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运动治疗学 理论基础与实作技巧 第5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CarolynKisner,LynnAllenColby原著;徐中盈,简盟明,陈韵茹等译 著
- 出版社: 合记书局
- ISBN:986126576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928页
- 文件大小:816MB
- 文件页数:9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运动治疗学 理论基础与实作技巧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Ⅰ一般概念1
1运动治疗:基础概念1
运动治疗:对身体功能的影响2
运动治疗的定义2
身体功能的各层面:关键术语定义2
运动治疗介入的种类3
运动安全3
伤残的过程与模式4
失能过程4
失能模式4
失能模式和分类于物理治疗的应用5
病人管理及临床决策:一种互动关系11
临床决策11
基于证据的应用11
一个病人管理模式12
有效地运动和特定任务指导的战略24
运动指示的筹备24
运动学习的观念:一个运动及特定任务指导的基础24
运动坚持度31
独立学习活动33
2疾病预防、健康与安康37
物理治疗在人民健康之角色37
鉴别风险因素38
确认改变之意愿38
计画的制定和实施40
案例:运动与骨质疏松症40
关于发展疾病预防、健康、与安康课程的其他考虑41
独立学习活动42
Ⅱ运动与技术应用科学43
3关节活动度43
各类关节活动度运动44
关节活动度指征与和目标44
被动关节活动度44
主动与主动—辅助性关节活动度44
关节活动度运动之局限性45
被动运动之局限性45
主动关节活动度之局限性45
关节活动度运动的谨慎注意事项与禁忌征候45
应用关节活动度技巧的原则和程序45
检查,评估和治疗计画45
病患的准备46
技巧之应用46
被动关节活动度之应用46
主动关节活动度之应用46
关节活动度技术46
上肢47
下肢52
颈椎55
腰椎55
结合运动模式56
自助式关节活动度56
自我协助57
棒(T杠)运动59
爬墙运动60
过肩滑轮60
滑板/粉板61
交替式运动仪器61
持续被动运动61
连续关节被动运动仪之益处61
连续关节被动运动仪的一般性指引62
以功能动作模式获得关节活动度62
独立学习活动63
4活动性机能损伤之牵拉65
相关于活动性与牵拉的术语与定义66
弹性66
活动不足66
挛缩66
挛缩的种类67
增加软组织活动性的介入措施68
选择性牵拉69
过度牵拉和过度松弛69
软组织的特性,对固定和牵拉的反应69
收缩性组织之机械力学特性70
收缩性组织之神经电生理学特性72
非收缩性软组织机械力学特性73
牵拉介入法之决定因素,种类及影响77
排列与稳定化77
牵拉强度79
牵拉时间79
牵拉速度81
牵拉频率81
牵拉模式82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诱发牵拉技巧85
整合功能于牵拉技巧中87
牵拉介入法应用之程序准则88
病患之检查与评估88
牵拉准备工作89
徒手牵拉程序之应用89
牵拉后90
牵拉之注意重点90
一般注意重点90
市面上之弹性治疗计画的特殊注意重点91
牵拉介入法之辅助治疗92
放松训练92
热敷92
按摩93
生物回馈93
关节牵引或振荡93
解剖学动作平面之徒手牵拉技巧94
上肢牵引94
下肢牵引99
独立学习活动104
5周边关节松动技巧109
名词定义110
松动技巧/徒手操作术110
自我松动技巧(自行松动术)110
合并动作之松动技巧110
生理性动作110
附属动作110
推进110
麻醉下徒手操作术110
肌肉能量110
关节动作的基本观念:关节运动学110
关节形状110
动作种类111
被动成角牵拉相对关节滑动牵拉113
影响关节的其他附属动作113
关节动作的效应114
关节松动技巧的适应症114
疼痛、肌肉防御性收缩及痉挛性紧缩114
可逆之关节活动不足114
姿势性错位/半脱位114
关节进阶性受限114
功能性固定114
关节松动技巧的限制115
禁忌症及应谨慎处理状况115
关节过度松弛115
关节渗出115
发炎115
牵拉时须特别谨慎处理的状况115
施行被动关节活动技巧的程序116
检查及评估116
动作的分级或剂量116
摆位及固定117
治疗力道及动作方向118
治疗的启始及进展119
动作的速度、节奏及时间长度119
病患的反应119
整体计画119
合并动作之松动技巧:施行原则120
临床执行MWM的原则120
以疼痛程度为原则120
技巧120
理论架构121
周边关节松动技巧121
肩带复合体121
肘关节及前臂复合体127
腕关节复合体131
手部及手指关节133
髋关节135
膝关节及下肢137
踝关节及足部关节141
独立学习活动145
6肌肉动作执行机能损伤的阻力运动147
肌肉动作执行及阻力运动一定义与执行原148
肌力149
肌爆发力149
肌耐力149
过度负荷原则150
SAID原则150
可逆原则150
因应阻力运动产生的骨骼肌功能及适应151
影响正常骨骼肌产生张力的因素151
因应阻力运动产生的生理适应157
阻力运动的决定因素159
排列及稳定160
强度161
量162
运动顺序163
频率163
时间163
休息间隔(恢复期)164
运动形式164
运动速度165
分期166
功能整合166
阻力运动种类167
徒手及机械阻力运动167
等长运动(静态运动)168
动态运动—向心与离心170
动态运动—固定及改变阻力172
等速肌力运动172
开放链及闭锁链运动174
阻力训练的一般原则180
检查与评估180
阻力运动的准备181
阻力运动的施行181
阻力运动的谨慎注意事项182
憋气182
代偿性动作183
过度训练与过度运动183
运动诱发肌肉酸痛184
病理性骨折185
阻力运动的禁忌症185
疼痛186
发炎186
严重的心肺疾病186
徒手阻力运动186
定义及施行186
原则与特殊考量187
技巧—整体背景188
上肢188
下肢192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诱发技巧—原则与技巧195
对角线模式196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诱发技巧模式的基本程序196
上肢的对角线模式197
下肢的对角线模式200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诱发技巧的特殊技巧202
机械性阻力运动203
使用于复健204
使用于体能锻链计画204
儿童及老年人的特殊考量204
选择性阻力训练方式206
进阶性阻力运动206
循环式重量训练207
肌力强化训练—牵拉—缩短技巧208
等速肌力训练方式210
阻力训练的器具212
独立重物及简单重力滑轮系统213
阻力变化仪215
弹性阻力带及管216
闭锁链训练仪器219
交替性运动仪器220
动态稳定训练仪器221
等速肌力测试及训练仪器222
独立学习活动223
7有氧运动原则231
主要名词及观念232
适能232
最大耗氧量232
耐力232
有氧训练(锻链)232
适应232
心肌耗氧量232
体能变差233
能源系统、能量消耗,及效率234
功能意义234
能量消耗效率234
有氧运动的生理反应235
运动的心血管反应235
运动的呼吸反应235
提供肌肉额外氧气的反应236
测试作为运动计画的基础236
健康受测者体适能测试236
恢复期病患及高风险个体的压力测试236
多阶段测试237
运动计画的决定因子237
强度237
时间239
频率239
形式239
可逆原则240
运动计画240
热身期240
有氧运动期240
缓和期241
实施241
训练产生之生理改变241
心脏血管变化241
呼吸改变242
新陈代谢改变242
其他系统的改变243
冠状动脉疾患的有氧体能锻链计画之施行原则243
住院期(第一期)243
门诊期(第二期)243
门诊计画(第三期)244
特殊考量244
适应性变化244
体能衰弱个体及慢性疾患有氧训练的实施245
失能、功能限制及体能变差的适应245
机能损伤、目标及照顾计画245
年龄差异246
儿童246
青年247
成人248
独立学习活动248
8平衡缺损之运动251
背景与观念251
平衡:重要名词及定义251
平衡控制252
感觉系统与平衡控制253
对于平衡控制的动作策略254
不同状况下的平衡控制256
平衡缺损258
感觉输入的缺损258
感觉动作整合259
生物力学与动作输出缺损259
老化形成的缺失259
药物造成的缺失260
平衡缺损的处置260
缺损平衡的检查与评估260
平衡训练261
健康与环境因素265
实证平衡运动计画265
太极用于平衡训练266
独立学习活动269
9水疗273
水中运动的背景和原则273
水中运动的定义273
水中运动的目标和适应症274
水中运动的谨慎注意事项和禁忌274
谨慎注意事项274
禁忌274
水的性能274
水的物理性274
流体力学275
热力学275
浮力中心276
水的温度和运动治疗276
温度调节276
流动性和功能控制性运动276
有氧调理277
水中运动的特种设备277
颈圈、环、带及背心277
游泳棒278
手套,手划板和Hydro-tone?278
蛙鞋和Hydro-tone?靴278
浮板278
水生环境运动干预279
牵拉运动279
徒徒手牵拉技术279
以水中运动设备自我牵拉282
强化运动283
徒手阻力运动283
独立强化运动287
有氧调理290
治疗介入290
深水走/跑的生理反应290
深水跑步的适当形式290
监测运动状况291
设备选择291
独立学习活动291
Ⅲ介入原则(Principles of Intervention)295
10软组织损伤、修复与处理295
软组织损伤295
以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为例295
因创伤或病理原因造成之临床症状296
组织损伤的严重度297
组织受刺激情形:发炎分期及修复297
急性期的处置298
组织的反应:发炎298
处理原则:保护阶段298
亚急性期的处置300
组织的反应:修复与愈合300
处理原则:动作限制阶段300
慢性期的处置302
组织反应:成熟与重塑302
处理原则:恢复功能阶段303
累积性创伤:慢性复发疼痛305
组织反应:慢性发炎305
导致延长或复发疼痛的慢性发炎病因305
促成因素305
处理原则:慢性发炎306
独立学习活动307
11关节、结缔组织、骨骼疾病和其管理309
关节炎—关节病309
临床症状和表征309
风湿性关节炎310
骨关节炎—退化性关节疾病314
纤维肌痛与筋膜疼痛症候群316
纤维肌痛316
筋膜疼痛症候群318
骨质疏松症318
风险因素318
骨质疏松症之预防319
运动建议320
运动注意事项与禁忌320
骨折—受伤后的固定320
风险因素322
骨折后骨愈合322
处理原则—固定期323
制动后期323
独立学习活动325
12手术介入及术后处理329
手术介入之适应症329
术前和术后处理原则329
术前处理的考量330
术后处理的考量331
潜在的术后并发症334
一般骨科手术和术后处理概述335
手术的方法—开放式、关节镜、关节镜辅助程序335
组织移植的使用336
软组织修复、复位、重建、固定,或转移336
软组织放松、延长,或减压339
关节手术339
关节外骨骼手术343
独立学习活动345
13周边神经疾病及处理349
周边神经构造回顾350
神经构造350
神经系统活动性特征350
常见周边神经受伤处351
神经功能损伤363
神经受伤与恢复363
神经受伤的机制363
神经受伤的分类364
神经受伤的恢复365
处理须知—神经受伤恢复365
神经张力性疾病366
神经活动性损伤的症状与表征367
症状的导因367
处理的原则367
上肢神经的测试及松动技巧367
下肢神经的测试及松动技巧368
预防370
神经功能损伤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诊断370
胸廓出口症候群370
相关诊断370
症状形成之病因371
受压迫的部位及症状激发测试371
胸廓出口征候群(TOS)常见机能损伤372
常见功能限制/失能372
胸廓出口征候群之非手术性处理373
腕隧道症候群373
症状形成之病因374
症状激发测试374
常见机能损伤374
常见功能限制/失能375
腕隧道征候群(CTS)非手术性处理375
手术介入及术后处理376
Guyon氏隧道受压377
症状形成之病因377
症状激发测试377
常见机能损伤377
常见功能限制/失能377
非手术性处理378
手术放松及术后处理378
复杂局部性疼痛症状:反射性交感神经失养症及灼状神经痛378
相关的诊断及症状378
病因及症状378
第一类型复杂局部性疼痛症状(RSD)的三个阶段378
常见机能损伤379
处理379
独立学习活动381
Ⅳ 身体区域的运动介入383
14脊椎及姿势:构造、功能、姿势损伤及处理须知383
姿势及生物力学影响384
排列384
脊椎的曲线384
姿势排列384
稳定度385
脊椎的姿势稳定度385
肢体动作对脊椎稳定度的影响392
呼吸对于姿势及稳定度的影响392
姿势机能损伤393
疼痛的病因学393
机械应力的效应393
躯干肌肉姿势性支持机能损伤的效应393
肌耐力损伤的效应394
姿势损伤相关的疼痛症状394
常见错误姿势:特征及机能损伤394
骨盆及腰椎区域394
颈椎及胸椎区域395
额状面上下肢不对称的异常397
姿势机能损伤的处理398
一般处理须知398
姿势排列:本体感觉及控制398
关节,肌肉及结缔组织活动性损伤400
肌肉表现损伤400
身体力学401
激发压力的姿势及活动:缓解及预防401
压力处理/放松401
健康运动习惯402
压力性头痛/颈痛403
原因403
症状表征403
一般处理须知403
独立学习活动404
15脊椎:机能损伤、诊断及处理原则407
脊椎构造及功能回顾408
脊椎的功能组成408
脊柱的动作408
椎间盘的构造及功能409
椎间孔409
非收缩性构造:对动作及稳定度的影响410
神经肌肉功能:动态稳定410
脊椎病变及脊椎功能机能损伤410
椎间盘病变410
椎间盘受伤及退化410
椎间盘病变及相关状况412
椎间盘受损及液体留滞的症状表征412
椎间盘及小面关节的病变力学关系414
三关节复合体414
相关病变414
椎骨关节突(小面)关节病变415
小面关节的特征415
常见小面关节诊断及机能损伤415
肌肉及软组织受伤病变:拉伤、撕裂伤与挫伤416
外伤的一般症状416
腰部拉伤常见部位416
颈椎拉伤常见部位416
姿势性拉伤416
情绪压力417
功能限制/失能417
脊椎不稳定的病理力学417
正中区域417
不稳定417
基于机能损伤的处理原则418
脊椎处理原则418
检查与评估418
处理急性脊椎问题的一般原则:保护期420
处理亚急性脊椎问题的一般原则:动作控制期421
处理慢性脊椎问题的一般原则:功能回复期423
处理原则—非承重原则424
急性症状处理424
进展424
处理原则—伸直原则424
处理原则424
介入的适应症、谨慎处理事项及禁忌症—伸直方式425
腰椎使用伸直方式的技巧425
处理颈椎椎间盘受损的技巧428
处理原则—屈曲原则429
处理原则429
介入的适应症、谨慎处理事项及禁忌症—屈曲方式429
使用屈曲方式的技巧429
处理原则—脊椎稳定430
确认临床性不稳定430
处理原则431
处理原则—松动431
处理—腰椎431
处理—颈椎432
处理原则—软组织受伤432
急性期的处理:保护期432
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组织愈合的处理:动作控制及回复功能期433
处理原则—颞骨下颌关节功能障碍433
症状表征433
症状的病因学433
处理原则434
独立学习活动435
16脊椎;运动介入439
运动方式的脊椎处理基本观念440
基本介入440
病患教育440
一般运动须知441
运动知觉的觉察441
活动性/柔软度441
肌肉表现441
心肺耐力441
功能活动442
运动知觉的觉察443
运动知觉训练的要素—主要技巧443
症状缓解姿势443
动作对于脊椎的效应443
运动知觉训练与脊椎稳定运动及基本身体力学443
进展到主动及习惯性姿势控制443
活动性及弹性444
颈椎及上胸椎区域—牵拉技巧444
增加胸椎伸直的技巧444
增加中轴伸直的技巧(颈椎后缩)—斜角肌牵拉445
增加上颈椎屈曲的技巧—短枕骨下肌牵拉445
增加肩胛及肱骨肌肉弹性的技巧446
牵引作为牵拉技巧446
其它增加活动性的技巧447
中及下胸椎及腰椎区域—牵拉技巧447
增加腰椎屈曲的技巧447
增加腰椎伸直的技巧448
增加脊椎侧向弹性的技巧448
增加髋关节肌肉弹性的技巧450
牵引作为牵拉技巧450
肌肉表现:稳定,肌耐力及肌力训练451
脊椎稳定训练—主要技巧及进展451
脊椎稳定训练须知451
深层稳定(核心)肌的活化及训练452
总体肌肉稳定运动456
等长肌肉收缩及动态运动465
颈椎区域的运动466
胸椎及腰椎区域的运动467
心肺耐力472
常见有氧运动及其对脊椎的效应472
脚踏车472
行走及跑步473
爬楼梯473
越野滑雪及滑雪机473
游泳473
上肢肌力训练仪473
阶梯有氧及有氧舞蹈473
「流行风潮」473
功能活动473
早期功能训练—主要技巧474
功能性活动的预备—基础运动技巧474
承重运动474
动作转换中的脊椎稳定运动476
身体力学及环境调整476
身体力学原则—教导与训练476
环境调整477
功能训练中度到进阶的运动技巧477
重复性抬举478
重复性伸手及物478
重复性推及拉478
旋转或转动478
转换动作478
训练的转移478
预防教育478
独立学习活动479
17肩关节及肩带481
肩带结构及功能482
肩带复合体的关节482
滑液关节482
功能性连接484
肩带功能486
肩胛肱骨节律486
肱骨动作中锁骨的上举及转动487
完全上举时肱骨的外转487
完全上举时肱骨的内转487
肩胛平面上的肱骨上举—肩胛面上举487
二头肌—短旋转肌袖及棘上肌机转487
转移痛及神经病症487
肩关节区域转移痛的一般来源487
肩带区域的神经病症487
肩关节病症及手术的处置488
关节活动度过低:非手术处置488
盂肱关节488
肩锁及胸锁关节493
盂肱关节手术及术后处置494
盂肱关节成形术494
肩关节固定术501
肩关节疼痛症候群(旋转肌袖疾病、夹挤症候群、肩关节不稳定):非手术处置502
症状相关的病理及病因502
一般机能损伤502
一般功能性限制/失能506
处置:肩关节疼痛症候群(没有脱臼)506
肩关节疼痛症候群:手术及术后处置508
肩峰下减压及术后处置508
旋转肌袖修复及术后处置511
肩关节脱臼:非手术处置518
伤害相关的病理及机转518
常见机能损伤519
常见功能性限制/失能519
向前脱臼的不切开复位术519
向后脱臼的不切开复位术521
肩关节不稳定:手术及术后处置521
盂肱关节稳定程序及术后处置521
肩锁及胸锁关节稳定程序及术后处置529
肩带运动介入529
急性及亚急性组织修复阶段的运动技巧529
早期盂肱关节动作531
早期肩胛动作531
早期肌肉神经控制531
增加柔软度及关节活动度的运动技巧531
自我牵张技巧531
特定肌肉的徒手及自我牵张运动533
发展及改善肌肉表现及功能性控制的运动536
等长运动536
稳定运动539
动态肌力训练运动—肩胛肌肉541
动态肌力训练运动—盂肱肌肉545
功能性活动549
独立学习活动550
18肘关节及前臂复合体557
肘关节及前臂的结构及功能558
肘关节及前臂558
肘关节特色及关节运动学558
前臂关节特色及关节运动学559
肘关节肌肉功能560
肘关节及前臂的主要动作560
至肘关节的腕关节肌肉及手部肌肉间的关系560
肘关节区域的转移痛及神经伤害560
肘关节区域转移痛的一般来源561
肘关节区域的神经病症561
肘关节及前臂症及手术的处置561
关节活动度过低:非手术处置562
症状相关的病理及病因562
一般机能损伤562
一般功能限制/失能562
关节活动度过低:处置—保护期562
关节活动度过低:处置—控制动作期562
关节活动度过低:处置—恢复功能期564
关节手术及术后处置564
桡骨头切除565
全肘关节成形术567
异位性骨化574
症状的病因574
处置574
过度使用症候群:重复性外伤症候群575
相关病变575
症状的病因575
一般机能损伤575
一般功能限制/失能575
过度使用症候群的非手术处置:保护期575
非手术处置:控制动作及恢复功能期576
肘关节及前臂的运动介入578
增加柔软度及关节活动度的运动技巧578
徒手、机械,以及自我牵张技巧578
自我牵张技巧—内外上髁的肌肉579
发展并增进肌肉表现及功能控制的运动580
等长运动580
动态肌力训练及耐力运动580
功能性运动583
独立学习活动585
19腕关节与手部589
腕关节与手部的构造与功能590
腕关节与手部的关节590
腕关节一特征与关节运动590
手部关节—特征与关节运动590
手部功能592
腕关节与手部的肌肉592
抓握与执握的模式593
腕关节与手部主要的神经受压迫与外伤594
腕关节的神经病症594
转移痛与感觉模式594
腕关节与手部的病症与手术处置594
关节活动不足:非手术处置594
常见的关节病变与相关的机能损伤594
关节病变常见的功能限制与失能596
关节活动不足:处置—保护期596
关节活动不足:处置—控制性活动与回复功能期597
关节手术与术后处置599
腕关节成形术600
掌指关节植入式关节成形术603
近端指间关节植入式关节成形术608
拇指腕掌关节成形术610
类风溼性关节炎造成之肌腱断裂:手术与术后处置613
重复性外伤症候群/过度使用症候群615
腱鞘炎,肌腱炎615
腕关节与手部外伤性机能损伤616
单纯扭伤:非手术处置616
手部屈肌肌腱撕裂:手术与术后处置616
手部伸肌肌腱撕裂:手术与术后处置625
腕关节与手部之运动介入631
肌肉肌腱活动之技巧631
肌腱—滑动与肌腱—阻挡运动631
肌腱黏连之疤痕组织松动术633
增加柔软度与关节活动度之运动技巧634
一般性牵张技巧634
内部肌与多关节肌之牵张技巧635
发展与增进肌肉表现、神经肌肉控制及动作协调性之运动636
腕关节与手部肌力训练技巧636
功能性活动638
独立学习活动638
20髋关节643
髋关节的构造与功能644
髋关节区域的解剖特性644
骨性构造644
髋关节的特性及关节运动学644
髋关节对于平衡及姿势控制的影响645
髋关节及骨盆的功能关系645
骨盆动作及肌肉功能645
髋关节区域的病理力学647
髋关节及步态648
步态中的髋关节肌肉功能648
肌肉骨骼机能损伤作用于步态上的效应648
转移痛及神经受伤648
易受伤或受包覆性压迫的主要神经648
髋关节及臀部区域常见转移痛来源648
髋关节疾病及手术处理649
关节活动不足:非手术处理649
症状的相关病理学及病因学649
常见机能损伤650
常见功能限制/失能650
处理:保护期650
处理:动作控制及回复功能期650
关节手术及术后处理652
全髋关节整形术652
髋关节半关节整形术652
髋关节骨折—手术及术后处理664
髋关节骨折—发生率及危险因子664
髋关节骨折的部位及种类664
髋关节骨折的开放式复位内固定665
髋关节疼痛症候群/过度使用症候群:非手术性处理671
症状的相关病理学及病因学671
常见机能损伤及功能限制/失能671
处理:保护期671
处理:动作控制期671
处理:恢复功能期672
髋关节区域的运动介入672
增加弹性及关节活动度的运动技巧672
牵拉动作范围受限的髋关节构造的技巧672
牵拉跨两关节肌肉动作幅度受限的技巧672
建立并改善肌肉表现及功能性控制的运动676
非承重性运动676
闭锁链承重运动678
功能训练681
独立学习活动682
21膝关节687
膝关节的构造与功能688
组成膝关节的各个关节688
胫骨股骨关节688
髌骨股骨关节689
髌骨的功能689
髌骨的排列689
髌骨股骨关节691
肌肉功能691
膝伸直肌的肌肉功能691
膝屈曲肌的肌肉功能692
膝关节的动态稳定692
膝关节与步态692
步态中膝关节的肌肉控制692
髋关节与踝关节的损伤692
转移痛与神经伤害693
膝关节易受伤害的主要神经693
转移痛的主要来源693
膝关节问题与手术的处理693
关节活动度过小:非手术性处理693
常见的关节病变与相关的损伤693
常见的功能性限制/失能695
关节活动度过小:处理—保护时期695
关节活动度过小:处理—控制的动作与恢复功能的时期695
关节手术与手术后之处理698
关节软骨缺损之修复698
滑囊切除术699
全膝关节整形术702
髌骨股骨功能不良:非手术处理方式711
髌骨股骨相关病变711
症状之病因学712
常见的损伤及功能限制/失能712
髌骨股骨症状:保护期的处理712
髌骨股骨症状:控制动作及恢复功能期的处理712
髌骨股骨以及伸直肌机转功能障碍:手术与手术后之处理715
外侧支持带放松术716
伸直机制近端重新调整术718
伸直肌机制的远端重新调整术721
韧带受伤:非手术处理722
受伤机制722
女性运动员的韧带损伤722
常见的缺损与功能限制/失能723
韧带损伤:非手术处理723
韧带受伤:手术和术后处理725
背景725
前十字韧带重建术726
后十字韧带重建术735
半月板损伤:非手术的处理方式737
受伤机制737
常见的损伤以及功能性的限制/失能737
处理方式738
半月软骨撕裂:手术及术后处理738
半月软骨修复738
部分半月软骨切除术742
膝关节运动的介入方式742
增加柔软度和活动度的运动技巧743
增进膝关节的伸直743
增进膝关节的屈曲743
进行并增进肌肉表现和功能控制的运动744
无承重的运动745
闭锁链运动748
模拟功能性活动的技巧750
独立学习的活动751
22踝关节及足部关节759
踝关节及足部的构造及功能760
构造间的关系及动作760
解剖特征760
足部及踝关节动作定义760
下肢、踝关节及足部关节特征及关节运动学761
踝关节及足部功能763
构造间的关系763
踝关节及足部的肌肉功能763
踝关节/足部复合关节及步态764
踝关节及足部关节行走时的功能764
踝关节及足部关节行走时的肌肉控制764
传导痛及神经受伤764
主要受压力及外伤的神经764
足部常见感觉区域765
足部及踝关节疾病及手术的处理765
关节过度松动:非手术性处理766
常见关节症状的病理学及病因766
常见机能损伤及功能限制/失能766
关节过度松动:处理—保护期767
关节过度松动:处理—动作控制及功能恢复期767
关节手术及术后处理769
全踝关节整形术770
踝关节及足部关节固定术773
过度使用(重复性外伤)症候群:非手术性处理776
症状的相关病理学及病因776
常见机能损伤及功能限制/失能776
过度使用症候群:处理—保护期777
过度使用症候群:处理—动作控制及功能恢复期777
韧带受伤:非手术性处理777
常见机能损伤及功能限制/失能777
处理:保护期778
处理:动作控制期778
处理:功能恢复期778
软组织外伤性受伤:手术及术后处理779
外侧韧带完全撕裂伤的修复779
阿基里斯腱断裂的修复782
踝关节及足部的运动介入786
增加柔软度及关节活动度的运动技巧786
踝关节区域的柔软度运动786
脚趾活动受限的柔软度运动788
足部蹠侧筋膜的牵拉788
发展并改善肌肉表现及功能控制的运动788
发展动态神经肌肉控制的活动788
开放练式肌力训练789
肌力,平衡及功能的承重运动790
独立学习活动792
Ⅴ 运动治疗学的特殊领域797
23妇女保健:产科和骨盆底797
概述妊娠、分娩和相关条件798
妊娠及分娩的特点798
妊娠798
分娩798
妊娠的解剖与生理变化800
妊娠期间的体重增加800
器官系统变的化800
姿态和平衡的变化801
骨盆底解剖、功能与功能障碍概况801
骨盆底肌肉801
分娩对骨盆底的影响802
骨盆底功能障碍分类803
障碍的危险因素803
骨盆底机能损伤介入804
妊娠诱发病理804
腹直肌分离804
姿势性腰痛805
骶髂/骨盆腔带疼痛806
静脉曲张806
关节松弛807
神经压迫征候群807
妊娠、分娩与相关状况之运动介入807
妊娠期间有氧运动的生理影响807
产妇对有氧运动的反应807
胎儿对产妇有氧运动的反应808
正常妊娠和产后的运动808
妊娠妇女子处理准则810
对健身运动的建议811
运动的谨慎注意事项和禁忌症811
重点强调和特定运动技术812
骨盆底认知、训练与强化814
分娩时使用之放松和呼吸运动815
妊娠期间不安全的姿势和运动816
产后的关键运动817
剖腹产分娩817
物理治疗师的重要性817
为剖腹产病患建议之活动818
高风险妊娠819
高风险状况819
高风险妊娠管理准则及谨慎注意事项820
独立学习活动821
24肢体血管疾病的处理825
动脉系统疾病825
动脉疾病种类825
周边动脉疾病的临床表现826
动脉血流充足量的检查与评估827
急性动脉阻塞的处理828
慢性动脉流量不足的处理829
慢性动脉不足病患分级运动的特殊考量830
静脉系统疾病831
静脉疾病种类831
静脉疾病临床表现831
静脉血流充足量的检查与评估832
深层静脉栓塞及静脉栓塞炎的预防833
深层静脉栓塞及静脉栓塞炎的处理833
慢性静脉流量不足及静脉瘤的处理833
淋巴系统疾病834
导致淋巴系统流量不足的状况835
淋巴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835
淋巴功能检查与评估836
淋巴水肿的预防836
淋巴水肿的处理836
乳癌相关之静脉系统功能障碍838
背景838
手术方式838
乳癌治疗相关的机能损伤及并发症839
乳癌手术后的处理原则840
处理淋巴水肿的运动842
背景原理842
处理淋巴水肿的运动原则组成内容842
淋巴引流运动原则843
淋巴引流的选择性运动:上肢及下肢的运动内容顺序843
独立学习活动847
25胸腔物理治疗851
复习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852
胸腔和胸壁:结构和功能852
呼吸肌852
通气机转853
呼吸道的解剖构造和功能854
肺和肋膜855
肺容积和容量856
检查呼吸运动和通气训练856
检查的要素857
松动胸腔的运动861
教导呼吸运动的原则861
横膈呼吸法862
局部呼吸法863
圆唇呼吸864
预防和缓解呼吸困难865
吐气末正压呼吸865
阻力式呼吸训练866
舌咽呼吸法866
松动胸腔的运动867
特定技巧867
咳嗽868
正常咳嗽唧筒868
降低咳嗽机转和咳嗽唧筒效率的因子868
教导有效的咳嗽868
诱发咳嗽和促进气道清洁的其他技巧869
抽痰:代替咳嗽870
姿位引流870
和姿位引流并用的徒手技巧870
姿位引流的姿势872
执行姿位引流的准则874
修正式姿位引流874
姿位引流的居家计画87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的物理治疗875
阻塞性肺疾病的种类875
胸腔系统的病理变化875
功能上的机能损伤和影响875
治疗原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76
限制型肺疾病病患的物理治疗876
限制型肺疾病的急性和慢性成因876
肺部系统的病理变化876
治疗原则:胸腔手术后的物理治疗876
独立学习活动880
附录883
注解889
索引897
热门推荐
- 3663233.html
- 25320.html
- 2916434.html
- 2077554.html
- 301728.html
- 3830090.html
- 2351200.html
- 2171940.html
- 2223004.html
- 3820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4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5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0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0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5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4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7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5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8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5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