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植物病害防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石明旺,王清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2224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植物病害-防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植物病害防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代植物病害与现代植物病害防治的概念1
第一节 现代植物病害的概念1
一、现代植物病害的概念1
二、现代植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1
三、现代植物病理学简史2
第二节 现代植物病害概念的新拓展3
一、现代植物病害概念的新拓展4
二、现代植物病害发生的特点9
三、现代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10
第三节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12
一、真菌12
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15
三、植物病原病毒18
四、植物病原线虫19
五、寄生性种子植物19
第四节 现代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对策20
一、粮食安全新形势与病害问题发展趋势20
二、植物病害防治策略的发展动态21
三、现代植物病害的诊断23
四、现代植物病害的防治技术与方法24
第五节 现代植物病害防治的新理念和新技术32
一、可持续植保与现代植物病害防治32
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现代植物病害防治34
三、经济阈值与现代植物病害防治41
第二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与综合防治43
第一节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概念43
一、风险与风险管理43
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概念44
第二节 几个重要概念44
一、有害生物44
二、检疫性有害生物及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45
三、检疫性有害生物疫区、低度流行区和非疫区46
第三节 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48
一、PRA开始阶段(起点)48
二、有害生物风险评估阶段49
三、有害生物风险管理阶段50
四、风险分析的类型50
五、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实例51
第四节 转基因植物的风险评估57
一、转基因作物种类58
二、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58
三、转基因植物的潜在风险59
四、转基因植物的风险评估59
五、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概况60
第五节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信息来源61
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所需的信息61
二、PRA的信息来源及其研究工具62
第六节 危险性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66
一、植物检疫66
二、其他防治措施69
第三章 灰色系统控制与植物病害防治70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植物病害系统70
一、生态系统70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71
三、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72
四、生态系统中的分解73
五、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73
六、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74
七、生物圈的相关知识75
八、农业生态系统的原理75
九、生态标准原则76
第二节 植物病害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77
一、灰色系统77
二、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78
三、植物病害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80
第三节 灰色植病系统预测模型81
一、灰色系统理论的建模思想82
二、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建立过程82
第四节 控制论与植物病害防治的关系92
一、控制论的三个基本部分92
二、控制论系统的主要特征94
三、控制论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95
四、病害系统中控制工作与控制的比较95
五、病害控制工作与控制的比较96
第四章 种传病害及防治104
第一节 种传病害的基本概念及种子病理学发展概况104
一、种子的范畴104
二、种子的着生方式105
三、种子病理学发展概况105
第二节 种传病害对农业的为害107
一、种传病害传病的方式107
二、种传病害对农业的为害108
第三节 种传病害病原物与种子的关系108
一、引起种传病害的病原物108
二、种传病害病原物与种子结合的方式108
三、种子染病的时期109
四、病原物在种子上的部位109
五、病原物侵染种子的途径110
第四节 种传病害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113
一、种传病害发生条件113
二、种传病害的综合防治114
第五节 主要农作物重要种传病害及综合防治117
一、麦类作物黑穗病117
二、大麦条纹病120
三、大麦条纹花叶病122
四、水稻白叶枯病123
五、水稻恶苗病126
六、水稻细菌性条斑病127
七、水稻干尖线虫病129
八、棉花炭疽病130
九、大豆紫斑病132
十、高粱黑穗病133
十一、谷子线虫病135
第五章 土传病害及其防治137
第一节 土传病害的概念137
第二节 土传病害的特点137
第三节 重要的土传病害类型概述138
一、水稻土传真菌性病害138
二、小麦土传真菌性病害139
三、棉苗土传真菌性病害140
四、玉米土传病害140
五、果树土传真菌性病害140
六、蔬菜土传真菌性病害141
七、植物土传细菌性病害等142
八、植物根结线虫病143
第四节 土传病害防治对策和综合防治方法143
一、土传病害的防治对策143
二、土传病害综合防治主要方法144
第五节 主要的土传病害及防治144
一、土传立枯病和猝倒病144
二、土传作物白绢病148
三、土传瓜类枯萎病150
四、瓜类疫病153
五、花生根结线虫病155
六、植物青枯病157
七、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164
八、小麦土传病害169
九、棉花枯萎病175
十、棉花黄萎病180
第六章 介体传播植物病害及防治183
第一节 介体传播病害183
第二节 介体传播的过程与特点184
第三节 主要介体类型185
第四节 介体传播病害的特点和发生规律187
第五节 介体传播病害的综合防治188
一、改变耕作制度,加强栽培管理188
二、种植抗、耐病品种189
三、防治传毒介体189
四、消灭病毒的侵染源189
五、病毒疫苗的应用190
六、生物农药防治190
第六节 介体传播小麦病毒病:丛矮病、黄矮病191
第七节 介体传播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194
第八节 介体传播玉米病毒病196
第九节 介体传播茄科蔬菜病毒病200
第十节 介体传播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203
第十一节 介体传播松材线虫枯萎病206
第十二节 介体传播榆枯萎病212
第七章 气传植物病害及防治215
第一节 气传病害时间流行特点和规律215
第二节 气传病害流行的空间特点216
第三节 气传病害的监测218
一、病害的监测通常用病情和系统监测219
二、气传病害的病原物监测219
第四节 马铃薯晚疫病220
第五节 小麦条锈病224
第六节 小麦叶锈病229
第七节 小麦秆锈病231
第八节 小麦白粉病233
第九节 稻瘟病238
第十节 玉米大斑病243
第十一节 玉米小斑病245
第十二节 黄瓜霜霉病249
第八章 非侵染性病害及防治252
第一节 物理因素253
一、湿度253
二、温度254
三、光照257
第二节 化学因素258
一、环境污染258
二、植物药害261
三、植物的营养失调262
四、植物肥害264
第三节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265
一、现场调查265
二、病因分析、排查266
三、治疗性诊断266
第四节 现代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267
一、合理调控环境因子267
二、有效治理环境污染269
三、合理使用化学农药271
四、平衡、合理施肥272
五、充分运用现代生物技术273
第五节 非侵染性病害防治实例276
一、苹果小叶病防治276
二、水稻热害防治278
三、棉花红叶茎枯病防治278
四、小麦冻害防治279
五、玉米除草剂药害防治281
六、黄瓜盐害防治282
主要参考文献284
热门推荐
- 2039688.html
- 240428.html
- 3476957.html
- 401006.html
- 576841.html
- 305749.html
- 2071976.html
- 913831.html
- 2203324.html
- 3500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8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6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79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6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8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92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0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9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5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