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要略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文化要略 第3版
  • 程裕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978751351030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中华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要略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简论1

一、文化与中国文化1

二、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4

三、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9

四、中国文化的未来11

第二章 地理概况14

一、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15

二、中国历代疆域18

三、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19

四、现行省、市、自治区名称的由来22

第三章 历史发展30

一、中国文化的源头30

二、三皇五帝33

三、夏代文明39

四、商周社会41

五、春秋战国43

六、秦汉帝国44

七、魏晋南北朝46

八、隋唐五代48

九、宋元明清49

十、近代历史52

第四章 姓氏与名、字、号55

一、姓氏的产生与发展56

二、姓氏的主要来源57

三、古代的望族和大姓60

四、姓氏混杂与谱蝶62

五、全国姓氏数量64

六、中国人的名、字与号65

第五章 汉字69

一、汉字的产生69

二、现存最早的汉字71

三、石鼓文73

四、汉字的结构——六书74

五、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76

六、汉字的改革与汉字现代化78

第六章 学术思想80

一、孔孟之道80

二、老庄思想84

三、墨家学说86

四、法家学说87

五、汉代经学88

六、魏晋玄学89

七、宋明理学90

八、清代朴学93

第七章 宗教信仰96

一、多神信仰和三大崇拜97

(一)天地山川崇拜及祭祀98

(二)祖先崇拜及祭祀103

(三)君师圣贤崇拜及祭祀104

二、佛教108

(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108

(二)中国佛教的宗派112

(三)喇嘛教源流与达赖、班禅115

(四)反佛思想和灭佛斗争118

(五)佛教与中国文化122

(六)佛教文物和佛教胜迹125

三、道教129

(一)道教的产生与基本信仰129

(二)道教的发展与宗派132

(三)道教文化和道教胜迹136

四、伊斯兰教138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和教义138

(二)伊斯兰教的宗派斗争141

(三)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142

(四)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143

(五)现存伊斯兰教胜迹143

五、基督教145

(一)基督教的产生与分裂145

(二)基督教的教义和组织146

(三)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148

第八章 古代教育150

一、古代的学校教育151

二、明清时代的国子监155

三、书院的兴起与衰落157

四、古代的家庭教育162

五、清代的学塾教育164

第九章 科举制度166

一、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167

二、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169

三、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172

四、科举制的影响与功过175

第十章 典籍藏书179

一、经书181

二、史书及其类别184

三、类书和辞书188

四、方志191

五、官藏与私藏195

六、版本与善本199

七、图书分类200

第十一章 科技成就203

一、天文与历法204

二、农学209

三、算学211

四、医学212

五、地学215

六、四大发明216

第十二章 传统建筑221

一、古代城池223

二、宫殿建筑227

三、帝王陵寝231

四、万里长城和关隘236

五、古代桥梁241

六、古代园林与亭台楼阁244

(一)中国园林的种类和历史发展245

(二)中国国林艺术的特点247

(三)历史名园一瞥249

七、宗教祭祀建筑254

八、装饰性建筑259

九、衙署与会馆263

十、北京四合院与各地民居266

十一、古代大型水利工程269

第十三章 古典文学272

一、诗词作品及诗人273

二、散文及其作者280

三、辞赋及其作者284

四、戏剧及戏剧家287

五、小说及小说家290

第十四章 各类艺术294

一、书法艺术297

二、雕塑艺术302

三、戏曲艺术305

(一)戏曲的发展与种类305

(二)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308

四、绘画艺术310

(一)中国画的历史发展311

(二)中国画论的几个问题316

五、民族音乐艺术320

六、楹联艺术328

第十五章 精美器物336

一、玉器336

二、青铜器341

三、瓷器346

四、文房四宝351

第十六章 风俗习惯358

一、茶酒与烹调361

二、衣冠服饰371

三、婚俗与葬俗376

四、民族祥瑞动物383

五、名贵花木390

六、民族节日395

(一)春节395

(二)灯节397

(三)三月三398

(四)清明节399

(五)端午节400

(六)乞巧节401

(七)中秋节402

(八)重阳节403

(九)腊八节403

七、其他崇尚和禁忌404

(一)十二生肖404

(二)数字迷信406

(三)方向与颜色迷信410

(四)避讳之俗412

第十七章 中外文化交流415

一、海上仙山和徐福东渡416

二、海陆“丝绸之路”418

三、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420

四、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423

五、郑和下西洋424

六、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425

附录 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4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