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呼伦贝尔民族教育史略 上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呼伦贝尔民族教育史略 上编
  • 苏日嘎拉图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4415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呼伦贝尔民族教育史略 上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清朝时期呼伦贝尔盟少数民族教育3

第一章 呼盟地区有学校之前的少数民族教育形式3

第一节 清朝初期先后迁居呼盟地区的少数民族4

第二节 呼盟地区少数民族先民的家庭教育5

一、蒙古族的家庭教育5

二、达斡尔族的家庭教育6

三、鄂温克族的家庭教育7

四、鄂伦春族的家庭教育8

第三节 岭东地区派学童到江东就学9

第四节 呼盟地区的萨满教10

第五节 岭西地区喇嘛教的教育兴起11

第六节 呼盟地区的“家塾”和“塾师”14

一、牧区的拜师习俗14

二、新巴尔虎家塾15

三、塾师学童16

本章附录二则:18

一、墨尔根满官学18

二、黑龙江省各属宗教表19

第二章 呼盟地区私塾和官学的出现20

第一节 历史背景简介21

一、行政区划及变迁21

二、人口资料22

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22

第二节 南屯私塾22

第三节 海拉尔满汉文官学23

第四节 土房子学校25

第五节 旧学堂向新式学校过渡26

二、呼盟岭西地区的近代学校27

一、呼盟岭东地区的近代学校27

三、毗邻地区出现中等学校28

第六节 教学形式和条件29

一、先生29

二、教课29

三、课本30

四、文具30

五、牌位31

六、戒尺32

二、满蒙师范学堂33

一、文庙33

本章附录二则:33

中华民国时期呼伦贝尔盟少数民族教育37

第一章 辛亥革命以后的二十年间(1912—1931年)37

第一节 历史背景简介38

一、行政区划及变迁38

二、人口资料39

三、教育管理机构40

第二节 岭东地区少数民族学校教育42

一、偃武修文的歌谣42

三、公立学校43

二、私塾或私立学校43

第三节 岭西地区少数民族学校教育44

一、季节游牧学校45

二、呼伦贝尔蒙旗小学46

三、莫和尔图女子小学48

四、辉河地区鄂温克族学校48

五、新巴尔虎牧区的定居学校49

六、牧区各地教育调查50

一、呼伦贝尔蒙旗学校51

第四节 呼盟少数民族中等学校教育51

七、海拉尔地区回族学校51

二、呼伦贝尔蒙旗中校53

第五节 喇嘛教的教育55

一、牧区喇嘛教的兴盛55

二、锡尼河庙的世俗学童62

三、阿尔善的“喇嘛医校”63

第六节 赴外地中学和大学深造64

本章附录五则:67

一、岭西各旗教育行政委员会成员名单67

二、齐齐哈尔蒙旗中学68

三、黑龙江省私立蒙旗师范学校69

四、东北蒙旗师范学校简介及呼盟学生名单69

五、呼伦贝尔青年赴苏联、蒙古学习情况72

第二章 东北沦陷的十四年间(1932—1945年)83

第一节 历史背景简介84

一、行政区划及变迁84

二、人口资料87

三、教育行政管理机构92

第二节 呼盟地区少数民族初等教育92

一、岭东地区少数民族小学校92

二、岭西地区牧业各旗小学校96

三、鄂伦春族学校100

四、海拉尔市清真寺私立小学校101

五、海拉尔市朝鲜族小学101

第三节 呼盟地区少数民族中等教育101

一、兴安东省省立师道学校102

二、兴安东省省立国民高等学校104

三、兴安东省省立布西农业中学107

四、兴安东省卧牛河农业学校107

五、兴安东省省立女子国民高等学校108

七、兴安北省省立第一国民高等学校110

六、兴安东省私立音河农业职业中学110

八、兴安北省省立教师养成所113

九、兴安北省省立女子国民高等学校114

第四节 赴外地中学和高校深造115

一、赴王爷庙的中等学校就读116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116

三、少数民族留日学生117

第五节 殖民地奴化教育种种118

一、殖民地奴化教育方针118

二、泯灭民族意识的典礼119

三、把日语定为第二国语120

四、法西斯军事教育121

五、“勤劳俸仕”苦役121

六、日本教员凌驾于中国校长之上122

第六节 东北沦陷时期的喇嘛教及喇嘛学校122

一、喇嘛教及世俗学校122

二、兴安北省喇嘛学校124

第七节 反日学潮与抗日斗争126

一、校园里的反日情绪127

二、海拉尔第一国民高等学校的反日学潮127

三、抗日烈士金寿鹏129

四、投奔苏蒙革命的抗日烈士130

五、侵略者内部的分化现象132

本章附录三则:134

一、兴安北省各旗蒙古族小学校名及教师名单134

二、王爷庙几所中等学校简介139

三、达斡尔族留日学生名单(1945年以前)142

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的四年间(1945.10—1949.10)149

第一节 历史背景简介150

一、行政区划及变迁150

三、教育管理机构151

二、人口资料151

第二节 呼盟地区少数民族初等教育152

一、岭西地区少数民族小学152

二、岭东地区少数民族小学154

三、呼纳盟地区少数民族小学校统计156

第三节 呼盟地区少数民族中等学校教育157

一、岭西地区少数民族中等学校157

二、岭东地区少数民族中等学校159

三、呼纳盟地区少数民族中等学校统计161

第四节 呼盟地区少数民族高等院校163

一、呼伦贝尔高等学院164

二、内蒙古工业学院166

第五节 赴外地学习和出国深造168

一、少数民族青年赴外地学习168

二、少数民族青年出国深造169

本章附录二则:170

一、历史性的革命学校简介170

二、内蒙古自治政府关于教育的指示171

第一节 捐资助学175

一、荣禄175

第四章 呼盟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中的特有现象175

二、郭道甫178

三、额尔钦巴图180

四、金耀洲182

五、巴金保184

六、秀杰185

七、盟档案馆满文档案目录简介186

第二节 学习和掌握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字186

第三节 呼盟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历史之最190

第四节 呼盟教育界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简介192

一、现呼盟境内有学校之前的教育形式211

二、现呼盟境内私塾和官学的出现211

呼伦贝尔民族教育史略(上编)大事记211

清朝时期呼盟地区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大事记211

中华民国时期呼盟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大事记212

一、辛亥革命以后的二十年间212

二、东北沦陷后的十四年间214

三、人民解放战争的四年间216

主要参考书目219

清朝及民国时期公元年代对照表223

编后记2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