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光学设计理论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之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5031·195
- 出版时间:1965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光学设计理论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轴对称面光学系统中的光线光路计算方法1
1 概述1
1.1 符号规则2
序言3
2 空间光线计算3
2.1 V. Seidl(1866)计算方法3
2.2 A. kerber(1896)计算方法4
2.3 二面投影法7
3 含轴面内光线光路计算8
3.1 计算误差问题;计算的可能错误及校对9
3.2 计算步骤简化的可能性和改良函数表10
3.3 平面计算和计算公式的通用性11
3.4 近轴光线计算;倍率;象差13
4 波面;光程;波象差;波象差与几何象差的关系18
4.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19
4.2 波象差与几何象差的关系(Ⅰ)21
4.3 波象差与几何象差的关系(Ⅱ)24
4.4 因参考点移动而产生的波象差26
5 光程计算27
6 细光束焦点位置计算29
7 矢量形式的折射定律32
8 代数方法33
8.1 平面;校对36
8.2 弧矢元光束37
8.3 含轴面内光线37
9 用逐次接近法计算光线光路38
10.1 公式组(26),(27)(T.Smith方法)39
10 几个计算表格和例子39
10.2 公式组(16),(18)和(21)(Conrady方法)53
10.3 公式组(107*),(108)(代数法)53
10.4 公式组(116)-(121)(逐次接近法)62
10.5 空间光线计算的初始值62
10.6 公式组(107),(108)(代数法)63
10.7 公式组(116)-(121)空间光线计算(逐次接近法)67
10.8 公式(74)(色差)67
10.9 公式组(87),(90)和(90*)(细光束焦点位置)67
参考文献73
第二章 理想光学系统74
1 高斯光学系统的物象关系74
2 光栏和轴外光束晕暗,投影和景相78
3.1 倍数100×,总长200的望远镜81
3 高斯光学和结构尺寸中的长度问题81
3.2 倍数2000×,总长200的放大镜或显微镜82
3.3 共轭距1000,工作距100的100×投影物镜83
3.4 瞳孔距及工作距84
4 高斯光学和结构尺寸中的直径问题85
4.1 望远镜的倍数和孔径85
4.2 显微物镜的倍数和数值孔径86
4.3 通光孔径;视场87
4.4 转象系统和场镜89
5 反射系统的杂光、孔径及视场91
5.1 光路偏折的反射系统94
6 正象和光路转折96
7 全反射棱镜的物象关系98
参考文献106
1 象差的转面倍率;球差的各种表示107
第三章 球差、正弦条件107
1.1 球差的正负110
2 初级球差111
3 高级球差、本征高级球差114
3.1 折射率和相对孔径115
3.2 物距和相对孔径118
4 衍生高级球差121
5 为校正球差时光学系统应有的结构122
6 相邻点波象差间的关系,正弦条件及其他124
7 同轴球面光学系统中的正弦条件128
8 正弦差分布值130
8.1 同轴球面系统中正弦差和光栏位置的关系132
9 薄透镜理论134
10 计算结果的图示和判断135
参考文献138
第四章 轴外象差139
1 同轴球面系统的畸变表示式139
2 初级畸变;高级畸变;畸变和物体位置、光栏位置的关系140
2.1 同轴球面系统中畸变和物体位置的关系141
2.2 单个球面的畸变和光栏位置的关系142
3 细光束的聚焦特性144
3.1 邻主光线高斯光学;物体移动时象面弯曲的变化146
4 同轴球面系统的象散147
5 空间光线的象差分布151
5.1 象差分布的分量表示152
5.2 象面弯曲表示为各面贡献之和154
6 初级象散、象面弯曲和畸变155
7 高级象散和象面弯曲158
8 为使轴外细光束成象理想时,光学系统应有的结构162
7.1 薄透镜的高级象散和象面弯曲162
9 象散、象面弯曲和畸变的表示及评价164
10 邻主光线波象差级数展开,轴外初级球差和轴外初级彗差166
11 轴外初级球差和轴外初级彗差的近似展开171
参考文献173
第五章 色差174
1 光学材料174
2 将色象差看作光程差176
3 初级色差178
3.1 分离薄透镜181
4 二级光谱183
5 讨论色差的光线光路方法,色差图示--轴上点187
6 用光线光路方法讨论轴外色差190
参考文献191
1 对称性和象差,变数分离法,规化条件192
第六章 象差的一般性质192
1.1 规化坐标196
2 象差的几何意义和描写光束特性的方法197
2.1 球差198
2.2 轴外球差199
2.3 畸变200
2.4 彗差200
2.5 轴外彗差202
2.6 象散和象面弯曲203
2.7 色差203
3 光栏移动时的象差变化,计算结果的图示和判断205
3.1 计算结果的图解法207
4 光栏象差与物面象差的关系211
5 物面移动时的象差变化215
6 初级色差218
7 球面的初级象差219
7.1 由球差表示式导出其他象差表示式--将轴外象差看作球差219
7.2 由畸变表示式导出其他象差表示式--将子午象差看作畸变差异223
7.3 薄透镜的初级象差223
7.4 将球面的二级本征象差看作球差228
8 衍生二级象差231
9 用Fermat原理讨论高级象差的可能性233
参考文献234
第七章 由象差确定光学系统结构235
1 引言;初级象差公式组235
1.1 象差系数和象差的关系235
1.2 轴对称光学系统中象差系数间的相互关系236
1.3 同轴球面光学系统中的象差系数表示式237
1.4 一组贴合薄透镜的象差系数表示式和相互关系238
2 由象差要求决定薄透镜焦距分配240
3 象差和薄透镜弯曲(P,W)242
4 用薄透镜产生定值象差的可能性244
4.1 单薄透镜244
4.2 正负胶合双透镜247
4.3 无光焦度胶合双透镜253
4.4 无光焦度等折射率双薄透镜255
4.5 两组定焦距薄透镜256
5 薄透镜产生象差的可能性--对高级象差的考虑256
5.1 胶合双透镜的P0和W∞的限度256
5.2 薄透镜象差的极值258
5.3 双透镜象差的极值261
5.4 胶合面或无光焦度双透镜的作用和限度262
6 以厚透镜代替分离薄透镜263
6.1 用厚透镜校正SIV264
6.2 校正色差的厚透镜,球差校正板271
7 用厚透镜与薄透镜组合以校正象差273
8 对称型277
9 光学设计概论281
9.1 校正象差的可能性282
9.2 象差校正方案的确定285
9.3 校正象差的结构的选择和有效参数288
9.4 现代光学设计所达到的水平292
参考文献294
第八章 轴对称非球面295
1 使用非球面的可能性295
2 光线光路计算296
2.1 曲面的参数表示296
2.2 三角法计算子午光线光路298
2.3 用代数方法计算空间光线299
2.4 逐次接近法300
3 初级象差理论301
4 非球面的高级象差和由象差要求确定非球面面形305
5 用单个非球面准确校正球差306
6 用单个非球面准确校正象散310
7 用单个非球面校正子午光束象差315
参考文献317
第九章 非轴对称非球面318
1 对称性和象差的级数展开318
1.1 双曲率系统的高斯光学321
1.2 双曲率系统中象差之间的关系322
1.3 象差的几何意义325
2 同轴柱面系统的初级象差326
3.1 圆柱面折射光线光路计算328
2.1 物体在无限远处时的象差328
3 柱面望远镜的象差328
3.2 象差分布及校正方法331
3.3 一般的同轴柱面系统332
3.4 柱面望远镜的象差估值332
3.5 柱面望远镜的畸变334
参考文献335
第十章 光学零件的制造和装配公差336
1 引言336
2 单个因素变更时的直接影响337
3 衍生变化339
4 偏心系统的象差,固定透镜的原则341
5 透镜系统公差的确定345
6 棱镜350
参考文献352
7 局部误差和光洁度352
第十一章 光学系统的质量评价353
1 几何光学和光能传播和基本定律353
1.1 由Maxwell方程导出程函方程354
1.2 程函方程、Fermat原理及折射定律356
1.3 由Maxwell方程导出Huygens-Fresnel原理357
2 光学系统形成的能量分布和质量判断361
2.1 理想波面的衍射图形361
2.2 有象差时的衍射图形366
2.3 Strehl判断和小象差近似376
2.4 Rayleigh判断,图解法384
2.5 象差最佳校正方案的几何特征和公差的几何值394
2.6 衍射图形的特征及质量判断;分辨能力397
3 光学传递函数方法400
3.1 反应函数和分辨能力403
3.2 反应函数和中心点亮度406
3.3 反应函数和能量集中度406
4 光学系统的反应函数408
4.1 理想光学系统的反应函数;通光孔形状的影响411
4.2 轴向离焦和象散的影响414
4.3 初级彗差415
4.4 球差416
5 质量评价的标准和光学系统象差的公差417
5.1 质量指标问题417
5.2 象差公差问题419
5.3 几何光学的反应函数和能量集中度420
5.4 低对比分辨能力判断422
参考文献431
第十二章 光学仪器的光学整体设计432
1 概述432
2 光度性质434
2.1 亮度436
2.2 大光管的传递,象面上各点的照度437
2.3 象差对照度的影响439
2.4 光学元件的光度特性441
3 成象性质443
3.1 接收器和光学系统联用时的问题445
3.2 光学系统对仪器成象特性的影响447
4 噪音和背景448
5 综合评价448
6 一个例子449
参考文献451
热门推荐
- 1273447.html
- 2286844.html
- 971627.html
- 2786954.html
- 2763684.html
- 2836925.html
- 829706.html
- 2917888.html
- 330489.html
- 889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1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49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1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4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54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7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8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33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9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6562.html