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外科感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外科感染
  • 方善德,夏志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沈阳出版社
  • ISBN:754411240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外科感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临床外科控制感染的重要意义 夏志平 何燕1

第一节 外科戚染的历史回顾1

一、感染与外科发展1

二、微生物的发现2

三、抗生素的出现与应用2

四、宿主、微生物的互动关系2

三、多器官功能衰竭(MOF)3

二、宿主防御机能受损3

一、主要致病菌的变迁3

第二节 外科感染防治面临的新挑战3

第三节 防治外科感染的新策略4

一、避免和防止机体的创伤和感染4

二、了解病人免疫功能及改善体质4

三、合理应用抗生素4

第二章 外科感染的病原菌与抗生素的应用 陈维荣5

第一节 外科感染主要病原菌的变迁5

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6

三、真菌感染威胁日增6

一、条件致病菌日趋增加6

二、厌氧菌及其混合感染引人注目6

第二节 外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7

一、化脓性感染的致病菌7

二、特异性感染的致病菌8

第三节 外科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9

一、及早确认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9

二、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药活性、药动学及其不良反应9

三、按照病人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9

四、慎重应用抗菌药物9

五、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10

六、强调综合性治疗的必要性10

第四节 外科常用抗生素10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10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1

五、大环内脂类抗生素12

六、喹诺酮类抗菌药12

三、常用的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12

四、氨基甙类抗生素12

七、其它类抗生素13

八、抗真菌的药物13

第五节 抗生素在外科的预防性应用13

三、心胸血管手术14

四、人工关节置换、开放骨折清创术14

五、大面积烧伤14

二、胸部外科手术14

一、普通外科手术14

六、其它手术15

第六节 抗生素在外科的治疗性应用15

一、抗生素的选择15

二、抗生素的联合应用16

三、抗生素应用时可能出现的副作用16

第三章 厌氧菌与特异感染 闵军18

第一节 概论18

一、厌氧菌的分类与常见菌种的分布18

二、厌氧菌感染的病理机制19

五、外科厌氧菌感染的治疗20

三、外科厌氧菌感染的特点20

四、外科厌氧菌感染的诊断20

第二节 破伤风2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1

二、临床表现22

三、诊断23

四、预防23

第五节 坏死性筋膜炎23

五、治疗24

一、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25

第三节 梭状芽孢杆菌感染25

二、梭状芽孢杆菌性蜂窝织炎26

第四节 伤口肉毒症27

一、病因27

二、发病机理27

三、临床表现27

四、诊断27

五、治疗27

三、诊断28

四、治疗28

一、病因与细菌学28

二、临床表现28

第四章 头颅与椎管感染 鲍文公30

第一节 颅骨骨髓炎30

第二节 颅内感染30

一、化脓性脑膜炎30

二、脑脓肿31

三、硬脑膜下脓肿32

五、颅内的病毒感染35

四、硬脑膜外脓肿35

六、颅内寄生虫病37

第三节 椎管内感染40

一、脊髓硬脊膜外脓肿40

二、脊髓硬脊膜下脓肿41

三、脊髓内脓肿41

四、外伤后脊髓感染42

一、病因与临床表现43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43

第五章 乳房与皮肤软组织感染 龚连梅43

第一节 急性乳房炎43

三、治疗44

第二节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44

一、毛囊炎44

二、疖44

三、痈45

四、丹毒45

六、急性蜂窝织炎46

七、链球菌性坏死与进行性协同性坏死46

五、化脓性汗腺炎46

八、急性淋巴管炎与急性淋巴结炎47

第三节 脓肿47

一、临床表现48

二、诊断48

三、治疗48

第六章 胸腔与肺感染撒 张本固51

第一节 脓胸51

一、急性脓胸51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53

一、病因与病理53

第二节 肺脓疡53

二、慢性脓胸53

三、治疗54

第三节 支气管扩张症54

一、病因54

二、病理54

三、临床表现54

四、诊断54

二、诊断55

三、治疗55

第四节 肺结核55

一、病因与病理55

五、治疗55

第五节 结核性脓胸56

一、病因与病理56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56

三、治疗56

第六节 肺真菌病56

二、组织胞浆菌病57

一、球孢子菌病57

三、曲霉菌病58

四、芽生菌病58

第七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朱洪生60

第一节 病因与分型61

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61

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61

三、自体瓣膜心内膜炎61

四、人工瓣膜心内膜炎61

三、免疫系统激活后的影响62

二、体征62

一、症状62

第三节 临床表现62

五、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62

二、赘生物碎片脱落引起栓塞62

一、心内膜炎的扩散62

第二节 病理62

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复发与再发62

二、心电图63

三、血培养63

一、超声心动图63

四、一般化验检查63

五、其它形态学检查63

二、动脉栓塞63

第五节 辅助检查63

四、转移性脓肿63

三、感染性动脉瘤63

一、心脏疾患63

第四节 并发症63

第六节 诊断64

第七节 治疗64

三、手术原则65

二、手术时机65

一、手术适应证65

四、手术疗效66

第八章 腹膜腔感染 王兆顺 洪文龙67

第一节 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68

一、病因68

二、细菌学68

三、病理68

六、鉴别诊断69

四、临床表现69

五、诊断69

七、治疗70

第二节 原发性腹膜炎71

一、临床表现71

二、诊断71

三、治疗71

四、预后71

第三节 结核性腹膜炎72

一、病因72

二、临床表现72

三、诊断72

四、治疗72

第四节 念珠菌性腹膜炎72

一、临床表现72

二、诊断72

第五节 腹腔脓肿73

一、膈下脓肿73

三、治疗73

二、肠间脓肿75

三、盆腔脓肿75

第九章 肠道肛门感染 杨传永77

第一节 小肠感染77

一、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77

二、假膜性肠炎78

三、伤寒肠穿孔80

四、肠结核81

第二节 阑尾炎82

一、急性阑尾炎82

二、慢性阑尾炎84

第三节 节段性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84

一、节段性肠炎84

二、溃疡性结肠炎86

第四节 直肠肛门感染88

一、肛裂88

二、肛周脓肿89

三、肛瘘91

四、肛窦炎与肛乳头炎94

第十章 肝脏感染 黄志勇96

第一节 细菌性肝脓肿96

一、病因96

二、病理97

三、临床表现97

四、诊断98

五、治疗99

六、预后100

第二节 阿米巴性肝脓肿100

一、病因100

二、病理100

三、临床表现101

四、诊断101

五、治疗102

六、预后102

三、临床表现103

二、病理103

四、诊断103

第三节 肝包虫病103

一、病因103

五、治疗104

六、预后104

第四节 肝结核104

一、病因105

二、病理105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105

四、治疗105

一、胆道内细菌的类别106

二、胆道内细菌的变迁106

第十一章 胆道感染 方善德106

第一节 胆道内细菌的类别、变迁与抗生素的应用106

三、胆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107

第二节 急性胆道感染107

一、急性胆囊炎107

二、急性胆管炎109

第三节 慢性胆道感染110

一、慢性胆囊炎110

二、缩窄性乳头炎111

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12

第四节 复发性胆道感染*114++一、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14

二、返流性胆管炎115

第十二章 急性胰腺炎 王炳煌118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118

一、病因118

二、发病机制118

一、轻型急性胰腺炎119

二、重型急性胰腺炎119

第二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119

三、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122

第三节 治疗122

一、非手术治疗123

二、手术治疗125

三、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处理126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感染 杨为民128

第一节 泌尿系统非特异性感染128

一、致病菌与致病性128

四、泌尿系统常见的非特异性感染疾病129

二、病因129

三、感染途径129

第二节 泌尿系统结核134

一、肾与膀胱结核134

二、尿道结核136

第十四章 生殖系统感染 胡志全 李家贵137

第一节 前列腺感染137

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37

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38

三、非细菌性前列腺炎139

四、前列腺结核140

五、前列腺痛140

第二节 睾丸非特异性感染141

一、急性睾丸炎141

二、慢性睾丸炎142

三、睾丸结核142

第三节 附睾感染142

一、急性附睾炎142

三、附睾结核143

二、慢性附睾炎143

第四节 精囊感染144

一、急性精囊炎144

二、慢性精囊炎144

第五节 性传播疾病145

一、淋病145

二、非淋菌性尿道炎146

三、炎性湿疣146

四、生殖器疱疹147

五、软下疳148

第十五章 骨与关节感染 胡家珍 宋卫东 罗永湘150

第一节 骨感染 胡家珍150

一、概述150

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150

三、慢性骨髓炎151

第二节 关节感染 宋卫东 罗永湘152

一、化脓性关节炎152

二、特殊性关节炎159

第二节 周围血管细菌性感染162

一、病因162

第十六章 周围血管感染 赖传善162

第一节 概述162

二、临床表现163

三、辅助检查163

四、鉴别诊断163

五、治疗163

第三节 血管移植物的感染163

一、病因164

二、临床表现164

三、辅助检查164

四、治疗164

第十七章 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申正义165

第一节 病原学与发病机制165

一、病原学165

二、发病机制166

二、环境167

三、病人167

一、医护人员167

第二节 传染原与传播途径167

第三节 手术切口感染分类168

一、切口感染部位168

二、切口污染程度168

第四节 危险因素169

一、与宿主相关的危险因素169

二、与手术相关的危险因素170

第五节 预防172

第一节 外科感染与免疫关系概述174

第十八章 外科感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胡虞乾 杨镇174

第二节 抗感染免疫175

一、非特异性免疫的抗感染作用176

二、特异性免疫的抗感染作用177

三、免疫耐受与抗感染免疫179

第三节 抗各类病原体免疫感染的特征179

一、抗细菌感染的免疫特征179

二、抗病毒感染的免疫特征180

三、抗真菌感染的免疫特征181

四、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征181

第一节 基本概念183

第十九章 感染性休克 邢贻雷183

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相关的体液因子、介质与毒素184

一、肿瘤坏死因子184

二、血小板激活因子184

三、白介素1184

四、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184

十、组织胺185

九、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185

八、抗凝血酶Ⅲ185

七、因子Ⅷ相关抗原185

六、一氧化氮185

五、内毒素185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186

一、体循环阻力降低186

二、心肌收缩力受抑制186

三、肺循环阻力增加186

四、组织血流灌注减少与细胞缺氧186

一、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187

第四节 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187

六、凝血与纤溶功能障碍187

五、组织细胞氧利用功能障碍187

二、休克进展期的临床表现188

三、休克晚期的临床表现188

第五节 感染性休克的监测188

一、一般监测188

二、感染性休克的特殊监测指标189

第六节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190

一、治疗原则190

二、较新的治疗方法及动向192

第二十章 外科感染与急性肾功能衰竭 李延光194

第一节 病因与分194

第二节 发病机制194

一、肾血管收缩195

二、肾小管阻塞与原尿反渗195

三、肾缺血-再灌注损伤196

第三节 临床表现与处理196

二、抗休克治疗197

三、功能性肾衰与器质性肾衰及补救措施197

一、少尿型肾衰197

四、维持体液与电解质平衡198

五、营养支持198

六、药物治疗198

七、高血钾症的处理199

八、尿毒症的处理199

第四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展望——靶治疗和细胞治疗199

第二十一章 外科感染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刘琰201

第二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202

一、参与反应的主要细胞202

一、名命与定义202

二、病因202

第一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命名、定义和病因202

二、参与急件肺损伤的主要介质203

八、营养补给203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理生理204

三、X线胸片205

二、体征205

一、症状205

第五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205

二、光学显微镜观察205

一、大体观察205

第四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理改变205

四、血气分析206

第六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06

一、诊断206

二、鉴别诊断206

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207

二、改善通气和组织氧供207

一、控制感染207

第七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207

四、一氧化氮的吸入208

五、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208

六、免疫治疗208

七、液体的合理输入208

第二十二章 外科感染与多器官功能衰竭 霍景山210

一、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概念211

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211

第一节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概念及诊断标准211

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依据及早期实验室诊断指标212

第二节 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213

一、内毒素触发的细胞因子过量产生213

二、免疫反应214

三、补体与纤维蛋白连接素214

四、一氧化氮的作用214

第三节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防与治疗214

一、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防214

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217

第四节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后与研究展望218

一、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后218

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研究展望218

第二十三章 剑、科感染的影像学诊断 周燕发220

第一节 影像学诊断基础220

一、传统X线检查220

二、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220

三、磁共振显像220

一、颅脑脊髓感染221

第二节 影像学诊断应用221

四、超声检查221

二、胸部感染223

三、腹壁腹腔感染225

四、肝、脾、胰脏感染227

五、胆系感染229

六、泌尿、生殖系统感染230

七、骨、关节感染231

八、软组织气性坏疽233

第一节 小儿外科与解剖生理特点234

第二十四章 小儿外科感染 魏明发 周蓉儿234

第二节 婴幼儿软组织感染235

一、新生儿皮下坏疸235

二、痱疖与疖病237

三、脓疱病237

第三节 急性淋巴结炎238

第四节 急性阑尾炎239

第五节 胎粪性腹膜炎242

第六节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244

第七节 肛门周围脓肿245

二、妊娠期急性腹痛病人的病史询问与腹部体检要点247

一、妊娠后的生理改变影响急性腹痛的诊断247

第二十五章 妊娠期腹部外科感染 周启康 方善德247

第一节 妊娠期急性腹痛247

三、妊娠期急性腹痛病人的辅助诊断248

第二节 妊娠期阑尾炎249

一、妊娠期阑尾炎的诊断249

二、妊娠期阑尾炎的治疗249

第三节 妊娠期肠道感染与肠梗阻250

一、妊娠期肠道感染250

第四节 妊娠期胆道感染与胆道结石252

二、妊娠期肠梗阻252

一、妊娠期胆囊炎与胆囊结石253

二、妊娠期胆管炎与胆管结石253

第五节 妊娠期胰腺炎254

一、妊娠期胰腺炎的病因254

二、妊娠期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254

第二十六章 糖尿病病人外科感染的治疗 潘友民257

第一节 糖尿病人外科感染发病概况与易感性257

一、肺部感染258

第三节 易受糖尿病感染的器官与疾病258

二、肺结核258

三、败血症与菌血症258

二、微血管病变258

三、酮症酸中毒258

一、神经病变258

第二节 糖尿病加重感染的因素258

四、胆道感染259

五、坏疽259

第四节 糖尿病对外科手术的影响259

一、手术前需注意的问题259

二、手术适应证259

三、手术前后管理260

第二十七章 烧伤感染 徐雪璋261

第一节 概述261

第二节 烧伤感染的概念和分类262

一、细菌密度和侵袭深度262

二、痂下组织细菌量、细菌侵袭水平和临床表现262

三、脓毒症链式反应去262

四、肠源性感染263

三、呼吸道263

一、烧伤创面263

第三节 烧伤病原菌的入侵途径263

二、医用导管263

第四节 烧伤感染常见菌及其变迁264

一、烧伤常见致病菌264

二、烧伤创面细菌生态学变迁264

第五节 烧伤感染的防治265

一、早期局部防治265

二、全身治疗265

三、联合用药266

第六节 常用抗生素的选择266

一、β-内酰胺素266

二、氨基糖甙类267

三、糖肽类267

四、大环内酯类267

五、喹诺酮类267

一、创面脓毒症的诊断268

二、创面脓毒症的治疗268

六、甲硝唑、替硝唑268

第七节 创面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268

第八节 烧伤真菌感染269

一、分类269

二、致病菌269

三、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269

四、治疗269

第二十八章 移植病人感染的治疗 陈实271

第一节 细菌感染271

三、尿路感染272

一、肺部感染272

二、败血症272

四、结核杆菌感染273

第二节 病毒感染273

一、巨细胞病毒感染273

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275

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276

四、EB病毒感染276

五、病毒性肝炎276

第四节 原虫感染278

一、肺孢子虫病278

第三节 真菌感染278

二、弓形虫病279

三、类圆线虫病280

第二十九章 艾滋病病人外科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倪勇281

一、性传播282

二、静脉毒瘾传播282

三、血液传播282

第二节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282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形态结构与生物学特征282

四、其它传播途径283

第三节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283

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283

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283

三、艾滋病283

第四节 艾滋病的诊断283

一、我国制定的爱滋病诊断标准283

第六节 艾滋病的外科手术指证284

三、中医中药、针灸治疗284

二、对症治疗284

第五节 艾滋病的治疗284

二、美国诊断爱滋病的四条标准284

一、全身治疗284

一、诊断性手术285

二、支持性手术285

三、择期手术285

四、急诊手术285

第七节 艾滋病的外科并发症与处理原则285

一、食管穿孔285

四、阑尾炎286

五、结肠出血与穿孔286

二、胃与小肠穿孔286

三、肝脏与胆道炎症286

六、肛门直肠溃疡与瘘管287

七、皮肤与皮下组织感染287

八、急腹症287

第八节 外科治疗中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危险与防护287

第三十章 外科感染的中医药治疗 魏德全289

第一节 外科感染的中医药治疗289

二、治疗法则290

一、中医辨证290

第二节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中医药治疗总论290

第三节 常见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中医药治疗291

一、疖及疖病291

二、有头疽291

三、流火292

四、乳痈293

五、瘰疬293

一、中医辨证294

二、治法探讨294

第四节 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医药治疗的思路和方法294

三、中医药、西药和手术互相配合295

四、腹部外科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辨证论治295

第五节 外科感染与休克的辨证论治297

一、中医辨证297

二、分型论治297

三、治则和方药297

四、评价与瞻望299

第六节 外科手术常见并发感染的治疗299

三、术后泌尿系并发感染的治疗300

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治疗300

一、术后高热的治疗300

四、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炎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301

第三十一章 外科感染的护理 杨志纯 潘爱红302

第一节 概论 杨志纯302

一、外科感染护理的重要性302

二、抗感染药物的应用、观察与护理303

三、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护理303

四、糖尿病病人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感染的护理305

五、破伤风与气性坏疽病人的护理306

六、监护病房307

第二节 系统外科感染的扩理 潘爱红 杨志纯308

一、神经外科感染的护理308

二、胸部外科感染的护理310

三、腹部外科感染的护理311

四、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护理312

五、骨、关节外科感染的护理313

六、小儿外科感染的护理314

七、烧伤外科感染的护理314

后记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