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路理论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电路理论基础
  • 王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5697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电路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路理论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路分析导论1

1.1 引言1

1.2 电路模型和集中参数假设1

1.3 电路的基本变量和关联参考方向4

1.4 功率和能量——电路的复合变量6

1.5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与电荷守恒公理8

1.6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与能量守恒公理10

1.7 特勒根定理12

1.8 总结与思考15

1.8.1 总结15

1.8.2 思考16

习题116

第2章 电路元件与电路分类19

2.1 二端电路元件的数学抽象及描述19

2.1.1 二端电阻19

2.1.2 二端电容25

2.1.3 二端电感30

2.1.4 二端忆阻元件33

2.2 独立电源34

2.3 基本信号39

2.3.1 复指数信号39

2.3.2 单位阶跃信号40

2.3.3 单位斜坡信号42

2.3.4 单位冲击信号42

2.4 多端电路元件的数学抽象及其描述45

2.4.1 多端电阻46

2.4.2 多端电感60

2.4.3 多端电容62

2.5 电路元件的基本组与器件造型的概念63

2.6 电路分类63

2.7 总结与思考64

2.7.1 总结64

2.7.2 思考67

习题268

第3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76

3.1 支路电流法76

3.2 节点分析法79

3.3 网孔电流法88

3.4 总结与思考95

3.4.1 总结96

3.4.2 思考99

习题399

第4章 电路定理105

4.1 叠加定理105

4.2 替代定理109

4.3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111

4.3.1 戴维南定理111

4.3.2 诺顿定理113

4.3.3 定理使用的技巧114

4.4 互易定理121

4.5 对偶原理124

4.6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26

4.7 总结与思考127

4.7.1 总结127

4.7.2 思考129

习题4129

第5章 电路的时域分析134

5.1 一阶电路分析134

5.1.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34

5.1.2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41

5.1.3 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145

5.1.4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148

5.2 一般电路系统I/O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151

5.2.1 电路系统I/O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151

5.2.2 初始条件的确定155

5.2.3 电路系统微分方程的求解161

5.3 冲击响应和阶跃响应168

5.4 卷积与零状态响应174

5.4.1 卷积的定理174

5.4.2 卷积的几何解释177

5.4.3 卷积的性质179

5.5 卷积积分应用183

5.6 总结与思考186

5.6.1 总结186

5.6.2 思考187

习题5188

第6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195

6.1 正弦稳态分析基础195

6.1.1 正弦信号的基本概念195

6.1.2 线性时不变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和正弦量的相量196

6.1.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199

6.2 阻抗、导纳和相量模型201

6.2.1 二端电路元件VCR的相量形式201

6.2.2 多端电路元件VCR的相量形式205

6.2.3 阻抗和导纳206

6.3 相量分析法211

6.3.1 等效变换分析法211

6.3.2 相代数方程描述电路法212

6.4 正弦电路的功率217

6.4.1 二端网络的功率217

6.4.2 正弦稳态的最大功率传输条件222

6.5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电路的稳态分析224

6.5.1 电子技术中的非正弦周期信号224

6.5.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正弦稳态响应226

6.5.3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功率227

6.6 谐振电路228

6.6.1 串联谐振电路229

6.6.2 并联谐振电路233

6.6.3 耦合谐振电路235

6.7 总结与思考238

6.7.1 总结238

6.7.2 思考240

习题6241

第7章 三相电路246

7.1 三相交流电路246

7.1.1 三相电源246

7.1.2 三相电源的连接247

7.1.3 三相负载的连接249

7.1.4 三相电路249

7.2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249

7.3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测量252

7.3.1 有功功率(平均功率)P252

7.3.2 无功功率Q253

7.3.3 视在功率S253

7.3.4 瞬时功率p253

7.3.5 测量方法254

7.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257

7.5 总结与思考259

7.5.1 总结259

7.5.2 思考261

习题7261

第8章 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方法264

8.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264

8.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265

8.3 拉普拉斯反变换269

8.4 复频域电路分析方法272

8.4.1 基本电路元件的复频域模型272

8.4.2 复频域电路分析方法275

8.5 网络函数的定义278

8.6 网络函数的零点和极点280

8.7 网络函数的瞬态响应282

8.7.1 极点与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282

8.7.2 零、极点与冲击响应284

8.8 网络的正弦稳态响应286

8.9 网络的稳定性分析290

8.10 总结与思考294

8.10.1 总结294

8.10.2 思考295

习题8296

第9章 双口网络300

9.1 双口网络的参数300

9.1.1 短路导纳参数(y参数)300

9.1.2 开路阻抗参数(z参数)302

9.1.3 混合参数304

9.1.4 传输参数306

9.1.5 双口网络参数之间的关系308

9.2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314

9.3 双口网络的相互连接316

9.3.1 双口网络的串联317

9.3.2 双口网络的并联318

9.3.3 双口网络的级联319

9.3.4 双口网络的混联320

9.4 双口网络有效连接的判别和实现321

9.5 双口网络的黑箱分析法323

9.6 总结与思考325

9.6.1 总结325

9.6.2 思考326

习题9326

第10章 图论及LTI电路系统的矩阵分析法332

10.1 图论基础332

10.1.1 图333

10.1.2 回路334

10.1.3 树334

10.1.4 割集335

10.1.5 基本回路与基本割集336

10.2 电路系统的图矩阵表示336

10.2.1 关联矩阵336

10.2.2 基本割集矩阵339

10.2.3 基本回路矩阵340

10.2.4 图矩阵间的关系343

10.2.5 支路变量之间的基本关系343

10.3 支路电压电流关系——VCR方程345

10.4 节点分析法和基本割集分析法349

10.4.1 节点分析法349

10.4.2 基本割集分析法354

10.5 网孔分析法和基本回路分析法357

10.6 改进节点分析法361

10.7 总结与思考365

10.7.1 总结365

10.7.2 思考368

习题10369

第11章 滤波器设计374

11.1 滤波器设计基础374

11.1.1 滤波器的定义和分类374

11.1.2 频率和阻抗的归一化376

11.1.3 滤波器的幅频特性设计377

11.2 有源RC滤波器的设计方法389

11.2.1 有源RC滤波器的元件389

11.2.2 有源滤波器的级联实现389

11.2.3 典型二阶有源滤波器设计391

11.3 有源RC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396

11.3.1 低通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396

11.3.2 高通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399

11.4 总结与思考401

11.4.1 总结401

11.4.2 思考402

习题11402

第12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404

12.1 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404

12.1.1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简介404

12.1.2 SPICE简介405

12.2 Multisim2001软件基础406

12.2.1 Multisim2001简介406

12.2.2 Multisim2001基本操作408

12.3 Multisim2001高级应用412

12.3.1 直流工作点分析412

12.3.2 瞬态分析416

12.3.3 交流分析417

12.3.4 扫描分析419

12.4 Multisim2001应用实例——有源带通滤波器的仿真420

12.5 总结与思考424

12.5.1 总结424

12.5.2 思考425

习题12425

主要参考文献427

附录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