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复习指导书 供配电专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指导教材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978750835525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805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823页
- 主题词:电气工程-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供电-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配电系统-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复习指导书 供配电专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安全1
1.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
1.1.1 电力工程部分强制性条文1
1.1.2 房屋建筑部分强制性条文14
1.2 电流对人体的效应20
1.2.1 常用术语20
1.2.2 15~100Hz正弦交流电流的效应20
1.2.3 直流电流的效应22
1.2.4 人体的阻抗23
1.3 安全电压及电击防护的基本要求26
1.3.1 安全电压选择的有关规定26
1.3.2 电击保护27
1.4 低压系统接地故障的保护设计和等电位联结的有关规定33
1.4.1 接地故障保护的一般规定33
1.4.2 TN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34
1.4.3 TT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35
1.4.4 IT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35
1.4.5 接地故障采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36
1.4.6 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用36
1.4.7 等电位联结39
1.5 危险环境电力装置的特殊设计要求43
1.5.1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43
1.5.2 特殊场所内的电气安全54
1.6 电气设备防误操作的要求及措施64
1.6.1 防误装置的功能64
1.6.2 设计、制造及选用防误装置的原则64
1.7 电气工程设计的防火要求64
1.7.1 变电所内建筑物,构筑物的耐火等级65
1.7.2 变电所与所外建筑物、堆场、储罐之间的防火净距65
1.7.3 一般防火要求66
1.8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和措施71
1.8.1 一般规定71
1.8.2 电气设施的抗震设计方法72
1.8.3 电气设施布置73
1.8.4 电气设施安装设计的抗震要求73
2 环境保护与节能75
2.1 电气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75
2.1.1 电磁污染75
2.1.2 高次谐波76
2.1.3 其他污染77
2.2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节能措施77
2.2.1 变压器节能77
2.2.2 供配电系统节能84
2.2.3 电动机节能90
2.2.4 晶闸管变流装置供电方式的节能96
2.2.5 风机水泵的节能97
2.2.6 照明设备的节能101
2.2.7 低压电器的节电101
2.2.8 采用节能产品的节电量计算101
2.3 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103
2.3.1 电能质量的概念103
2.3.2 电能质量的标准103
2.3.3 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105
2.4 节能型电气产品的选用方法109
2.4.1 低损耗电力变压器的选用109
2.4.2 高效电动机的选用112
2.4.3 交流调速装置的选用114
3 负荷计算与负荷分级119
3.1 负荷计算119
3.1.1 基本概念119
3.1.2 负荷计算的内容119
3.1.3 负荷计算的方法120
3.1.4 设备功率的确定120
3.1.5 需要系数法求计算负荷121
3.1.6 利用系数法求计算负荷125
3.1.7 单位指标法求计算负荷129
3.1.8 单相负荷计算130
3.1.9 尖峰电流计算131
3.1.10 企业年电能消耗量计算132
3.1.11 电网损耗计算132
3.2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139
3.2.1 现行规范对负荷分级的原则规定139
3.2.2 负荷分级示例140
3.2.3 各级负荷的供电要求143
3.2.4 有关负荷分级的几个问题144
4 110kV及以下供配电系统145
4.1 供电电源、供配电系统及其电压确定原则145
4.1.1 供电电源及高压供配电系统145
4.1.2 低压配电系统145
4.1.3 供配电电压确定原则146
4.1.4 各级电压线路的输运能力147
4.2 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147
4.2.1 35~110kV高压电源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147
4.2.2 高压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150
4.2.3 6~35kV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152
4.2.4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154
4.3 电能质量要求及改善电能质量的措施155
4.3.1 概述155
4.3.2 电压偏差156
4.3.3 电压波动和闪变161
4.3.4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164
4.3.5 高次谐波165
4.3.6 频率偏差168
4.4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要求169
4.4.1 并联电容器接入电网的基本要求169
4.4.2 并联电容器补偿容量的计算169
4.4.3 并联电容器接线方式170
4.4.4 并联电容器配套设备及其连接171
4.4.5 并联电容器组电器和导体的选择174
4.4.6 并联电容器保护装置和投切装置177
4.5 应急电源179
4.5.1 应急电源的种类179
4.5.2 应急电源系统179
4.5.3 柴油发电机组的功能要求及容量选择181
4.5.4 不间断电源UPS183
4.5.5 应急电源EPS184
5 1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布置186
5.1 变配电所所址选择的基本要求186
5.1.1 变配电所分类186
5.1.2 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所址选择186
5.1.3 35~110kV变电所所址选择187
5.2 变配电所布置设计要求187
5.2.1 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布置设计要求187
5.2.2 35~110kV变电所布置设计要求188
5.3 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布置设计189
5.3.1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布置189
5.3.2 并联电容器装置布置190
5.3.3 低压配电装置布置191
5.3.4 通道与围栏191
5.4 变配电所的防火与蓄油设施193
5.4.1 防火193
5.4.2 蓄油设施194
5.5 变配电所设计对有关专业的要求195
5.5.1 建筑、结构专业195
5.5.2 采暖通风专业196
5.5.3 其他196
5.6 特殊环境的配电装置设计196
5.6.1 污秽地区配电装置的设计196
5.6.2 高海拔地区配电装置的设计198
5.6.3 高烈度地震区配电装置的设计199
5.7 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安全净距的确定及校验方法200
5.7.1 3~110kV配电装置200
5.7.2 低压配电装置204
6 短路电流计算205
6.1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205
6.1.1 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概念205
6.1.2 短路电流计算的术语205
6.1.3 高压系统短路电流计算207
6.1.4 低压系统短路电流计算223
6.2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的应用228
6.3 影响短路电流的因素及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229
6.3.1 影响短路电流的因素229
6.3.2 限制短路电流措施229
7 110kV及以下电气设备选择231
7.1 常用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231
7.1.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231
7.1.2 技术条件231
7.1.3 环境条件233
7.1.4 环境保护236
7.2 高压变配电设备的选择236
7.2.1 变压器的选择236
7.2.2 开关电器选择238
7.2.3 互感器选择244
7.2.4 限流电抗器选择246
7.2.5 中性点设备选择248
7.2.6 高压电瓷选择255
7.2.7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选择257
7.2.8 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选择258
7.3 低压配电电器的选择260
7.3.1 低压配电电器选择要求260
7.3.2 按使用环境条件选择电器261
7.3.3 开关电器和隔离电器的选择267
7.3.4 保护电器的选择270
8 35kV及以下导体、电缆及架空线路的设计286
8.1 导体的选择和设计要求286
8.1.1 3~35kV配电装置导体的选择286
8.1.2 低压配电系统导体的选择289
8.2 电线和电缆选择和设计要求291
8.2.1 电线、电缆型式的选择291
8.2.2 电线、电缆芯线材质294
8.2.3 电力电缆芯数294
8.2.4 电线、电缆绝缘水平295
8.2.5 电缆绝缘类型295
8.2.6 电缆外护层类型296
8.2.7 控制电缆及其金属屏蔽297
8.2.8 电缆截面选择的有关规定及计算方法297
8.3 电缆敷设的设计要求301
8.3.1 一般规定301
8.3.2 敷设方式选择304
8.3.3 直埋敷设于土中305
8.3.4 敷设于保护管中306
8.3.5 敷设于电缆构筑物中307
8.3.6 敷设于其他公用设施中308
8.3.7 敷设于水下309
8.4 电缆防火与阻燃的设计要求309
8.4.1 电缆的防火与阻燃措施309
8.4.2 电缆的防火与阻燃设计310
8.4.3 阻燃电缆分级311
8.4.4 耐火电缆分级312
8.5 架空线路的设计要求312
8.5.1 架空线路设计的一般要求312
8.5.2 导线的排列间隔315
8.5.3 绝缘子选择315
9 变配电所控制、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317
9.1 变配电所控制、测量和信号设计要求317
9.1.1 变配电所的控制、信号回路的设计原则317
9.1.2 变配电所电气测量及电能计量设计要求318
9.1.3 变配电所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及互感器的选择324
9.1.4 信号系统329
9.2 电气设备和线路继电保护配置、整定计算及选型的原则331
9.2.1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331
9.2.2 电力电容器的保护337
9.2.3 3~10kV电动机的保护340
9.2.4 6~35kV线路继电保护配置、整定计算343
9.2.5 6~10kV母线分段断路器继电保护配置、整定计算345
9.2.6 微机继电保护346
9.3 变配电所自动装置及综合自动化的设计要求351
9.3.1 自动重合闸351
9.3.2 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的自动投入装置352
9.3.3 自动低频减载装置352
9.3.4 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远方监控的接口要求352
9.3.5 变配电所控制室的布置的一般要求355
10 变配电所操作电源357
10.1 直流操作电源的设计要求357
10.1.1 直流系统负荷357
10.1.2 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直流操作电源设计原则364
10.1.3 直流系统接线364
10.1.4 蓄电池的选择及容量计算方法366
10.1.5 充电器的选择及容量计算方法377
10.1.6 直流设备的选择方法和布置要求380
10.2 交流操作电源的设计要求382
10.2.1 常用的交流操作电源382
10.2.2 带UPS的交流操作电源382
11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386
11.1 电力系统过电压的种类和过电压水平386
11.1.1 系统运行中出现于设备绝缘上的电压386
11.1.2 电气设备在运行中承受的过电压386
11.1.3 电力系统过电压水平387
11.1.4 绝缘配合387
11.2 交流电力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要求及限制措施389
11.2.1 雷电过电压及其对保护设计的要求389
11.2.2 暂时过电压及其对保护设计的要求409
11.2.3 操作过电压及其对保护设计的要求411
11.3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及措施413
11.3.1 建筑物防雷的分类413
11.3.2 建筑物防雷的措施415
11.4 建筑物防雷和防雷电电磁脉冲设计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431
11.4.1 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要求431
11.4.2 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434
11.4.3 防雷击电磁脉冲440
12 接地453
12.1 A类电气装置的接地453
12.1.1 A类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453
12.1.2 A类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范围454
12.1.3 A类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454
12.1.4 A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456
12.1.5 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计算方法461
12.1.6 接地装置的热稳定校验465
12.2 低压电气装置的接地466
12.2.1 低压系统的接地型式及其适用范围466
12.2.2 低压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468
12.2.3 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结导体470
12.2.4 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等电位联结474
12.3 低压电气装置对高压系统接地故障的防护474
12.3.1 通则474
12.3.2 变电所的接地系统476
12.3.3 变电所的接地配置476
12.3.4 低压电气装置中与系统接地类型有关的接地配置476
12.3.5 对变电所低压设备中的应力电压的限定478
12.3.6 TN和TT系统中中性导体开路引起的应力电压479
12.3.7 IT系统意外接地引起的应力电压480
12.3.8 相导体与中性导体间的短路引起的应力电压480
12.4 接地电阻的计算480
12.4.1 人工接地极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480
12.4.2 自然接地极的接地电阻计算482
12.4.3 架空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计算485
12.4.4 土壤和水的电阻率参考值488
12.5 其他电气设施的接地488
12.5.1 电子设备的接地488
12.5.2 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491
12.5.3 大、中型电子计算机的接地493
12.5.4 屏蔽接地494
12.5.5 防静电接地495
13 照明498
13.1 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498
13.1.1 照明方式498
13.1.2 照明种类498
13.2 照度标准和照明质量499
13.2.1 照度标准499
13.2.2 照明质量500
13.3 光源、电器附件及灯具的选择511
13.3.1 光源选择511
13.3.2 电器附件选择513
13.3.3 灯具的选择和布置514
13.4 照明配电及控制520
13.4.1 照明电压520
13.4.2 照明供电电源520
13.4.3 照明配电系统521
13.4.4 配电系统的接地521
13.4.5 照明配电线路的保护522
13.4.6 照明配电线路导体选择522
13.4.7 照明控制523
13.5 照度计算524
13.5.1 用利用系数法计算平均照度524
13.5.2 点光源的点照度计算525
13.6 照明工程节能标准与措施530
13.6.1 实施绿色照明工程530
13.6.2 照明节能的技术措施531
13.6.3 严格执行照明功率密度(LPD)限值533
14 电气传动538
14.1 电气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分类538
14.1.1 电源装置538
14.1.2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538
14.1.3 电动机539
14.2 电动机的选择548
14.2.1 电动机选择的基本要求548
14.2.2 直流电动机与交流电动机的选择549
14.2.3 电动机转速的选择549
14.2.4 电动机电压的选择550
14.2.5 电动机结构防护型式与冷却方式选择550
14.2.6 电动机绝缘等级的选择555
14.2.7 电动机的容量计算555
14.2.8 电动机的校验558
14.3 交、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方式及起动校验561
14.3.1 电动机的起动条件561
14.3.2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式及起动校验564
14.3.3 同步电动机的起动方式及计算方法571
14.3.4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方式575
14.4 交、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577
14.4.1 调速系统分类及工作象限577
14.4.2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579
14.4.3 交流电动机的调速595
14.4.4 电气传动装置的谐波616
14.5 交、直流电动机电气制动方式及计算方法619
14.5.1 能耗制动619
14.5.2 反接制动620
14.5.3 回馈制动623
14.6 电动机保护配置及计算方法624
14.6.1 高压电动机继电保护配置,整定计算624
14.6.2 低压电动机保护电器的选择624
14.6.3 起动控制电器及过载保护电器与短路保护电器的协调配合631
14.7 低压交流电动机控制电器的选择632
14.7.1 低压交流电动机主回路633
14.7.2 低压交流电动机的控制回路637
14.8 电动机调速系统性能指标638
14.8.1 调速系统的静态指标638
14.8.2 调速系统的动态指标640
14.9 PLC的应用641
14.9.1 PLC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641
14.9.2 PLC硬件选择方法645
14.9.3 数据通信、局域网与现场总线的运用技术652
14.9.4 人机接口的运用技术660
15 建筑智能化663
1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663
15.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原则663
15.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的分级665
15.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665
15.1.4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666
15.1.5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669
15.1.6 消防联动控制671
15.1.7 火灾应急广播,消防电话的设计要求675
15.1.8 消防值班室与消防控制室的设计676
15.1.9 消防设备的供电电源677
15.1.10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679
15.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求680
15.2.1 一般规定680
15.2.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构成680
15.2.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和管理功能681
15.2.4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图682
15.2.5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的监控要求686
15.2.6 冷冻水及冷却水系统的监控要求689
15.2.7 热交换系统的监控要求690
15.2.8 生活给水、中水与排水系统的监控要求692
15.2.9 供配电系统的监测要求692
15.2.10 公共照明系统的监控要求695
15.2.11 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695
15.2.1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基本概念695
15.2.13 现场仪表的选择699
15.2.14 监控系统的线路敷设700
15.3 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要求701
15.3.1 安全防范系统的概念及总体要求701
15.3.2 视频监控系统701
15.3.3 入侵报警系统705
15.3.4 出入口控制系统708
15.3.5 电子巡查系统(即巡更系统)710
15.3.6 停车场管理系统710
15.3.7 访客对讲系统712
15.3.8 安防系统集成及一卡通系统714
15.4 通信网络系统的设计要求714
15.4.1 通信网的基本概念与分类714
15.4.2 电话通信系统717
15.4.3 电话管线的设计723
15.4.4 计算机网络系统724
15.4.5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728
15.4.6 通信接入网729
15.4.7 卫星通信系统731
15.5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求734
15.5.1 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734
15.5.2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736
15.5.3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系统指标741
15.6 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要求743
15.6.1 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743
15.6.2 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744
15.6.3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748
15.6.4 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751
15.7 扩声系统752
15.7.1 扩声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构成752
15.7.2 扩声系统的应用类型及设备选型752
15.7.3 扩声系统主要技术指标753
15.7.4 厅堂扩声系统的设计756
15.7.5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758
15.7.6 多媒体会议与同声传译系统的设计762
15.7.7 扩声系统控制室764
15.7.8 扩声系统供电764
15.8 公共显示装置与呼叫信号系统766
15.8.1 公共显示装置的种类与特点766
15.8.2 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系统的设计767
15.8.3 LED显示屏尺寸计算768
15.8.4 公共显示装置技术指标的概念769
15.8.5 医院呼叫系统的设计770
15.9 智能化系统集成771
15.9.1 系统集成的目的771
15.9.2 系统集成应实现的基本功能771
15.9.3 智能化系统集成图示772
15.10 弱电机房工程设计与环境要求772
15.10.1 弱电机房的设计要点772
15.10.2 弱电机房环境要求775
15.10.3 弱电间776
15.10.4 弱电各机房环境要求参考表778
15.10.5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保护设施与接地779
15.11 室内弱电线路敷设780
15.11.1 线槽布线780
15.11.2 套管布线781
15.11.3 其他布线方式781
15.11.4 弱电平面图线型及敷设方式参考表781
15.12 室外弱电线路敷设784
15.12.1 室外弱电线路的内容与敷设方式784
15.12.2 弱电管道敷设方式784
15.12.3 铠装电缆直埋敷设方式786
15.12.4 架空敷设方式786
附录一 关于印发《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787
附录二 关于公布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的通知791
附录三 专业考试注意事项803
参考文献及相关规程规定804
热门推荐
- 730294.html
- 199893.html
- 1624075.html
- 667887.html
- 1743998.html
- 1814093.html
- 17645.html
- 2603022.html
- 2754606.html
- 1422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2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5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20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6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70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20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3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4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2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4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