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语文教学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论
  • 李瑛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33670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语文-教学理论(学科: 中学) 教学理论-语文(学科: 中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语文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学语文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1

二、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学任务3

三、本学科的基本特征4

四、本学科的理论基础6

五、本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9

六、学习本学科的方法11

第一章 言语教育与文学教育15

第一节 言语教育概述15

一、言语教育的价值16

二、母语教育必须培育思维21

三、言语教育的理论归属23

四、言语教育的内容24

第二节 文学基础教育概述26

一、我国文学教育的传统26

二、20世纪我国文学教育的状况28

三、国外文学教育简述29

四、文学教育的意义31

第二章 中学语文学科36

第一节 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征36

一、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性质的阐述36

二、语文理论著作对学科性质的阐述38

三、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39

四、中学语文学科的特征42

第二节 中学语文学科的功能与教学目的44

一、中学语文学科的功能44

二、中学语文教学目的49

第三章 语文素质教育54

第一节 素质与素质教育54

一、素质54

二、素质教育57

第二节 语文素质教育63

一、语文素质63

二、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66

第四章 中学语文课程70

第一节 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70

一、中学语文课程计划71

二、语文教学大纲概述71

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72

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73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科书78

一、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标准78

二、人教社版中学语文教科书79

三、部分初中语文实验教材82

四、港台地区的中学语文课程84

第五章 语文教学过程86

第一节 语文教学过程概述86

一、对教学过程的探讨86

二、教学过程的定义87

三、语文教学过程的功能88

第二节 语文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90

一、语文教学过程的主体要素90

二、语文教学过程的行为要素93

三、语文教学过程的环境要素97

第三节 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98

一、教学最优化理论的提出98

二、把握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99

三、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实现101

第六章 语文教学原则103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学原则系统103

一、中学语文教学原则系统的形成103

二、中学语文教学原则系统的发展104

三、中学语文教学原则系统的不断完善104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原则分述105

一、语文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统一105

二、言语教育与文学教育相结合106

三、语文教学与思维培育相辅相成107

四、语文知识教学与语文能力训练相结合108

五、读写听说能力全面训练110

六、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110

第七章 语文学习理论112

第一节 语文学习的特征112

一、语文学习的心理过程112

二、语文学习的行为特征114

三、关于学校语文学习115

第二节 语文学习方法117

一、语文学习方法概说117

二、语文学习的具体方法118

三、培养语文自学能力120

四、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122

第八章 语文教学方法124

第一节 语文教学方法概述124

一、教学方法的特征125

二、语文教学方法分类126

三、语文教学方法发展趋势128

第二节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129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功能130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管理130

三、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132

第三节 语文现代教学技术136

一、幻灯、投影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37

二、录音、广播教学137

三、电影、电视教学139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140

第九章 语文思维培育142

第一节 思维的基本知识概述142

一、思维与语言142

二、思维操作方法143

三、思维形式146

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147

第二节 语文教学中的抽象思维培育148

一、关于抽象思维过程148

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149

三、培养遵守思维规律的习惯152

第三节 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培育154

一、表象与意象的培育154

二、培养形象思维的运作能力156

三、培养回想、联想能力157

四、培养想象力158

第四节 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育159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159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160

三、直觉与灵感162

四、语文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育163

第十章 口语能力训练166

第一节 口语能力训练概述166

一、口语能力训练的地位166

二、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169

第二节 听力训练170

一、听力的特点170

二、听力的构成因素171

三、听力训练的方法172

第三节 口语表达训练174

一、口语表达的特点174

二、口语表达能力的构成176

三、口语表达训练的原则177

四、口语表达训练的方法178

第四节 普通话训练180

一、关于普通话180

二、普通话训练的方法181

第十一章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183

第一节 汉字教学183

一、汉字教学的目的184

二、汉字教学的方法186

三、写字训练188

第二节 词汇教学188

一、词汇教学的目的189

二、词汇教学的方法190

第三节 语法知识教学191

一、语素教学的要点191

二、词的结构与分类的教学要点192

三、短语教学的要点194

四、句子教学的要点194

五、句群教学的要点195

第四节 修辞知识教学196

一、词语修辞教学的要点196

二、句子修辞教学的要点199

三、修辞格教学的要点199

第五节 标点符号教学203

一、点号教学的要点203

二、标号教学的要点205

第十二章 阅读教学的原理208

第一节 阅读的本质208

一、阅读的认识论原理209

二、阅读的信息论原理210

三、阅读的心理学原理212

第二节 阅读的方式217

一、阅读的类型218

二、读解的指向221

第十三章 阅读教学的过程225

第一节 讲读课的一般过程225

一、课前预习225

二、导入与展标226

三、字词、初读与表述226

四、缕析文章思路227

五、阐释课文中的词语227

六、解析课文中的句子230

七、文章结构教学232

八、课文内容教学234

九、中心思想教学237

第二节 阅读教学的课型238

一、课型的定义与分类238

二、课型的特征239

三、课型的功能241

四、阅读教学课型的研究成果242

第三节 阅读教学课型系统设计244

一、构建阅读教学课型系统的设想245

二、阅读教学课型系统的结构247

三、阅读教学课型系统的设计248

第十四章 各类课文教学252

第一节 实用文阅读教学252

一、记叙文教学252

二、说明文教学256

三、议论文教学258

第二节 文学作品教学261

一、诗歌教学261

二、散文教学262

三、小说教学266

四、文学剧本教学268

第三节 文言文教学269

一、文言文教学的目的269

二、文言文教学的要点270

第十五章 作文教学概述273

第一节 作文教学的性质与任务273

一、作文教学的性质273

二、作文教学的任务274

三、作文教学的功能275

第二节 作文能力的构成及发展277

一、作文能力的构成277

二、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281

三、民族地区学生作文的特点283

第三节 作文教学的原则与体系285

一、作文教学的原则285

二、作文教学的体系288

第十六章 作文教学过程292

第一节 作文教学计划与作文训练方式292

一、作文教学计划292

二、作文训练的常用方式294

第二节 作文前的指导299

一、指导学生“为什么写”299

二、指导学生“写什么”300

三、指导学生“怎样写”301

第三节 作文后的指导303

一、作文的批改303

二、作文的评分308

三、作文的讲评309

第十七章 语文课外学习313

第一节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313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313

二、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314

三、课外阅读的引导与管理315

第二节 语文课外学习的多种形式316

一、对中学生课外写作的引导316

二、关注传播媒介对语文学习的影响317

三、关注多种艺术形式对语文学习的影响318

四、语文课外学习与语文教育环境319

第十八章 语文教学评价322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322

一、教学评价的意义322

二、教学评价的种类324

三、试卷编制原则与考试质量分析326

第二节 中学语文考试328

一、语文考试设计程序328

二、语文命题思路331

三、语文命题技术332

四、语文试题的类型334

第三节 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336

一、新时期语文教学评价的成就336

二、语文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评价338

第十九章 语文教学艺术340

第一节 教学艺术概述340

一、什么是艺术340

二、教学艺术的本质340

三、创造教学艺术的途径341

第二节 语文教学艺术的特征343

一、不因循守旧,显示创造美343

二、注重整体性,形成结构美344

三、重视简洁性,体现形式美345

四、讲求节奏性,构成旋律美345

五、展现形象性,突出文学美346

六、把握抽象性,显示理性美347

七、注意趣味性,创设氛围美347

八、追求独特性,创造风格美348

第三节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349

一、导语设计艺术349

二、课堂提问艺术350

三、课堂讲析艺术353

四、课堂调控艺术358

第二十章 语文教师的素质361

第一节 语文教师的素质结构361

一、语文教师的理想与抱负362

二、语文教师的情感素质362

三、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363

四、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365

五、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367

第二节 语文教师良好素质的培养368

一、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368

二、语文教学技能训练369

三、语文教育见习370

四、语文教育实习371

五、语文教师的自我终身教育374

主要参考书目376

后记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