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佛家逻辑通析 图解因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佛家逻辑通析 图解因明学
  • 陈沛然,黎耀祖著 著
  • 出版社: 佛教慈慧服务中心
  • ISBN:962644097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佛家逻辑通析 图解因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简易入门篇:图解佛家因明逻辑3

第一章 基本观念3

第二章 因明论式的结构分析(上)主张的提出:宗支的分析5

第一节 定义:概念厘清5

第二节 成为正「宗」的条件:如何建立有效的主张?6

第三节 不能成为真正的宗:似宗非宗的谬误分析7

第三章 因明论式的结构分析(中)理据的建立:因支的分析8

第一节 因三相:成为因的三项条件8

第二节 因三相之作用:具备存在上的保证来进行逻辑性之推理11

第三节 不能证立主张的因:似因非因的谬误分析12

第四节 不成因:不能成为真正的因13

第五节 不定因:不一定能够成为真正的因14

第六节 相违因:主张与理据自相矛盾的因15

第四章 因明论式的结构分析(下)证据的支持:喻支的分析16

第一节 基本概念16

第二节 不能成为真正的例证:似喻非喻之谬误分析17

第三节 似同法喻:看似相同性质之例证之谬误分析17

第四节 似异法喻:看似不同性质之例证之谬误分析20

第五章 佛家的知识论(上):经验知识与推理知识23

第一节 基本概念:量23

第二节 知识论23

第三节 现量:经验知识的分析24

第四节 比量:推理知识的分析24

第五节 现量与比量之比较25

第六章 佛家的知识论(中):知识之如何可能?26

第一节 知识的获得:量果26

第二节 知识的保证:自证分27

第七章 佛家的知识论(下):知识之谬误论28

第一节 错误的经验知识:似现量28

第二节 错误的推理知识:似比量29

中篇 佛家逻辑通析33

第一章 概说逻辑与因明33

第一节 西方逻辑33

第二节 印度因明36

第三节 西方逻辑与佛家因明的比较41

第二章 因明论式的结构分析(上)主张的提出:宗支的分析44

第一节 宗支的结构分析44

第二节 成为正「宗」的条件:如何建立有效的主张?48

第三节 不能成为真正的宗:似宗非宗之谬误分析52

第三章 因明论式的结构分析(中)理据的建立:因支的分析57

第一节 因三相:成为因的三项条件57

第二节 因三相之作用:具备存在上的保证来进行逻辑性之推理63

第三节 总说因三相:从正反两面确立理据之必然性和实在性64

第四节 因三相与三段论66

第五节 小结:因三相的特色70

第六节 遍是宗法性的真正因70

第七节 九句因:如何找出真正的因?73

第八节 不能证立主张的因:似因非因的谬误分析76

第四章 因明论式的结构分析(下)证据的支持:喻支的分析104

第一节 喻的功能作用104

第二节 不能成为真正的例证:似喻非喻之谬误分析106

第三节 似同法喻:看似相同性质之例证之谬误分析107

第四节 似同法喻之解说109

第五节 似异法喻:看似不同性质之例证之谬误分析117

第六节 似异法喻之解说119

第五章 佛家的知识论(上):经验知识与推理知识129

第一节 基本概念:量129

第二节量:知识论129

第三节 现量:经验知识的分析130

第四节 比量:推理知识的分析133

第五节 现量与比量之比较136

第六章 佛家的知识论(中):知识之如何可能?137

第一节 知识的获得:量果137

第二节 知识的保证:自证分142

第七章 佛家的知识论(下):知识之谬误论145

第一节 错误的经验知识:似现量145

第二节 错误的推理知识:似比量149

第三节 揭示论证之谬误性:能破152

第四节 似是而非之破斥论证之有效性之谬误155

第八章 总论知识论157

第一节 知识的来源:现量与比量157

第二节 新知识是怎样得来的?157

第三节 科学知识159

第四节 逻辑的特色160

第五节 因明成就发现新知识162

下篇 佛教因明的发展165

第一章 因明产生的背景及历史任务165

第一节 古印度逻辑的雏型165

第二节 印度「正理」逻辑的建立166

第三节 佛教「因明」逻辑的兴起167

第二章:因明发展的历史171

第一节 因明在印度的发展171

第二节 因明在中国的发展184

附录191

一.《因明入正理论》原文&商羯罗主191

二.《因明入正理论》译注199

三.陈沛然学术论文及讲学实录227

四.黎耀祖学术论文及讲学实录230

参考书目233

鸣谢2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