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建民,鲁西奇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8263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0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19页
- 主题词:长江流域-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变迁-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了解之同情”与人地关系演变研究1
一、一种研究范式的分析:人地关系演变的“三阶段论”1
二、从“了解之同情”到“环境感知”7
三、“了解之同情”视野下人地关系的演变13
四、余论:理解与评判19
第二章 长江流域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4
一、环境史理论方法及综合研究24
二、长江流域环境史研究回顾36
(一)长江流域人地关系演变的阶段性40
(二)长江流域的气候演变41
(三)长江流域植被分布的演变45
(四)长江流域动物分布的演变47
(五)长江流域的水环境演变49
(六)长江流域人口分布与结构的演变55
(七)长江流域人类聚落环境的演变57
(八)长江流域人类疾病分布的演变60
(九)长江流域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互动关系的演变61
(十)长江流域的文明进程67
三、长江流域环境史研究的展望70
第三章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及其特点73
一、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过程75
二、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及其演变过程中诸要素分析96
三、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教训与启示109
第四章 长江中游地区距今10000—1800年间气候状况研究116
一、历史气候变迁研究概述116
二、距今10000—1800年间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变化124
(一)距今12500—9500年:冰期后升温期124
(二)距今9500—8500年:气候继续转暖,气温、降水量低于现今127
(三)距今8500—7500年:气候温暖湿润,但有冷锋活动,气温和降水量相当或略高于现今132
(四)距今7500—6500年:气候温暖湿润,气温、降水量俱高于今134
(五)距今6500—5500年:全新世气候最宜期137
(六)距今5500—4500年:气候温暖湿润143
(七)距今4500—3500年:气候由温暖湿润向温凉湿润转变147
(八)距今3500—2500年:气候变动频繁,先后经历了干冷—温湿—暖湿—凉湿—暖湿的变迁过程153
(九)距今2500—1800年:气候屡有变动,并于末期趋寒161
三、本章小结182
第五章 一千年来长江流域的水旱灾害与气候变化186
一、一千年来长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地域分布与年代际变化186
(一)长江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地域分布分析187
(二)历史水旱灾害的年代际变化190
二、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自然灾害的初步研究193
(一)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的气候变化193
(二)明清时期长江流域自然灾害分析195
(三)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气温、降水与气候变化关系分析208
第六章 散居与聚居:汉宋间长江中游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217
一、引言217
二、两汉时期:以规模较小的散村为主220
三、六朝时代:“巴夏居城郭,夷蛮居山谷”230
四、唐宋时期:聚落规模的扩大、聚居区域的扩展及其局限241
五、影响乡村聚落形态及其变化的诸因素262
第七章 寨堡:社会动荡中的环境与选择——以明清川陕楚交边山区为中心272
一、川陕楚交边山区寨堡概况273
二、嘉庆朝白莲教战争期间的寨堡281
三、民寨、官寨与“贼寨”301
(一)官军建堡用寨例301
(二)“贼寇”结寨、占据寨堡例306
(三)州县以寨堡为治所例309
四、制度、环境与川陕楚交边山区寨堡313
(一)寨、堡、洞是川陕楚交边山区民间自保御寇的必然选择313
(二)寨堡与川陕楚交边山区环境318
(三)历史传统及经验的重要影响332
第八章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的围垸:从“水利工程”到“水利共同体”348
一、引言348
二、围垸之修筑——以汉川县南湖垸为中心352
三、垸的规模:与江南地区的圩相比较364
四、关于垸与村落的关系379
五、作为赋役征纳地域单元的“垸”385
六、关于垸与里甲的关系398
(一)明初江汉平原诸州县黄册里甲编制之实态398
(二)明中期江汉平原大部分新垦垸田及垸民未入版籍403
(三)明后期的清田均役与垸田征科、垸民入籍411
(四)清前期的均平图赋与按田归垸415
七、庙宇与垸:作为社会地域单元的“垸”418
八、垸的意义:从“水利设施”到“水利共同体”433
第九章 明清时期赣南地区乡村聚落的宗族化与军事化——以乡村围寨为中心440
一、前言440
二、明清社会动荡与乡村围寨的兴起442
三、乡村围寨的构筑与乡族势力的发展449
四、乡村围寨与乡村聚落形态的变化456
五、余论460
第十章 土地革命前夕赣南乡村的聚落形态与社区关系462
一、聚落形态与空间格局462
(一)聚居聚落464
(二)散居聚落474
(三)杂居聚落483
二、社会认同的基本特征492
(一)方言及祖籍地的认同493
(二)户籍归属与认同497
(三)同姓归宗与祖先认同498
三、地方政治派系502
四、结语506
第十一章 都市环境史:18世纪汉口地区的黑山开发和风水论508
一、序论508
二、从风水角度看汉口的地理位置509
三、黑山的开发和风水论的提出513
四、汉口的都市问题和风水论518
五、结论525
主要参考文献527
后记598
热门推荐
- 768685.html
- 1590907.html
- 2702503.html
- 1329810.html
- 16267.html
- 980687.html
- 295790.html
- 2563333.html
- 2135395.html
- 2522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5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6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6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8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9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5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8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22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9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