:论鸦片战争的原因472
三十七、铃木俊:论鸦片战争473
三十八、慕尔:论鸦片战争475
三十九、薛纽伯:论鸦片战争477
四十、比伦:论鸦片战争478
四十一、海思:论鸦片战争479
四十二、狄更生:论鸦片战争480
第八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481
一、卫三畏:论广州人民反对英人入城482
二、卫三畏: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484
三、卫三畏: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493
四、马士:论第二次鸦片战争495
五、马士:论英法联军和北京条约的结果497
六、赖德烈:论第二次鸦片战争498
七、赖德烈:再论第二次鸦片战争499
八、费正清: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501
九、费正清:论第二次鸦片战争502
十、伯斯:论第二次鸦片战争504
十一、翟理斯:论第二次鸦片战争508
十二、道格拉斯:论所谓入城问题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509
十三、道格拉斯:论“亚罗”号事件512
十四、道格拉斯:论第二次鸦片战争513
十五、庄延龄:论第二次鸦片战争514
十六、慕尔:论第二次鸦片战争516
十七、怀德:论第二次鸦片战争517
十八、胡特生:论第二次鸦片战争517
十九、伯尔考维茨:论1858年的天津条约519
二十、高第: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520
二十一、洼田文三:论“亚罗”号事件523
二十二、高桑驹吉:论第二次鸦片战争526
二十三、矢野仁一:论所谓广州入城问题527
二十四、矢野仁一:论“亚罗”号事体与第二次鸦片战争532
二十五、矢野仁一:论马神甫事件与英法联军537
二十六、小竹文夫:论第二次鸦片战争539
二十七、佐野袈裟美:论“亚罗”号事件540
二十八、和田清:论“亚罗”号事件与第二次鸦片战争545
二十九、铃木俊:论第二次鸦片战争546
三十、宫崎市定:论英法联军与北京条约546
第九章 太平天国549
一、马士:论太平天国及其与外国的关系551
二、丹涅特:论太平天国554
三、赖德烈:论太平天国557
四、赖德烈:论太平天国的失败559
五、费正清: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561
六、费正清:论太平天国的兴起561
七、费正清:论太平天国的失败562
八、克莱德:论太平天国的起因564
九、费纳克: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565
十、费纳克: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568
十一、兴登:论太平天国569
十二、费子智:论太平天国革命570
十三、胡特生:论太平天国的性质581
十四、傅吾康:论太平天国兴起和灭亡之原因582
十五、高第:论太平天国的性质及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586
十六、稻叶君山:论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593
十七、稻叶君山:论太平天国594
十八、白柳秀湖: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595
十九、增井经夫:论太平天国的性质597
二十、增井经夫:论太平天国的兴起599
二十一、增井经夫: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602
二十二、小竹文夫:论太平天国603
二十三、和田清:论太平天国605
二十四、矢野仁一:论太平天国的性质607
二十五、宫崎市定:论太平天国的兴起611
第十章 中法战争613
一、马士:论中法战争的原因614
二、马士:论中法战争615
三、丹涅特:论中法战争621
四、道格拉斯:论中法战争的由来623
五、胡特生:论中法战争628
六、高第:论中法战争以前的中外关系629
七、高第:论中法战争的背景630
八、马伯乐:论中法战争632
九、比伦:论中法战争646
十、矢野仁一:论安南事件与中法战争647
十一、和田清:论中法战争649
第十一章 甲午战争651
一、马士:论甲午战争的由来653
二、马士地:论甲午战争660
三、卫斐列:论甲午战争的起因663
四、赖德烈:论甲午战争的原因665
五、赖德烈:论甲午战争666
六、克荣德:论甲午战争的背景668
七、庄延龄:论甲午战争的原因669
八、庄延龄:论甲午战争669
九、慕尔:论甲午战争671
十、胡特生:论甲午战争672
十一、琼斯:论甲午战争675
十二、约瑟夫:论甲午战争的原因676
十三、马伯乐:论甲午战争的原因679
十四、佐野袈裟美:论甲午战争的原因681
十五、矢野仁一:论甲午战争的原因684
十六、矢野仁一:论甲午战争685
十七、和田清:论甲午战争687
十八、宫崎市定:论甲午战争689
十九、田村实造:论甲午战争692
热门推荐
- 1141281.html
- 194054.html
- 3582067.html
- 566502.html
- 1562432.html
- 3876385.html
- 1153714.html
- 3608233.html
- 3497282.html
- 1702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4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7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57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2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6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8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5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