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代大同镇边防体系研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明代大同镇边防体系研
  • 李海林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三晋出版社
  • ISBN:978754570736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边防-研究-大同市-明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代大同镇边防体系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明朝对蒙古之政策1

第一节 洪武、永乐时期“以攻为守”对蒙政策的形成1

一、洪武时期从“以守为主”到“以攻为守”的政策转变1

二、永乐时期从“以和求和”到“以战求和”对蒙政策的形成3

第二节 洪熙、宣德、正统时期“以守为主”的对蒙政策6

一、洪熙、宣德时期对蒙古之“中立”政策及其消极影响6

二、明蒙力量对比的转化与“以守为主”政策的继续7

第三节 景泰、天顺朝对蒙政策的重新制定及围绕“也先称汗”的争论9

一、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与对蒙政策的制定9

二、对“也先称汗”的争论11

第四节 成化至嘉靖时期蒙强明弱局势的形成与明朝被动消极的对蒙政策14

一、蒙古诸部定居河套及明朝的“搜套”之举14

二、以蒙古为主导的不平等“遣使封贡”政策16

三、“俺答崛起”与明朝边防的空前危机17

第五节 隆庆间俺答封贡的实现与明后期明蒙关系之转折20

一、把汉那吉归明与俺答封贡的实现20

二、“羁縻其外而修备于内”之对蒙政策21

第二章 大同镇防御体系(上)卫所、军堡的建置及边墙的修建24

第一节 卫所的建置24

一、洪武年间卫所的设置24

二、永乐年间卫所的迁徙、改隶28

三、仁宣以后卫所的设置31

四、明大同镇、州、县及卫“城”的修建33

第二节 军堡的建置37

一、永乐至正德时期重要军堡的建置37

二、嘉靖时期军堡的大量建置41

三、明朝晚期堡寨的创修与加固55

第三节 边墙的兴建与演变60

一、大边、二边的兴建61

二、景泰至天顺时期大边的弃守63

三、成化、弘治年间二边、大边的修建65

四、嘉靖年间边墙的修建及三边的形成70

五、万历时期筑台修边“以限华夷”74

第三章 大同镇防御体系(下)分路防守体系的形成及各路所辖卫所、军堡的调整79

第一节 分路防守体系的形成80

一、东、中、西三路80

二、北东路与北西路82

三、南路兼及井坪路84

四、威远路及新平路86

第二节 大同镇各路所辖卫所、军堡的调整88

一、东、中、西三路所辖卫所、军堡88

二、新平路、北路、北东、北西路、南路、威远路、井坪路所辖卫所、军堡97

第四章 大同镇指挥领导体系104

第一节 大同总兵镇守体制的确立及文臣对军镇事务之初涉104

一、大将临时防边与都指挥使常规守边104

二、代王镇守大同109

三、大同镇总兵官之初设及其地位111

四、文臣对军镇事务之初涉114

第二节 正统时期三堂指挥体系形成119

一、刑部尚书魏源整饬边务119

二、镇守太监的设置与权力120

三、巡抚对总兵权力的分割124

第三节 景泰、天顺时期指挥领导体系内部权力之嬗变127

一、总兵郭登镇守大同127

二、巡抚任宁地位低下128

三、景泰年间巡抚年富提督军务之始129

四、天顺时期巡抚的撤回及复置130

五、镇守太监复受重用131

第四节 成化至正德时期军政败坏与指挥体系削弱132

一、冒功贪赏成风132

二、“失机罪”对总兵作战的消极影响134

三、巡抚、总兵的勾结134

第五节 嘉靖时期宣大总督及大同总兵对边政的影响136

一、宣大总督对边镇的影响136

二、嘉靖时期大同总兵对边政的影响143

第六节 隆万时期指挥领导体系之加强146

一、提升总兵地位147

二、指挥领导体系人员的重新配备148

三、重新明确总兵与巡抚之责149

第五章 大同镇粮饷供应体系153

第一节 军屯153

一、洪永时期大同镇军屯在粮饷供应体系中居主导地位154

二、宣德以后军屯在粮饷供应体系中的地位156

第二节 民运162

一、洪武至宣德时期大同镇民运及其地位162

二、正统年间大同镇民运163

三、景泰、天顺年间大同镇的民运165

四、成化至正德时期民运折色银之弊端及纳本色的必要性167

五、嘉靖年间民运粮之额数及对本折色的调停规定168

六、万历年间民运粮之逋欠169

第三节 京运170

一、京运之开始171

二、对成化、弘治、正德时期大同镇京运银的考察172

三、对嘉靖年间大同镇京运银的考察174

四、对万历以后大同镇京运银的考察180

第四节 开中184

一、洪武至正统年间大同镇“开中”之概况184

二、存积、常股的划分及纳银开中的出现186

三、运司纳银188

四、对嘉隆时期大同镇“开中”盐的考察191

五、万历时期“开中”之概况197

结语202

参考文献206

后记2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